原创 知府特意给李鸿章备了碗茶汤,李鸿章看到后,连汤带碗摔到了地上
迪丽瓦拉
2025-09-29 17:03:00
0

清朝末年,李鸿章去天津巡查,听说一家茶汤铺子的茶汤味道不错,就进去品尝。不料,端上来的茶汤竟然有一层细细的漂浮物,很像是灰尘。李鸿章气得当场把碗摔在地上。然而,这背后的真相却让人哭笑不得。

李鸿章是清朝末年响当当的大人物,虽然对他的评价世人褒贬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一项事件都是轰动全国的。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他的地位,一点也不为过。

这样的大人物巡查天津,肯定会引起不小的轰动。天津知府甚至出城二十里跪地相迎,还在府衙内设了盛大的宴席,让所有的下属官员作陪。

酒足饭饱之后,知府打算带着大人物逛逛天津城。走到一处集市的时候,知府忽然想起,在集市的尽头有一家茶汤铺子,那里的茶汤味道非常好,称得上是天津第一。

于是,知府带着李鸿章迈步走进了那家茶汤铺子。茶汤很快就端上来了,可是李鸿章定睛一看,发现茶汤上面竟然有一层细碎的漂浮物,很像是灰尘或者房梁上掉下的木屑。他顿时火冒三丈,心想:“我这么大的官员到天津,竟然给我喝这种脏东西!这不是在羞辱我吗?”于是他端起碗来,连汤带碗都摔到了地上。

众人全都吓得变了脸色。店铺掌柜也赶紧跪在了地上。

可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是厨师做茶汤时,不够用心,把木屑弄到汤里了?

当然不是了。

其实这漂浮物才是茶汤美味的关键。

这是知府特意为了李鸿章才选的店,就想让李鸿章尝尝当地一绝的手艺。知府也没想到,会将事情办砸了。

原来,这家茶汤铺子是由一对兄弟开的,哥哥叫杨七,弟弟叫杨八。杨七手艺非常好,一直在后厨做茶汤,也就是铺子的厨师。杨八手艺差一些,但是擅长交际,能言善辩,所以就在前台做起了掌柜,负责招揽客人。

杨七做茶汤的方法跟普通人很不一样。普通人是把芝麻炒香以后,整粒地放在锅里煮。而杨七是把炒香的芝麻磨碎,然后再与各种香料一起放进锅里煮。这样芝麻的香味就会渗入汤中,而汤的香味也会渗入到芝麻里。整道汤也就变得更加香醇了。只不过这样做出来的茶汤,会有很多碎芝麻浮在表面,看起来很像灰尘。

当地人都喝惯了这里的茶汤,也就见怪不怪了。所以,当李鸿章看到里面的东西后,才会脸色大变,突然发火,对于李鸿章来说,他觉得这漂浮物很脏,而对于招待他的人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是在那里紧张地瞎猜。

好在杨八每天做生意,接触过很多南来北往的客人,一下子就猜出了李鸿章的心思。

可是该怎么解释呢?直接说出真相,李鸿章的面子就挂不住了,说不定一怒之下就把这小店给砸了。然而不解释,就等于默认了自己的汤里确实有脏东西。

危机时刻,杨八灵光一闪有了主意。只见他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口中说道:“老大人啊,小的该死,不知道老大人不喜欢吃碎芝麻!小的这就让后厨再给您做一碗整芝麻的茶汤。”

李鸿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茶汤上飘的是碎芝麻。自己认为的脏东西是人家小店的招牌。不过现在,他也只能顺嘴搭音:“我确实不喜欢吃碎芝麻。你再去做一碗吧。”

杨八来到后厨,告诉杨七,赶紧做一碗整芝麻的茶汤。杨七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十分信任弟弟,于是立刻开工,用整芝麻做茶汤。

很快做好的茶汤端上桌了。李鸿章喝了一口,发觉口感绝佳、颊齿留香。现在喝到了美味的茶汤,自己的面子也保住了。李鸿章心里非常痛快。

他索性给铺子提了一块匾——“天下第一茶汤”。

铺子的名声从此越传越广,而且有了两种口味的茶汤,一种是整芝麻的,另一种是碎芝麻的。

故事改编自《俗世奇人》。故事中杨七和杨八的举动成功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团队合作”。杨七擅长做茶汤,却不善言辞。而杨八能言善辩,却不擅长做茶汤。二者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就变得完美了。

从李鸿章喝茶汤这件事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杨七和杨八兄弟俩缺一不可。

杨八能言善辩,仅用一句话就解释出了“茶汤里的漂浮物是碎芝麻”的真相。而他的那句话也巧妙地保住了李鸿章的面子。如此一来,李鸿章才能对整家铺子有个好印象。

而杨七的手艺不错,即便用整芝麻也做出了醇香的茶汤。这无疑又给铺子加了不少分。

然而团队的合作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而是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关心,甚至达到心有灵犀的程度。

比如,在听到杨八说出“用整芝麻做茶汤”的要求后,杨七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动手做起了整芝麻的茶汤。这就是一种百分百的信任。

如果是一般的关系,没有多少信任,肯定会把事情问清楚再去做。可是这样一来就耽误了很多时间,说不定李鸿章就等得不耐烦了。即便店铺不会被砸,也会错失了名声远扬的良机。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李鸿章作为国之重臣,不去关心国计民生,竟然关心起了自己的面子。为了面子,他默认天津知府出城相迎,又是为了面子,给茶汤铺子的掌柜甩脸子。上梁不正下梁歪,知府也就变得阿谀奉承。掌柜杨八也开始投其所好,连最起码的真相也不敢正大光明地说出来。

店铺后来的发展方向也透着某种悲凉。为什么会有两种茶汤呢?整芝麻茶汤不是比不上碎芝麻茶汤的味道吗?这当然是为了迎合那些官员们,防止以后有官员来了,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如此看来,清朝最终走向衰败和灭亡,也是情理中的事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7岁的幸子是一名年轻的女兵。一天,她正在洗澡时,突然听到上司怒吼一声,接着一脚踹开了门:“磨蹭什么...
原创 老... 档案是一部深刻的个人历史。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我将继续为大家带来一些珍贵的老照片,带您穿越时光,...
原创 周... 周朝之所以能保持近800年的统治,归根到底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为制度层面的周密安排,二为社会结构的稳...
原创 在... 在明代万历二十六年的科举盛事中,赵秉忠高中状元,声名远扬,名噪一时。他的状元之路,不仅是个人才华的彰...
原创 1... 1951年,全国镇反运动正在进行,四川昭化县响应号召,抓捕了不少敌特。在一次清查的过程中,当地逮捕了...
原创 吴... 在此前的讨论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吴三桂叛乱的动机、经过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今天我们将重点关注吴三桂叛乱中...
原创 清... 提到中国近代史上的转折点,人们几乎都会想到鸦片战争。课本上说,这是因为英国人为了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原创 抗... 抗战时期,汤恩伯担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副总司令为王仲廉,下辖三支兵力,集团军总部设在豫西山区,地...
原创 宋... 中国在桥梁建设方面一直享有盛誉,历代以来都涌现出许多世界闻名的大桥。例如,港珠澳大桥和长江大桥等宏伟...
原创 唐... 唐懿宗的治世与唐朝的衰败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在位时期,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大中之治”,这一时...
原创 明...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迅速挥师南下,向山西边陲继续扩张。入关后的守军多半在战争初期就被击溃、溃...
聚焦两个议题 “中国收复南沙群... 昨天(23日),“中国收复南沙群岛的法理与历史: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
原创 从... 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资源,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兴衰。因此,主粮的演...
灵魂裂变:188万国民党起义投...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被俘的国民党部队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共188...
原创 三... 在三国时代,枪被誉为百兵之王,无人能与之匹敌。这也是为何众多三国的猛将,都偏爱使用枪这件兵器。枪法精...
原创 地... 在我们常见的认知中,远古时代常常被描绘成一个荒芜的世界,地球似乎被庞大的野生动物主宰,而那时的人类还...
原创 刘... 刘邦和项羽,两位历史人物,总能引发无数讨论。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权谋与智慧的较量,更能从他们的...
香港,不曾忘却的抗战记忆 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抵抗仅持续18天,驻港英军投降,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岁月...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贾氏家族的命运充满了波折与传奇色彩。作为历史中的关键人物,贾逵、贾充与贾南风的命运交织,...
原创 三... 参天之木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源。三星堆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见证,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