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木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源。三星堆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见证,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学界与公众广泛称颂,常被喻为历史长河中一道耀眼的光芒。它像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静静地述说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起源、演变与传承,映照出古老民族在时空变迁中的坚韧与智慧。
它坐落在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的鸭子河流域,地势相对平缓却隐秘,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至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遗址中,三星堆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底蕴最为丰富著称,被视作古城、古国、古蜀地的代表性象征,像一张生动的历史地图,指向那些早已远去的岁月。
三星堆遗址以鲜明的中原知识体系与本地地域文化元素相融合,孕育出独特而绚丽的文化风貌。出土文物更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威严肃穆的神像,似乎在凝视着天地的奥义;象征沟通天地的神树,承载着人神合一的信念;神坛、祭祀场景的残存印记,透露着古代人对神秘仪式的敬畏与探索;张力十足的巨型面具,以及形态各异、让人感到新奇甚至诧异的人像。这些 artefacts 的气质如同跨越千年的对话,展示了超出当代想象力的创造力与想象空间。
曾经有人猜测,三星堆里出土的那些怪异形制,似乎与现代生活的常态格格不入,甚至有人提出它们可能来自外星文明。这一猜测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难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与考古的追问。
其实中华文明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称为“多元一体”。各地都拥有独立而丰富的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但它们并非彼此分离、对立无交集,而是在长期的互动、交换与融合中,共同滋养、互相影响,最终汇聚成一个庞大而统一的中华文明体系。就三星堆而言,考古学的证据表明其发展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有着清晰的前因后果与历史脉络。因此,断言三星堆来自外星文明,不仅缺乏充分的证据,也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本质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