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海和亚丁湾交界的曼德海峡处,有一个被沙漠覆盖、国土面积不足3%可耕地的国家。这个国家,虽然地理位置狭小,但却掌握着全球海上贸易的重要航道,每天约有300艘满载石油和集装箱的货轮从其海岸线驶过,连接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命脉。自1850年法国殖民者踏足此地,到西方国家如美国驻军近百年,吉布提一直深陷贫困,但令人意外的是,仅仅在与中国合作的短短三年内,吉布提就实现了创纪录的GDP增速,国家经济开始逐步复苏。为何西方国家百年未能破解的困境,今天中国却能迅速找到解决之道?
吉布提的困境源于其先天的地理和资源条件。它三面被埃塞俄比亚包围,仅一面临海,90%以上的国土被火山岩和沙漠覆盖。即便打井深达百米,抽出的水也充满盐分,难以饮用。世界银行2023年的报告指出,吉布提110万人口中,曾有60%依赖进口的桶装水生存,而一桶20升水的价格相当于当地劳动者两天的收入。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吉布提自殖民时期起便成为了西方列强的“工具”。1850年,法国殖民者看中曼德海峡的战略价值,计划将吉布提打造成连接非洲与世界的中转站,但最终他们只修建了一条通往埃塞俄比亚的铁路,而这条铁路却仅仅修到了吉布提的边境,未能继续延伸。原因在于,除了阿萨尔盐湖的盐,这片土地几乎没有值得开采的矿产资源。到1977年吉布提独立时,城市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只剩下法国军营,那条殖民时期修建的铁路也早已锈蚀,轨道脆弱到手就能掰断。
独立后的吉布提,成为西方大国的“战略租界”。美国在首都核心地带建立了莱蒙尼尔营,每年支付高达8000万美元的租金。营区内设施齐全,从游泳池到健身房应有尽有,士兵们享受着进口矿泉水。而法国则以“战后遗留”为由,继续驻兵3000人,占据市中心最优位置。然而,这些外军驻扎并没有带来吉布提的实质性改善。道路坑洼不平,兵营外环境脏乱,贫民窟里的孩子们很少能接触到完整的课本。西方的“援助”更像是吸血游戏,2001年,美国以反恐为名向吉布提投入12亿美元,结果这些资金都用在了修建军事跑道和仓库上,而非民生建设。2017年,吉布提遭遇严重旱灾,美国运输机优先运送导弹零件,而不是急需的饮用水。2010年,法国总统站在这片锈迹斑斑的殖民铁轨旁宣称要帮助非洲发展,然而转头就砍掉了50%的民生援助款。美国曾提出修建一条公路,但因忽视了吉布提“劳动力短缺、技术匮乏”的现实,最终导致工程成本超支3倍,差点拖垮吉布提本就脆弱的财政。西方国家的百年介入,未能激发吉布提的活力,反而让它成为了一个“听话的收费站”。
吉布提的困境在西方“输血式”援助下愈发加重,然而,中国的介入却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中国与吉布提的缘分开始于2008年。当时,一艘中国商船在索马里海域遭遇海盗袭击,船员被困。消息传到吉布提,当地几位渔民凭借对洋流和暗礁的了解,自发地驾着小渔船为中国商船指引安全通道,最终成功救援。此次跨国合作,让吉布提看到了中国的务实与温情。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吉布提总统盖莱主动访华,并没有要求现金援助,而是提出希望修建一条铁路,并解决缺水问题。盖莱总统曾亲眼见过中国在肯尼亚修建的蒙内铁路,知道这不是西方国家那种象征性的工程,而是能够打通经济血脉、推动发展命脉的项目。
中国对吉布提的帮助,不是空洞的承诺,而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务实解决。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在吉布提修建了从埃塞俄比亚引水的10米深埋管道,还在吉布提沿海建设了一座日处理5000立方米海水的淡化厂,并挖掘了10口水井,覆盖了5个偏远村庄。中国交建则牵头修建了752公里长的亚吉铁路,采用全电气化标准,穿越沙漠和戈壁,直通吉布提港口。此外,中国还在吉布提划出50平方公里建设国际自贸区,手把手教当地人如何开工厂、搞物流。这种合作模式与西方“居高临下”的援助截然不同,体现了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
吉布提的变化从街道的泥泞到柏油路的铺设,从贫民窟到崭新的学校,这个曾被世界遗忘的小国,用实际行动回报了中国的支持。2015年,吉布提正式宣布,将首都附近的90英亩土地划给中国建设后勤保障基地。该基地位于多拉雷多功能码头区域,距曼德海峡仅30公里,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自2017年基地启用后,吉布提的安全形势得到了改善,海盗袭击数量减少了50%,而且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补给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基地还为当地创造了500多个就业机会,这些岗位的工资比西方军营的保安高出30%。基地周边的水果摊、海鲜餐馆等商铺也成为吉布提的新商圈。
吉布提的发展不仅限于军事和安全领域,经济方面也迎来了飞跃。2023年,亚吉铁路通车后,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和矿石从吉布提港出发的时间大大缩短,从10天缩短到12小时,吉布提港口的货运量突破了950万吨。国际自贸区的入驻企业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其中一半是非洲企业。这里的本土工厂生产的口罩、建材等产品不仅满足了吉布提的内需,还可以出口到周边国家。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当地工厂生产的200万只口罩曾帮助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应对疫情。
随着经济的增长,吉布提的民生状况也发生了变化。2023年,吉布提人均寿命提高了13岁,失业率也从40%降至18%。与此同时,中吉之间的贸易额从2013年的4.9亿美元增长到了18.6亿美元,是原来的3.8倍。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中国与吉布提的真诚合作,证明了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模式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
吉布提的成功故事不仅是中吉合作的见证,也是全球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当更多国家像吉布提一样,选择平等合作,发展之路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