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权臣荣禄,为何被称帝国良心,比李鸿章更懂裱糊之道
迪丽瓦拉
2025-09-30 13:05:53
0

在《走向共和》这部历史剧的播出之后,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观众讨论的热议焦点。这部剧因其深入人心的历史人物塑造和大胆的情节处理,被誉为国产历史剧的巅峰之作,甚至在某平台上获得了9.6的高评分,足见其影响力之大。然而,剧中的部分人物刻画,如慈禧太后、李鸿章和袁世凯等人物的演绎,因与历史实际不符,激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该剧被迫下架。这一系列的历史恩怨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成为了观众和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尤其是李鸿章与荣禄之间的微妙联系,更是充满了历史的悬念。

在晚清历史上,李鸿章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剧中对李鸿章的塑造深刻且细腻,展现了他在甲午战争中的痛苦与无奈。甲午一战的失败,导致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李鸿章也因此遭遇了巨大的政治打击。他从曾经的晚清中流砥柱,转瞬成为了众矢之的,丧失了所有权力,仅留下了一个空有名号的“文华殿大学士”。这种巨大的落差对于李鸿章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尤其是他一生为了国家操劳,却最终被许多人指责为卖国求荣的代名词。他内心的痛苦和对命运的无奈,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李鸿章或许时常在思考,自己为国家付出了那么多,结果却迎来了这样的命运。他像是一个孤独的旅人,在晚清风雨飘摇的局势中,孤军奋战,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与支持。

而荣禄,作为满族正白旗出身,凭借显赫的家世背景和祖上积功积德,原本理应步步高升,然而命运却对他并不宽厚。早年因为得罪了权臣肃顺,荣禄的仕途一度受阻。然而,随着1861年辛酉政变的爆发,荣禄凭借着自己在政变中的关键作用,终于迎来了转机。荣禄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他在官场中的历练也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他不像李鸿章那样锋芒毕露,而是选择低调行事,善于隐忍和积蓄力量。在遭遇诸多政治风波后,荣禄并没有气馁,而是在冷静的思考中重新站了起来。尤其在被下放陕西时,他并没有屈服,反而通过数年的沉淀,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来再次崛起。

当李鸿章被罢官后,荣禄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直隶总督的最有力候选人。荣禄前去拜访李鸿章,两人之间的对话堪称一场智者之间的较量。李鸿章感慨自己的一生,如同一个“裱糊匠”,只能用东拼西凑的方式,勉力维持一时的局面,却难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雨。而荣禄则以一种极具深意的回答表示,虽是裱糊修补,但也要做到问心无愧。这不仅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宽慰,更是一种对官场的深刻理解。荣禄的这种智慧与心态,让人不禁思考,他的内心究竟怀揣着怎样的抱负?

与慈禧的关系也是荣禄一生中的关键。他虽然一度得罪了慈禧,但最终却凭借着稳重和深思熟虑的为人处世,逐渐赢得了慈禧的信任。能够在复杂的宫廷环境中维持自己的位置,荣禄的手腕与智慧显然是不可小觑的。尤其在面对变法时,荣禄的态度极为微妙。虽然光绪帝和维新派的变法理念十分激进,但荣禄很快意识到这种激进的变革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混乱。在向慈禧太后进言后,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变法,但在变法失控后,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站在反对的一方。他深知,如果变法得不到有效实施,整个满清政权的根基将会动摇。

义和团的崛起再次让荣禄面临了重大的政治抉择。在当时,荣禄认为以剿为主是维持国家安定的最佳选择,但与他意见相左的端郡王载漪却大力支持义和团,主张与外国列强对抗。最终,慈禧太后选择了支持义和团,这一决策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给满清政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这一事件中,荣禄无疑感到无比的无奈和无力。他一直试图维持政权的稳定,但面对慈禧太后的决定,他的影响力似乎微乎其微。北京沦陷后,荣禄只能陪同慈禧逃亡,那段历程可谓是满清宫廷史上最狼狈的一段历史。

荣禄的去世标志着他一生的落幕,他在去世后获得了极高的哀荣,这体现了他在慈禧及满清政权中的重要地位。他的一生充满了无数的波折和变化,从被打压到打压他人,从官场的菜鸟到老练的高手,这一过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深刻的历史寓意。尽管他像李鸿章一样,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无论他多么低调务实、任劳任怨,他依然无法阻止满清帝国的衰落。在晚清那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们就像两颗棋子,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行走着,虽努力拯救大厦,却无力回天。

荣禄和李鸿章的故事犹如两颗星辰,尽管各自风格不同,却都注定与晚清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抉择,都深刻地影响着晚清的历史走向。荣禄以其高超的官场智慧、稳重内敛的个性赢得了最终的政治地位,而李鸿章则为国家的外交和军事事务付出了巨大心力。在这个腐朽的帝国中,他们的个人努力显得如此渺小,然而却是晚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杨... 在唐朝那段灿烂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杨玉环的故事无疑是一道美丽而引人瞩目的风景线。她的名字宛如烙印,与唐...
原创 长... 长白山自古以来便被清朝的皇室视作神圣之地。从乾隆皇帝下令禁止任何人接近这片土地至清王朝的灭亡,长白山...
原创 1... 1952年,一个美国哨兵被俘时,显得非常惊恐,他趴在地堡里嚎啕大哭,“你们为什么才来?再迟点,我不是...
大学生写家史|黄土人家旧物里的... 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说:“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推出“大学生写家史”系列,记...
原创 大... 大鹅媒体最近公开发布了有关北朝军队参战的战斗画面,显然不再隐瞒这一重要的军事合作。如今,大鹅在各大网...
原创 1... 《——·前言·——》 一个小小的岛国,在二战期间却敢于向多个国家发动攻击,并成功取得了一部分的军事...
原创 三... 1955 年南京光华门外的一处三国墓葬里,考古队员撬开棺木旁的陶盒时,突然被一面青铜镜吸引住了 ——...
原创 右... 三国时期的名将们至今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赵云和诸葛亮人气极高,张飞与马超也不容小觑。如果他们生活在...
2025年上半年杭州完成考古发...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杭州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项,清理墓葬105座、窑址11座,出土器物标本10...
山河永念 致敬老兵丨苏吴义:海... 94岁的苏吴义整理好衣服,佩戴好纪念章,安静地坐在藤椅上,陷入沉思。周围有邻居一边对着老人的纪念章拍...
美国建国248年,为何不爱阅兵... 《孙子兵法·谋攻》云:“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意思是说,不通过打仗而能取得胜利的,是上上策,...
原创 日... 1945 年 8 月 15 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宣读 “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大部分人应...
徐海东向毛主席推荐一位猛将,伟... 老虎是勇气的化身。 从古到今,象征勇猛精神的形象总与“虎”紧密相连。在革命年代,毛主席高度评价徐海东...
原创 宿... 在楚军成功攻破秦军的甬道之后,项羽亲自带领九万大军,在巨鹿郡的沙丘附近渡过了漳水,抵达了巨鹿城下。当...
原创 杨... 公元8世纪之际,盛唐王朝的辉煌正如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整个华夏大地。在这段令人神往的历史中,杨玉环作为...
原创 草...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被视为一个充满英雄与纷争的独特时代,其内涵丰富,故事 captivatin...
原创 明... 今天刷到个历史话题,说明朝官员的工资,看完我真是惊着了 —— 那哪儿是低啊,简直低到离谱!就拿海瑞来...
致敬百岁老兵 砥砺奋进征程 8月16日晚,《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名单揭晓,百岁老兵李登月获此殊荣。这位历经风雨的老战士,从...
曹明:“党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 曹明,中共党员,党龄79年。1926年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1943年参加革命,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曾...
原创 长... 有时候,我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似乎在不断进步。然而,当我面对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建筑和工艺时,我还是情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