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史上,中国曾经有一段被侵略和瓜分的屈辱历史。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勇敢地站了出来,用艰难而不懈地抗争换来了战争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还处在积贫积弱的泥潭之中,要改变这样的现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面对新中国艰难的经济条件和研究环境,许多旅居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展示出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比如钱学森和梁思礼。
在这些爱国科学家中,钱学森无疑是最有名的一个,而他的归国之路无疑也是最曲折的。但即使是面对美国的威逼利诱,钱学森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为祖国做贡献的决心。而在他回国之后曾受邀参加过一次国宴,但到了宴会上却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连名字也没有看到,一旁的警卫的解释很暖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钱学森是上个世纪我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了学术上的极大成就,28岁便和导师共同发表了卡门-钱学森公式,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已经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在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之后,钱学森排除万难,也一定要回到祖国。
在钱学森本人和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国家对这些科学技术人才也是非常重视,在他回国后不久就被邀请参加国宴。但在宴会现场,钱学森在自己本该坐的那一桌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写在座位上,这让他一时陷入了迷茫。
无奈之下,钱学森只能询问一旁的警卫这是怎么回事。警卫向钱学森解释说,其实原本是有他名字的,但是主席亲自吩咐把他的名字划掉,将座位安排到自己身边,所以钱学森才没有在原来的座位找到自己的名字。
警卫这番暖心的解释让钱学森大为感动,在当时的中国,经济困难,基础薄弱,国家无法给予这些科学家和发达国家一样优厚的待遇,但是这样的行为足以说明国家有多么重视这些人才,有着建设中国科学事业的决心和对人才的珍惜。
面对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钱学森没有让所有人失望。他把爱国的热忱都化为工作的动力,一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为中国的核武器和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将中国的原子弹研究事业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钱学森在国内的贡献当然不止是在原子弹的研制方面。作为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还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国的载人航天和人造卫星研发都有他出的一份力,可以说他是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的“国宝级”科学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对待这些科学人才时,我国政府的态度也一向是重视和扶持的,在数十年的发展之后我国虽然已经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技依然是我们需要时刻重视的方面,只有不断进步才能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