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刘禅死守成都,等待姜维、南中和东吴的援军,能否扭转战局?
迪丽瓦拉
2025-10-01 03:02:35
0

即使刘禅死守成都,等待姜维、南中以及东吴援军的到来,他依然无法逆转战局,无法打败邓艾!这一结论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蜀汉灭亡的背景

蜀汉由刘备创立,但在刘备去世后,掌权的重担落到了诸葛亮身上。诸葛亮在其治理下,蜀汉逐渐强盛,甚至让曹魏一度无法应对。然而,命运无情,诸葛亮早逝,他的北伐也未能带来胜利。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和费祎继位,而姜维则成为了新的领军人物。

姜维的北伐虽屡有胜绩,但因蜀汉本身实力有限,屡次战败让人心生恐惧,最终到了蜀汉的末期,连曾随诸葛亮北伐的廖化等人也不再支持姜维。有人甚至提出剥夺姜维的军权,而姜维则选择了带兵撤退,藏匿沓中,避免与内部产生更大的冲突。蜀汉内乱的消息传入魏国,司马昭见机会来临,决定动手伐蜀,战争因此爆发。

司马昭为灭蜀而分兵三路,主力由钟会带领,进攻汉中;邓艾和诸葛绪则负责夹击姜维。尽管姜维成功守住了剑阁,魏军未能进一步推进,但邓艾选择了通过阴平小道绕行,奇袭蜀汉腹地,打开了突破口。

面对邓艾的突袭,刘禅虽然一度派出诸葛瞻指挥军队抵抗,但毫无经验的诸葛瞻很快被打败。刘禅看到蜀汉已无力回天,内心动摇,最终做出了投降的决定,这一举动令很多人感到震惊。

刘禅投降的理由

刘禅的投降行为为何如此令人震惊呢?一方面,蜀汉依然拥有大量的有生力量,姜维仍在剑阁防线坚守,而且霍弋、罗宪等名将未曾出战。只要他们汇合,蜀汉完全有可能通过夹击战术,击败邓艾,扭转乾坤。另一方面,东吴援军也在不断接应蜀汉,他们不仅派兵进入蜀汉,还在寿春发起攻势,意图牵制曹魏的兵力。因此,如果刘禅能坚持成都,等到援军的集结,他本有机会改变局势。

然而,历史却未按照这些可能性发展。在本文看来,即便刘禅坚持抵抗,拒绝投降,他也难以逆转蜀汉的败局,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蜀汉民心已散

最初,刘禅和朝堂上的高层确实希望与魏军一战,毕竟蜀汉并非没有抵抗的资本。消息传来时,他们急忙派兵增援剑阁,并且当邓艾突入蜀汉腹地时,刘禅依旧派诸葛瞻前去迎战。但当诸葛瞻败北之后,朝堂的反应让人惊讶。部分人提议撤退到南中,那里依旧有蜀军;部分人主张向东吴求援,因为双方多年来一直维持着联盟关系;而最令人震惊的是,还有人提出直接向魏国投降,最终这个主张成为了关键,促使刘禅作出投降的决定。

那么,为什么蜀汉的朝廷反应如此消极呢?因为蜀汉的士气已经崩溃,大家看不到战胜魏国的希望,甚至不愿再继续为国家付出努力。自刘备和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局势逐渐变化,尤其是在蒋琬和费祎的统治下,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北伐,姜维虽屡次北伐,但战绩远不及诸葛亮,因此人心已不再向着战争。

公元257年,蜀汉士族名将谯周撰写的《仇国论》将蜀汉的弱小和魏国的强大暴露无遗,这篇文章的观点迅速在蜀汉中流传开来,激起了民众对继续北伐的反感。至此,蜀汉内部士气低落,众人几乎无心再与魏国对抗,而邓艾的进攻则迅速无阻地推进,最终直逼成都。

二、蜀汉缺乏足够的有生力量

蜀汉的军队虽然数量不小,但与曹魏的庞大军力相比,根本无法匹敌。司马昭为了攻打蜀汉,动用了超过二十万的兵力,而姜维虽然在剑阁顽强抵抗,但这些兵力依然无法真正改变战局。即便姜维能成功守住剑阁,但一旦撤退,魏军的增援很快就会涌入蜀汉腹地,蜀军无法抗衡。

此外,蜀汉的边防军虽多,但离成都太远,根本来不及增援。而且诸葛瞻被调走后,刘禅手中的兵力已所剩无几。即使他决定死守成都,但由于力量不足,最终也很难抵挡住邓艾的进攻。此时的蜀汉已无力与魏军正面抗衡,尤其是当魏军的主力集结时,蜀军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三、东吴的援助无力回天

东吴尽管拥有较强的海军力量,但在陆战方面始终无法与曹魏抗衡。即使东吴决定出兵帮助蜀汉,然而吴军的陆战能力一直较弱,甚至在历史上多次北伐都未取得明显成效。在蜀汉灭亡前,吴军确实派兵进入,但即便如此,吴军的陆战能力不足以对抗曹魏庞大的地面军队。

因此,东吴尽管有心帮助蜀汉,但其陆战能力的不足,使得吴军无力为蜀汉提供实质性帮助。对抗魏军的重任,依旧落在了蜀汉自己身上,而蜀汉早已无力独立作战。

总结

综上所述,即便刘禅选择坚守成都,依赖东吴和姜维的援军,最终依然无法逆转战局。原因主要有三:一、蜀汉内部人心涣散,士气崩溃;二、蜀汉的军力不足,无法抵挡魏军的全面进攻;三、东吴的陆战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牵制魏军。因此,刘禅的投降并非毫无理由,而是深陷绝境之中的无奈之举。

你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曾与四百名死囚立下过一场惊天的“死亡之约”。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释放这些死刑犯...
原创 东...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作为罗贯中笔下的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曾策划过一场“谋刺董卓”的精彩戏码。然...
原创 刘... 南朝宋(420年—479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代表了这一时期南方政治和文化的重要一环。...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有几场历史性的战争影响深远,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等都是众所周知的重大事件。然而,...
踏访革命圣地延安,探究大生产运... 记者踏访革命圣地延安,探究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的启示—— “自己动手”的历史自觉 ■解放军报记者 陈...
阿富汗与吐火罗斯坦:这片帝国坟... 因为微信推荐机制的更改 如果您喜欢敝号 请进入敝号页面点亮“星标” 阿富汗(Afghanistan)...
原创 草... 康熙二十九年的深秋,北京城已飘起零星小雪,紫禁城翊坤宫的暖阁里却气氛凝重。年仅 16 岁的六公主身披...
原创 三... 三星堆的发现一经公布,便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至今为止,已挖掘出的8个祭祀坑(准确来说应为器物坑)中,...
当了3年中国元首,收复了180... 一杯茶,一部手机,一份好心情;读读散文,品品诗歌,共享雅致生活! 编辑整理:盛唐辉煌 。 在公众号会...
英国一博物馆发现中外携手抗战历...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新华社伦敦8月25日电(记者吴黎明 郑博非)近日,新华社记者在位于...
原创 唐... 李渊,大唐的开国皇帝,他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名字,也是一个拥有众多子女的父亲。李渊一生共有22个子女,...
原创 刘... 在历史的长河中,力量往往决定了胜负的归属,阴谋和诡计在强大实力面前常常是徒劳无功的。刘邦与项羽的对决...
原创 康... 在清朝康熙帝的统治下,有三位外姓藩王一直令朝廷高度忌惮,他们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
原创 古...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传说故事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中许多神仙的形象并非单纯的虚构人物,而是历史上...
原创 他... 一提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们,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大多是些悲情或强悍的角色。比如,英年早逝的太子朱标,...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是清朝末年的权力象征,虽然她没有正式称帝,却是清朝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掌控政权的能力,堪...
原创 陈... 1947年9月5日,陈毅与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六纵、十纵和特纵,成功渡过黄河,与一纵、三纵在郓城与红...
百年前,湖北燃起了星星之火 全文共3762字 | 阅读需7分钟 百年前,中国只有两个城市在名字前面被冠以了“大”的称号,分别是大...
原创 北...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这一时期恰逢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三国分裂时期。在这一阶段,影响较大的朝代除了宋朝,...
原创 尉... 在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惊讶地发现,唐代仍然使用木简,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使用木简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