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这一时期恰逢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三国分裂时期。在这一阶段,影响较大的朝代除了宋朝,还有辽朝和金朝。可以说,辽、金、宋三者共同构成了这一动荡时代的主要政权。在元朝为前朝撰写史书时,清晰可见这一点,那正是“三国(宋、辽、金)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意味着这三者共同被视为正统。
然而放眼当今,宋朝的知名度显然远高于辽金,甚至在世人耳熟能详的朝代顺口溜中,宋朝自然而然地和唐、元、明、清并列,成为大三国分裂时期的代名词。这使得一些人不禁好奇,北宋的国土虽不宽广,未能实现真正的一统,南宋的版图更是小得可怜,如此一来,凭什么能够成为当时的主要朝代呢?
实际上,根本原因在于两宋秉承了相互传承的关系,并在这三个主要朝代中拥有最长的存在时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举例而言,辽朝虽然成立时间早于北宋,但最终败于金朝之手。金朝一度灭亡了北宋,甚至险些席卷南宋,虽然疆域曾经壮大,但金朝在1234年覆灭,之后元朝于1271年建立,并在1279年完全吞并南宋,形成了真正的大一统。因此,如果按照辽金为主线叙述历史,便会呈现出辽朝(907年—1125年)—金朝(1115年-1234年)—元朝(1271年—1368年)的叙事框架。在这种情况下,时间的断层便显得非常明显,如何将南宋(1127-1279年)以及这37年的遗缺合理纳入叙述便成了一道难题,显得尤为杂乱。
因此,从根本上来看,以辽金为叙述主线的方式并不方便,列表的顺序也会变得混乱。而宋朝的存在(960年—1279年)历时319年,以其为主体进行叙述则显得极为合理,简洁明了,历代朝代可以简化为“唐—五代十国—宋(即宋辽金)—元”。这更是与大家耳熟能详的“唐宋元明清”相吻合。
至于疆域要素,宋朝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尽管国土面积小,未能实现全国统一,但同一时期的辽金也同样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局面,实际上都是分裂政权。更进一步说,南宋的处境也许窘迫,但北宋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尽管未能涵盖全部国土,却在文化和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区域统一,掌握了大部分华夏的精华,这样的所长正是辽金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宋朝还有其他两大显著优势。首先,众所周知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这场混乱最终是由北宋所结束的,仅凭这一点,辽金便无法与宋朝竞争。其次,从文化角度来看,尽管辽金为游牧民族建立,并迅速汉化,文化成就也不可小觑,然而两宋的文化成就显然更为辉煌。国学大师陈寅恪更是评价宋朝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样的文化成就中,涌现出了如唐宋八大家这样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其中宋朝更是独占了六位。
在中国古代,存在着当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这不仅意味着承认前朝的正统,更衍生出对其法统的传承。在五代十国后,宋朝特意纂修了《新唐书》,以此承认及继承了唐朝的法统,而这样的意识在辽金的历史叙述中却并不常见。
综上所述,尽管两宋在疆域上有些许不足,但在三国分裂的时代背景下,其作为有力代表的主要朝代之一,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