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七雄之中,燕国无疑是历史最为悠久的诸侯国之一。早在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伐商之后,便将自己的弟弟姬奭封于燕地,建立了燕国,这便是后世所称的燕召公。从此,燕国在历史舞台上延续了数百年。虽然在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力无法与秦、楚、齐等强国相提并论,但它毕竟位列七雄之中,自然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谈到名将,秦有白起、王翦,赵有李牧、廉颇,那么,燕国又有哪些著名的将领呢?
一、乐毅
若要评选燕国的第一名将,乐毅无疑当之无愧。他的祖上乐羊曾为魏文侯效力,曾经率军攻下中山国,并因功受封于灵寿。乐羊死后葬于当地,从此乐氏一族便在此地世代居住。后来,中山复国,却又被赵武灵王消灭,因此乐毅也算是赵国人。乐毅自幼聪慧,极爱钻研兵法,曾有人向赵国推荐他出仕。可是,当赵武灵王在沙丘宫变中被困饿死后,乐毅选择离开赵国,辗转至魏国。后来他因公出使燕国,受燕昭王以宾客之礼厚待。起初他谦逊推辞,后来才正式成为燕王的臣子,并被任命为亚卿,长期担任此职。
在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燕、韩、魏、赵、秦五国联合大军,于济西大败齐军,这一战几乎奠定了他在燕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此后,他又带兵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一度几乎灭亡齐国。然而,随着燕昭王去世,新君燕惠王即位,乐毅因受猜忌被迫离开齐地,投奔赵国,受封为望诸君,从此在赵国终老。
二、骑劫
燕惠王继位后,派骑劫接替乐毅担任主帅。然而,这位将领的军事才能显然无法与乐毅相比。公元前279年,骑劫与齐国名将田单交战。田单利用即墨之兵坚守,并巧妙布置火牛阵,成功大破燕军。骑劫最终战死沙场,燕军溃败,齐国也趁势收复了大量失地。自此一战,燕国国势便急转直下,再难恢复昔日的辉煌。
三、剧辛
剧辛本为赵国人,在赵武灵王时期便已出任将领。但他因得知燕昭王求贤若渴,毅然前往燕国效力。剧辛与乐毅一道辅佐燕昭王,推行改革,使燕国短暂走向强盛。在乐毅离开后,他更是成为燕国的重要军事支柱。公元前243年,赵国因长期与秦作战而元气大伤,廉颇也不再在赵国任职。剧辛判断赵国无人可堪大用,于是率军出兵。然而,他因轻敌冒进,被赵将庞煖击败,战死沙场,同时损失燕军数万。这场失败对燕国来说,几乎是无法弥补的致命打击。
四、秦开
若说燕国对外扩张的功臣,秦开绝不可忽视。他原本是鲁国人,后因机缘来到燕国。秦开熟悉东胡的习俗和弱点,因此在燕昭王即位后,被委以重任去征讨东胡。公元前300年,他率军大败东胡,将其迫退千余里。此役不仅扩大了燕国疆域,还为燕国新设五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奠定了基础,并修筑了燕长城,使得燕国在北方拥有坚固屏障。可以说,秦开对燕国的生存和扩张意义重大。
五、乐乘
最后一位值得一提的将领便是乐乘,他与乐毅同宗。公元前256年,乐乘曾在战场上击败秦将王龁,为燕国赢得一时荣耀。然而,好景不长,在公元前251年,他率军攻打赵国,却大败被俘,随后选择投降赵国,并被赵孝成王封为武襄君。这段经历也折射出战国晚期燕国将领的无奈与多舛命运。
综上所述,燕国虽然国力不如强秦,也没有像白起、李牧那样足以改写历史的常胜将军,但也不乏名将。他们或是攻齐立下赫赫战功,或是北伐东胡开疆拓土,或是因轻敌冒进而覆亡于战场。这些人物共同构成了燕国在战国历史中的独特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