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实力开始下降,霸主的地位岌岌可危。全球各地的殖民地也纷纷反抗英国的统治,使得英国在维护殖民地统治和未来考虑之间陷入困境。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英国议会于1931年12月11日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该法案的通过意味着英国相当于放弃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四个国家,允许它们独立。这四个国家的总面积接近20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英国殖民地总面积的7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并未一股脑地放弃所有地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它不愿意让印度脱离统治。
那么,为何英国愿意放弃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这四个国家,却坚决不肯放弃印度呢?究其原因,我们需要回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为争取殖民地的支持,英国在战前承诺给予这些殖民地多种特权,包括允许它们在战后实现独立。这一承诺也包括印度在内。在一战期间,印度不仅向欧洲战场派遣了大量士兵,还有超过一百万的劳工,数量远超其他国家。印度的上层阶级也积极响应英国的号召,为其提供各种物资和资金支持。本以为这一切为英国赢得了独立的筹码,然而英国在战后并未兑现诺言,拒绝了让印度脱离统治的想法。
英国之所以对印度如此执拗,首先是因为印度在地理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作为英国所有殖民地的中心,通过印度可以实现对其他殖民地的紧密连接。印度西面连接着南非等非洲殖民地,而东面则通往东南亚殖民地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控制印度意味着掌握了连接这些地区的关键要道。此外,印度与阿拉伯世界、中亚和中国接壤,英国通过控制印度可以不断渗透这些地区,扩大其在亚洲的势力范围。
其次,经济原因是英国坚持统治印度的根本动因。无论是占领还是放弃一个地方,英国都会考虑经济因素。在英国所有的殖民地中,印度创造的经济价值相当于其他殖民地的总和。而且,印度拥有数亿人口,比其他所有殖民地加起来都要多。这使得印度成为英国的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同时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对于英国来说,印度就像一个聚宝盆,是不容轻易放弃的珍贵殖民地。此外,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成本相对较低,因为这里的起义较少,反对英国的声音也相对较弱。在英国看来,印度是一个可以维持相对轻松统治的地方。
虽然英国在二战后无法维持对印度的统治,最终被迫放弃,但在撤离之前,英国对印度进行了分裂,造成了印巴分治,导致这一地区至今仍然不太稳定。这也让人不禁思考,是英国无法得到印度,还是不愿意看到印度走得太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