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围:匈奴为包围刘邦兴师动众,为何轻易放走他,有何隐情?
迪丽瓦拉
2024-11-17 03:22:35
0

原标题:白登之围:匈奴为包围刘邦兴师动众,为何轻易放走他,有何隐情?

白登之围,是汉匈间第一次决战,汉朝败得很惨烈,刘邦的军队被匈奴40万大军包围在白登山上长达7天,汉军弹尽粮绝,不得不用陈平之计与冒顿单于和谈。

史书记载,陈平买通了冒顿单于的妻子(大阏氏),让她在冒顿单于身边扇耳旁风,凭此冒顿单于最后决定放过刘邦,令包围圈空开一个口子,把刘邦放走了。

这段记载有疑点,其一,《史记》中已经说过,陈平向刘邦献的七奇计“世莫知”,因为陈平的计谋太阴险,所以都没向世人公开,也没能载入史册供后人观摩。白登之围上陈平的计谋也是七奇计之一,既然没能载入史册,记载又从何而来?其二,匈奴兴师动众为了包围刘邦派出全国的军队共四十万,且计谋已久,白登之围前后从头到尾刘邦的行动都在冒顿单于的掌控之中。冒顿单于如此大费周章,想必无论如何是不会因为耳旁风而放过刘邦的,他必定是因为别的考虑。

陈平买通阏氏的记载有假,是后世的人填上去的。

冒顿单于为何放过刘邦,这个问题要通过分析白登之围前后的所有事才能得出答案。

白登之围前

汉朝建立第二年,冒顿单于就带着大军南侵,攻打汉朝北方藩属代国。

代王信兵弱不敌,只好向匈奴投降,这可以说是汉朝的耻辱。刘邦自从打败项羽后,开始飘飘然了,自以为天下无敌。此次他一下征发了32万大军,向北讨伐代国和匈奴,这架势是要一举灭掉匈奴。

汉军从秦朝末年到汉朝建立,当时在接连不断的战争中已经经历了9年的磨练,汉军将士都久经沙场,是一支有较强作战力的军团。刘邦带兵虽不如韩信,但在战争中一直都是亲自领兵,也算是一个优质统帅。

且匈奴兵锋虽锐,但它毕竟是个相对落后的文明,且匈奴的军队都是由牧民零时征调的,虽然人数庞大,也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

蒙恬一战杀死10万匈奴人,就足以说明当时中原的军队是远远胜过游牧军队的。

那么刘邦当时是怎么落败的呢?

最初,汉军与匈奴军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匈奴军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一直向北逃窜,匈奴军的战斗力实际上是比不上汉军的。

又或许,这次战斗只是匈奴的计谋。刘邦打赢第一场仗后,通过抓到的俘虏得知了冒顿单于及其大军所在之地,于是直接令大军前往,要与匈奴军决战。

白登之围

第一战或许打得很漂亮,所以刘邦才产生了那样的轻敌之心,汉军主要由步兵组成,机动性差。刘邦想抓紧战机,他心急了,于是抛弃大军自己带着一支先头部队先向北方追击,大军被抛弃在了后面。

等刘邦到达平城时,他身边只不过跟着几万人而已,或许也只有几千人,史料记载得不是很清楚。

然后刘邦带着一帮人去平城旁的白登山上视察地形,这时,匈奴人打听到了刘邦的行踪,立刻就有一支匈奴大军赶来白登山,将刘邦包围在山上。

冒顿单于更是直接征发了匈奴国内的所有牧民前来支援,到后来,白登山下就有了40万匈奴人。

而此时,山上的汉军也许就只有几千人而已,这几千人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打得过山下的40万匈奴大军的。

反之,如果带着几千人的冒顿单于被刘邦的32万大军包围,他照样也打不过刘邦,照样也只能怏怏地求情投降。

当时,白登山与平城的联系被切断,汉军大部队赶来后,也不敢轻举妄动。被包围在山上的刘邦,也能用陈平的秘计与冒顿单于请和。

冒顿单于为何解围

相信很多读者已经明白是为什么了,如果还不明白,这里再做更深层次的分析。

首先,汉军当时并没有与匈奴大军决战,双方没有谁胜谁负,反之汉军还在之前的战斗中得胜。冒顿单于逼得刘邦投降了,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不是通过铁蹄冲锋把刘邦给打败的,而是通过困住了汉军的主帅赢得胜利,所以他只能撤军。

《孙子兵法》不是提倡不战而屈人之兵吗,为何冒顿单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反而让他不能获得更大的战果呢?

如果你这样想,你只是在读“死兵法”。事实上,如果不能完全摧毁敌人的军事力量,你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获胜者。冒顿单于的确打败了刘邦,但他没有打败汉军,32万久经沙场的汉军打起硬仗来,未必怕你匈奴大军呢!

冒顿单于很明智,他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他放走了刘邦,他就是铁定的胜利者,匈奴就能在汉匈争霸中获胜;但他若真敢杀死刘邦,那么汉匈就有打不完的仗了,到最后还指不定是谁胜谁负呢!

不要太贪心,见好就收,让过程在对你有利时中止,你就是铁打的胜利者,不要为了增加利益而让过程继续发展,因为它有可能发展到你不可控的地步!本文所讲的道理也许你以前没听过,其实这些东西中国传统的经典中都有,只是你没尝试去读而已,国学经典比华而不实的成功学高明无数倍,上面的《智囊全集》建议读者们买一本回家读读,做一个“鸡贼”的人,躲过所有危险,抓住所有机会,成功就离得不远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枚见证晚清变革的银币:北洋造...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的星河中,有一类银币以其独特的双面蟠龙设计和深厚的时代印记,成为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珍...
原创 夏... 在夏朝的颛顼时期,出现了一枚特别的玉印,印上有四个形状像蝌蚪的文字,这让许多专家都感到非常困惑。直到...
原创 红... 1935年,红军长征之路极为艰难,其中有一段经历,至今让人记忆深刻。那时,有一支红军部队误走了方向,...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是结束南北朝混乱局面的皇帝,同时也是统一南北的杰出统治者。如果没有他的努力,南北朝时期的...
原创 民... 不久前,我和大家分享了关于湖南邵东团山禹氏家族后裔、近代名人禹之谟的故事。许多乡亲听后纷纷与我讨论,...
原创 郭... 1943年的重庆,烈日当空,阳光洒满大地,把整座城市都照得金光闪闪。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
原创 李... 唐朝开国那会儿,李渊本来是隋朝的官员,公元617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第二年就当上皇帝,建了唐国,定都长...
原创 秦... 《——【·前言·】——》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个省,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陕西、河南这些古都扎堆...
原创 孙...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辞世,随后汪精卫接过了孙中山留下的政治重任,成为国民党的领导人...
原创 宋... 在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后,梁山的命运也随之走到了尽头。宋江因为权臣高俅下的毒酒悄无声息地去世,而更令人意...
原创 为... 明朝问题太多了,没有办法和八旗拼消耗。 其一,明朝和八旗拼消耗不划算。 明朝是后金相比,是个庞然大物...
原创 秦... 秦始皇去世后,如果扶苏没有死,而是凭借蒙恬的三十万精锐大军进驻咸阳,并得到嬴姓宗亲、外戚以及朝廷大臣...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重要威胁。每当一个王朝处于鼎盛时期,北方的...
原创 毛... 1961年9月,毛泽东决定在23日会见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周恩来随后通知熊向晖和浦寿昌,于9月22日...
原创 山... 北洋军阀的划分,直系和皖系的说法其实很简单粗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北洋军的上将大多来自河北和安徽这两个...
原创 秦... 在战国七雄的七个国家中,秦国可以说是最没有历史积淀的。比如说那些古老的大国,如燕国和楚国,这些国家的...
睡虎地秦简出土五十周年纪念活动... 活动现场。聂杰杰摄 11月8日,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睡虎地秦简出土五十周年纪念活...
原创 韩... 狡兔死,走狗烹;蜚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句话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我们常常在酒桌上听...
原创 五... 五胡乱华时期,神州大地陷入了深重的黑暗。北方的大片土地几乎完全沦陷,眼看没有一丝希望。这一切的根源,...
原创 辽... 辽国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但由于其境内有大量的汉人,为了有效管理,辽国的统治者制定了“南北面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