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们都被骗了!身为北宋顶流的他,不但不悲惨,还是史上最幸运人
迪丽瓦拉
2025-07-24 01:32:04
0

《——【·前言·】——》

苏轼,一提到这个名字,你是不是就以为他是北宋悲惨的受害者,其实我们都被骗了!

在历史中,他不仅经历了无数风波,还在逆境中逆袭,成为史上最幸运的人。许多人只看到他的困境,却忽视了他背后所蕴含的机遇与智慧。

那么,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在这个充满误解与偏见的时代,他又是如何翻盘的?

名门之后的完美起点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先苏味道是初唐大臣,为家族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苏轼的父亲苏洵是当时远近闻名的才子,母亲程氏也才华横溢。这样的家庭背景,为苏轼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苏轼的启蒙教育由母亲程氏负责。程氏博学多才,耐心细致地教导年幼的苏轼识字读书。在母亲的悉心培养下,苏轼很快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等到苏轼稍大一些,父亲苏洵接手了他的学业。

其实苏洵年轻时并不热衷读书,整天游山玩水。直到27岁那年,他突然醒悟过来,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

虽然错过了最佳科考年龄,但苏洵并未气馁。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儿子的教育中,成了一位标准的"鸡娃族"

每天清晨,苏洵就会把苏轼兄弟叫起来读书。他亲自为儿子们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且严格督促执行。

晚上批阅作业时,苏洵常常挑灯夜战,一丝不苟。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苏轼和弟弟苏辙的学习进度远超同龄人。当其他孩子还在认字时,苏轼兄弟已经能写诗作文了。

天才弟弟:最佳拍档

苏轼不仅有一位尽职尽责的父亲,还有一个堪称完美的学习搭档——弟弟苏辙。苏辙比苏轼小两岁,聪明伶俐,举一反三的能力极强。兄弟俩朝夕相处,互相激励,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苏轼很快发现弟弟的不凡之处。苏辙对诗文的理解能力惊人,而且刻苦用功。这让苏轼感受到了危机感,生怕有朝一日会被弟弟超越。于是,他也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继续担任弟弟的"小老师"角色。

兄弟俩的关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他们一起读书、一起游玩、一起畅想未来。这种默契一直延续到成年后。

嘉祐二年(1057年),22岁的苏轼和20岁的苏辙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双双考中进士。这一年,送考的父亲苏洵也因文章出色而名动京城。三苏齐名,由此成为一段佳话。

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深刻骨铭心。即便在苏轼仕途不顺时,苏辙也始终站在哥哥这一边。

他多次为苏轼四处奔走,甚至不惜以自己的官职换取苏轼的安全。这份手足之情,成为苏轼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乌台诗案:患难见真情

苏轼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1079年,42岁的苏轼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乌台诗案。政敌抓住苏轼诗文中的片段,诬陷他“讽刺政府”和“对皇上不忠”。很快,苏轼就被投入囹圄,前途变得渺茫。。

就在苏轼以为自己难逃一死时,亲人们的力挺让他看到了希望。苏辙得知消息后,立即上书皇帝,表示愿意以自己的官职和性命换取哥哥的自由。苏辙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就连政敌王安石也为之动容,出面为苏轼求情。

苏轼的妻子王闰之也在这个危急时刻展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她不仅照顾家里的大小事务,还不断给丈夫加油打气。有了妻子的支持,苏轼在狱中的心态始终保持平和

经过103天的煎熬,苏轼终于重获自由。虽然被贬官外放,但保住了性命。这次劫后余生的经历,让苏轼更加珍惜亲情。他深深感受到,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家人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

三段佳缘:爱情滋养人生

苏轼的婚姻生活也称得上幸福美满。他先后有两任妻子和一位妾室,每一段感情都温暖动人。

苏轼的原配夫人王弗是四川进士王方的女儿。16岁时,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王弗就广泛阅读书籍,嫁给苏轼后更是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她常常陪伴苏轼读书,为他递书、铺纸研墨。王弗不仅照顾苏轼的日常起居,还能在他失意时给予情感支持。苏轼曾在诗中称赞妻子的贤惠和智慧,可见他们夫妻感情之深厚。

可惜好景不长,王弗在27岁时就离世了。苏轼非常伤心,写下了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字字泣血,道尽了他对发妻的思念之情。

王弗去世三年后,她的堂妹王闰之成为了苏轼的续弦。王闰之比苏轼小11岁,她被苏轼对姐姐的深情所打动,主动要求嫁给他。

王闰之性格温婉,待苏轼的孩子如己出。她陪伴苏轼度过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尤其在乌台诗案期间给予了丈夫莫大的支持。

王闰之与苏轼相濡以沫25年,最终在46岁时辞世。苏轼为她写下了《祭亡妻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哀思和感激。

苏轼晚年的伴侣是妾室王朝云。王朝云比苏轼小25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善解人意,能够理解苏轼的心境。

即便在贬谪途中失去爱子,王朝云也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安慰苏轼。她的存在给予了苏轼晚年生活极大的慰藉。

三位女子虽然性格各异,但都给予了苏轼无私的爱。她们的陪伴让苏轼始终相信爱情的美好,也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才子之后

苏轼的幸运不仅体现在他的婚姻生活上,他的子女也都非常优秀,让他倍感欣慰。苏轼的长子苏迈是王弗所生。他26岁就考中进士,步父亲后尘做了官,在政坛上颇有建树。

二子苏迨是王闰之所生,24岁中进士。不过他并不热衷仕途,而是专注于学术研究,成为著名学者张载的得意门生之一。

最让苏轼引以为傲的是三儿子苏过。苏过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19岁就考中举人。他不仅诗文出色,还擅长绘画,尤其善于写意画。因为文采斐然,苏过被后人称为"小东坡"

苏过不仅才华横溢,还非常孝顺。当苏轼被贬至海南时,苏过毅然放下自己的家庭,随父亲前往蛮荒之地。

在那里,他细心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不离不弃。父子俩在艰苦的环境中相依为命,反而培养出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下棋、研究制墨,其乐融融。

苏轼曾自豪地说:"我的小儿子苏过的文章写得比我还好。"这句话虽然有些自我夸赞的味道,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苏轼对儿子的欣赏和骄傲。

苏轼一生,虽然经历了多次政治挫折,但在家庭生活中却幸福美满。他有才华横溢的父母、天才的弟弟、深爱他的妻子们,以及优秀的子女。这些亲人给予他源源不断的爱与支持,成为他面对逆境时最坚实的后盾。

苏轼的幸运不仅在于拥有这样一个完美的家庭,更在于他懂得珍惜和回报。他对家人充满感恩之心,用自己的方式回馈他们的爱。

《——【·结语·】——》

苏轼的人生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富足和亲情的滋润

即便身处逆境,只要有爱相伴,人生也能活得精彩纷呈。苏轼用自己的经历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不是那个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个被爱环绕的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宋史-苏轼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齐... 齐国和鲁国,是两个并行于山东大地上的诸侯国。早在周朝建立以后,这两个诸侯国便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不同...
原创 明... 在封建王朝时期,战争一般都是举行得比较频繁的,那么在明代这样的现象,自然也不会例外。明代的兵器库中,...
原创 关... 一手捋长须,一手执《春秋》,关羽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关羽为什么喜欢读《...
原创 石... 我在军队工作了二十六年,所做的事情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都淡忘了。但有一件事情记忆犹新,终生难忘。这...
原创 1... 各大姓氏“首席”名将代表: 1、李氏,李牧排行首位。天下名将,“李氏”最多,非要排第一,李牧可以接过...
原创 三... 关羽上限值非常高,下限值几乎低到超一流,张飞觉得全季巅峰之时,刚出来大概还没跟大师对战经历,受到吕布...
原创 真... 真实的慈禧太后非常强硬,为何大清还向西方投降呢?大清的妥协是被列强用炮打开的无奈!看看吧! 在我国绚...
原创 历... 随着科技的越来越发达,我们却能越来越感受到局限性,而在过去,古人也往往只能将不能理解的事物,寄托于神...
原创 “... 大家平时是怎样称呼自己的父亲呢? 现代社会之中,其实很少人称父亲,因为父亲这一称呼在现代人眼中看来太...
原创 2... 到了新疆后,穆铁柱心想自己总算有“用武之地”了,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开始安排穆铁柱锄地,但是锄头...
原创 三... 也许是受《三国演义》等小说的影响,我们的目光主要都是聚集在曹魏、刘蜀、孙吴等几个势力之上,而往往忽略...
原创 朱... 蓝玉,明朝开国著名将领,大将常遇春的小舅子。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踏平了其他诸侯,将元朝...
原创 身... 三国纷争,不仅三方各有雄主,也为众多武将谋士提供了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其中若论武将,曹魏麾下八虎将,...
301处!西藏最新发现 西藏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第二阶段工作进入年底冲刺期,目前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18个县(区)...
原创 明... 明朝灭亡的原因众多,社会各种观点多元。大概可以分为:社会体制、财政崩溃、天灾人祸、李自成内乱等。总之...
原创 正...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魏延的军事生涯也随之结束,并且,他的生命也进入倒计时,不久之后,他便被杨仪擒杀...
原创 第... 1941年苏德数百万大军共襄盛举,进行物理切磋的初期阶段,苏军兵败如山倒,小胡子做出了先在南线拿下基...
原创 锦...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25万人进攻的矛头指向锦州城。作战计划为:3纵司令员韩先楚指挥2、3、8...
一本护照,翻开华侨领袖的传奇人... “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日前在北京开展。在展览中,陈嘉庚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参与...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谥号是生者或逝者平生行为、品德、成就等的总结和评价。其中,殇是一种谥号,多用于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