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证孔子是韩国人,韩国教授拿出两大“铁证”,中方仅用4字回复
迪丽瓦拉
2025-07-24 01:33:17
0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最重要象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对此我们要尊重。

但韩国这个国家一直和中国在文化方面争论个不停,

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

,某位韩国教授还拿出了两大铁证,中方仅用4字回复,被啪啪打脸。

毫无根据,无稽之谈

那位韩国教授就是郑在书,

一个不知道尊重别国历史文化的人,虽然他也很有才华,也算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知名度不小。

但是他却没有那种情怀,而是非常狭隘,只知道以自己的国家为荣,不惜损害别人的国家的利益,见识短浅。

郑在书在一开始就提出孔子是韩国人,并且还拿出了所谓的证据,其中第一个证据就是檀君。

可能一些人不知道檀君是谁,

檀君是一位神话故事中的神仙,

他开天辟地创造了韩国,所以和我们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差不多。

韩国媒体说因为檀君曾经来过中国山东,所以孔子就是他们的后人,

真的是非常可笑,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科学道理,只不过是他们胡编乱造的,当然是信服不过的。

他们对这位檀君神仙也是极尽赞美之词,比如说檀君的身世十分离奇,

他是天神的儿子与熊女的结合,神乎其神。

传说天神的儿子来到人间,打算帮助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这个时候他正好看到了一头熊和一只老虎。

每天这两只动物都会虔心祈求他,希望它们能够变成人,有一天,这样的诚心终于感化了天神之子,所以他就把熊变成了一个女人的模样,遗憾的是那头老虎并没有坚持下去,所以他依旧还是动物的模样。

变成女人的熊激动不已,她也非常希望能有自己的孩子,

因此天神之子就让她怀孕,所以就生出了檀君

至此,这位檀君就一统天下,并且生活了1908岁,影响深远。

虽然这看起来很神奇,充满了各种神秘的色彩,但是从时间上简单推算,

就发现牛头不对马嘴,孔子也不可能是韩国的后人,更不可能是檀君的后人。

因为檀君本来就是一个并不存在的人,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但孔子却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这样的猜测自然是无稽之谈,也没有任何的根据,

只不过是韩国用来自欺欺人的手段罢了。

沦为笑柄,自信心弱

韩国的学者还提出了另一个所谓的证据,那就是箕子

,韩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孔子是箕子的后代。

箕子是殷商时期的杰出青年才俊,也是一位思想家和军事家,经常辅佐君王。

相传周武王还拜访过他,并且也很尊敬他,

但是箕子这个人却厌倦了这种世俗纷争,更加厌倦了国家之间的大小斗争,身心俱疲。

他不需要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只想安安静静和家人待在一起,远离红尘,隐居山林,这样的日子就是他的毕生追求。

但是箕子知道只要是周武王控制的地方,哪怕他逃到天涯海角,依旧能够被发现。

所以为了避免不被打扰,箕子带着全家人逃到了韩国,

并且还建立了相应的国家,成为了韩国的一部分。

据说箕子在晚年的时候曾经回到过故乡,也就是山东,所以孔子就是他的后代。

这样的说法也是毫无根据的,

箕子这个人倒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不过他有没有回过山东也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况且就算是回到山东,他也仅仅是待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并没有久居,真实性堪忧。

最主要的是,如果按照相应的推理,

那么箕子和孔子生活的时代相差500年,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可能产生任何的交集。

再说孔子是有明确的祖先的,他们是宋国人,

而且是在河南商丘,因此箕子根本就不可能是孔子的祖先,简直是贻笑大方。

看了这些奇葩的推测,不得不敬佩韩国人的脑洞

,真的是什么都能够想到,坑蒙拐骗,胡乱编造。

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每一种文化也有不同的色彩,对于那种友好的借鉴我们的文化,我们自然是十分欢迎的,也是乐于相互学习的,因为这些国家前提承认这部分文化是我们国家的。

但是也有一些国家,

比如说韩国和日本,抢先一步和中国申遗

,韩国在很久之前就把端午节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真的是一点也不光彩。

跳梁小丑,博取流量

郑在书,

韩国的学者,提出了很多奇葩的言论,最著名的就是孔子是韩国人,对此,中方我国的学者与相关部门仅用4字回复:

荒唐至极。

对此他还做了深入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的学术创作,并且他把他的这些学术发表到了网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这些言论被中国人给发现的时候

,那位教授自然是受到了铺天盖地的攻击和谩骂。

事实上,他的研究本来就是毫无根据和理由的,

连自圆其说都做不到,充其量算作是炒作。

郑在书把这些言论发表到网上的很短一段时间内,他就收获了极大的流量和关注度。

所以他就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表面上打的是文化所有权的旗号,背地里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博得大家的流量和关注。

只不过中国的网友是丝毫不买账的,他们还一条一条进行列举郑在书的漏洞和错处。

其中中国的很多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也加入了进来,一起在线批驳郑在书。

高度重视,积极保护

韩国和我们争抢,民族文化,当然是他们的无知和小气,同时这也提醒我们,

我们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一些传统民族文化,是非常宝贵的

,如果我们不珍惜,那么别的国家就会拿走。

韩国能够拿走我们的宝藏,肯定也有我们的疏忽,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起来,积极保护。那么,大家还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齐... 齐国和鲁国,是两个并行于山东大地上的诸侯国。早在周朝建立以后,这两个诸侯国便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不同...
原创 明... 在封建王朝时期,战争一般都是举行得比较频繁的,那么在明代这样的现象,自然也不会例外。明代的兵器库中,...
原创 关... 一手捋长须,一手执《春秋》,关羽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关羽为什么喜欢读《...
原创 石... 我在军队工作了二十六年,所做的事情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都淡忘了。但有一件事情记忆犹新,终生难忘。这...
原创 1... 各大姓氏“首席”名将代表: 1、李氏,李牧排行首位。天下名将,“李氏”最多,非要排第一,李牧可以接过...
原创 三... 关羽上限值非常高,下限值几乎低到超一流,张飞觉得全季巅峰之时,刚出来大概还没跟大师对战经历,受到吕布...
原创 真... 真实的慈禧太后非常强硬,为何大清还向西方投降呢?大清的妥协是被列强用炮打开的无奈!看看吧! 在我国绚...
原创 历... 随着科技的越来越发达,我们却能越来越感受到局限性,而在过去,古人也往往只能将不能理解的事物,寄托于神...
原创 “... 大家平时是怎样称呼自己的父亲呢? 现代社会之中,其实很少人称父亲,因为父亲这一称呼在现代人眼中看来太...
原创 2... 到了新疆后,穆铁柱心想自己总算有“用武之地”了,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开始安排穆铁柱锄地,但是锄头...
原创 三... 也许是受《三国演义》等小说的影响,我们的目光主要都是聚集在曹魏、刘蜀、孙吴等几个势力之上,而往往忽略...
原创 朱... 蓝玉,明朝开国著名将领,大将常遇春的小舅子。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踏平了其他诸侯,将元朝...
原创 身... 三国纷争,不仅三方各有雄主,也为众多武将谋士提供了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其中若论武将,曹魏麾下八虎将,...
301处!西藏最新发现 西藏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第二阶段工作进入年底冲刺期,目前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市18个县(区)...
原创 明... 明朝灭亡的原因众多,社会各种观点多元。大概可以分为:社会体制、财政崩溃、天灾人祸、李自成内乱等。总之...
原创 正...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魏延的军事生涯也随之结束,并且,他的生命也进入倒计时,不久之后,他便被杨仪擒杀...
原创 第... 1941年苏德数百万大军共襄盛举,进行物理切磋的初期阶段,苏军兵败如山倒,小胡子做出了先在南线拿下基...
原创 锦...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25万人进攻的矛头指向锦州城。作战计划为:3纵司令员韩先楚指挥2、3、8...
一本护照,翻开华侨领袖的传奇人... “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华侨文物联展日前在北京开展。在展览中,陈嘉庚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参与...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谥号是生者或逝者平生行为、品德、成就等的总结和评价。其中,殇是一种谥号,多用于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