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现多份民国三十年(1941)出版的《安庆时报》上刊登了以“皖剧”为名的戏曲演出广告,为黄梅戏发展史提供了珍贵史料。
据该年十一月一日《安庆时报》所载,“华林戏院”当日日场演出为“皖剧”《孟丽君》,夜场则上演《樊梨花》。演员名单中包括王少舫,其原为京剧演员,因此《樊梨花》很可能为京剧剧目。
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同一戏院的广告显示,日场演出“皖剧”《解珠》与《秦雪梅》,夜场则为京剧《千里走单骑》,王少舫再次出现在演员列表中。
十二月十二日,“华林戏院”日场演出“皖剧”《张朝宗告槽》,夜场推测为京剧《霸王别姬》。
值得注意的是,演员王少舫是由京剧转演黄梅戏的代表人物。他在《“回娘家”的汇报》(刊于《黄梅戏艺术》2014年第3期)一文中提到:“”从1939年的7月份,一直演到11月份12月份,我在“皖中大舞台”演得好好的,忽然听说日本鬼子不允许我们演了,我们就只得搬到“华林”去演,就在前牌楼那里。搬去之后呢,我们也觉得老演一些旧戏生意也不行了,那就排新戏吧。第一个新戏排的是《秦雪梅》。当时演《秦雪梅》的时候呢,我演商林,这个角色在最后一场呢,要唱一大段【平词】……”
由此可见,王少舫早在1939年已开始演唱皖剧(亦称黄梅调),且首次演出地点正是“华林”戏院。此外,1951年4月所摄《安庆市民众剧场全体职员合影》照片右下角标有“新皖剧”字样,中有王少舫、王少梅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