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934年—966年),又称孟蜀,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地方政权,由节度使孟知祥所建立,国都设在成都。其疆域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四川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湖北西部等地。与前蜀相比,后蜀的领土明显缩小,尤其是在东线和北线的范围更为突出:东边从襄阳一带退缩至重庆附近,北边则由甘肃、陕西的交界地带缩减至广元。然而,尽管疆域较前蜀为小,后蜀的国祚却要更长,维持了三十一年之久。那么,这个政权的两位皇帝,最终分别走向了怎样的结局呢?
一、孟知祥的结局
孟知祥(874年-934年),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他年轻时便受到晋王李克用的赏识,被任命为左教练使,并娶了李家之女为妻,从而成为李克用的亲属。天佑五年(908年),李克用去世,其长子李存勖继位为晋王。后来李存勖于923年称帝,建立后唐,史称后唐庄宗,并任命孟知祥为北京留守、太原尹。
在同光三年(925年),后唐军队攻灭前蜀,孟知祥随军立下功绩,被任命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最初,他并没有割据一方的想法,仍然效忠后唐。然而,命运的转折很快来临:926年,庄宗被杀,李嗣源继位,是为后唐明宗。由于局势动荡,加之权力格局变化,孟知祥逐渐萌生了独立之心。他扩充军队,设立义胜、定远、骁锐等多支军队,由亲信统领,并逐渐不再遵从后唐朝廷的诏令。933年,他吞并东川,完全掌握两川之地,被册封为蜀王。
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正式称帝,建立后蜀政权,史称“后蜀高祖”。然而,不久之后,他在一次设宴时突然发病,不得不立三子孟昶为太子,并令其监国。同年七月,孟知祥病逝,享年六十一岁。虽然去世突然,但他终究算是得以善终,被追谥为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和陵。
二、孟昶的结局
孟昶(919年—965年),字保元,初名承赞,是孟知祥的第三子,也是后蜀的末代皇帝。934年,孟知祥去世,年仅十五岁的孟昶即位。登基之初,他改元明德,后来在938年改元广政。
孟昶早年在位时曾励精图治,延续父亲的政策,重视农业与水利建设,推行“与民休息”,并以朴素为治国之本。他在治理方面颇有成效,使得后蜀在中期达到一定的繁荣,国力增强,北面疆土一度扩展到长安附近。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孟昶逐渐沉溺于奢靡生活。他喜好酒色,荒废朝政,后期宫廷奢华无度,国力因此逐渐削弱。955年,后周世宗发兵攻伐后蜀,夺取了数州之地,这为后蜀的灭亡埋下伏笔。964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派大军南征,次年,后蜀兵败,孟昶被迫投降。
965年,后蜀灭亡,孟昶被俘送往汴京,不久便抑郁而终。虽然他早期颇具治国之能,却因晚年纵欲无度,最终葬送了后蜀的江山。
综上,孟知祥算是寿终正寝,得以善终,而其子孟昶虽享有长久的统治,却因自身沉湎享乐,最终以亡国之君的身份黯然收场。后蜀三十一年的历史,也就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