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失眠严重,每天只睡一小时,不得已传位嘉庆,又揽权不放
迪丽瓦拉
2024-11-17 10:46:48
0

原标题:乾隆皇帝失眠严重,每天只睡一小时,不得已传位嘉庆,又揽权不放

嘉庆三年,作为太上皇的乾隆皇帝失眠健忘症状越加严重。有外国使臣记载:“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

其实乾隆皇帝的身体状况早在乾隆四十五年就已经开始大不如前,那时他恰好七十岁。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将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也是有其道理的。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臂膀疼痛不止,曾因此一度不能弯弓射箭。三四年后,乾隆皇帝又因气滞腹部疼痛。他在升降台阶时也表现出步履维艰、颤颤巍巍的情形。为此乾隆皇帝不得不命皇六子永瑢代替他举行上辛、郊祀之礼。

乾隆四十九年,他又增加了失眠问题。在《清高宗御制诗集》中,有一篇叫《少寐》,其中写道:“寅初已懒睡,寅正无不醒。”按照中国古代的纪时方法,子时是二十三点到凌晨一点,寅时相当于凌晨的三点到五点。“寅初”差不多是凌晨三点,“寅正”差不多是凌晨四点左右。乾隆皇帝晚上熬到第二日三点才能睡着,可是睡下不多久,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又自动清醒过来。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他只能睡一个小时。不是他想要这样,而是不得已。人到老年,虽然说睡眠时间比较少,但是也不至于少到这个程度。足可见乾隆皇帝的失眠症状有多严重。更重要的是,他白天还要处理繁琐的政务。这样一来,身体得不到休息,长期处于疲倦状态下,又怎么可能会体魄健康呢?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乾隆皇帝不得不调整了处理政务的时间,将之大大缩短。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他在乾隆四十九年的九月下令优眷老臣,准许三品以上的官员年过七十者可以在日出之后再上朝。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他又将这一规定扩展到全体在京官员身上。“俱著于卯正到齐,亦不为迟。”卯正差不多是早上七点左右。乾隆这么做其实多半还是为了他自己,大臣上朝,他也必须要上朝。大臣晚上朝,他也同样可以偷偷懒,多眯一会儿。

除此之外,对于奏折他也做了新的规定。当时各地官员每天上奏的奏折和公文像小山一样,乾隆皇帝本就精力不济,又缩短了办公时间,遇到这么多的文书头疼不已。他时常以奏事太过琐碎,徒滋烦扰为名对有关的官员严加斥责,命他们改正。不过尽管如此,这些政务还是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有时不得不感叹:“雄心渐消泯,逸志在高闲。”

基于这些缘故,从乾隆四十多年开始,乾隆皇帝想要传位的想法就越来越强烈。至于说他不想超过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那都是后话。毕竟在乾隆四十多年的时候他也不可能想到十多年之后的事,他都不一定能活到那个岁数。这应该是后来找补的,目的自然是突出自己的孝顺。

乾隆五十八年以后,乾隆皇帝开始着手准备传位的工作,将一些钱粮、军队等事务交代清楚,然后又准备因传位而办的恩科乡试、会试等。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在即位六十周年之际,乾隆皇帝召集皇子、皇孙以及各王公大臣到勤政殿,当着众人的面取出当年他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的建储密旨,宣布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并决定于次年举办传位大典。嘉庆元年正月,众大臣、皇子、使臣齐集太和殿,皇太子由两名大学士引导至皇帝座前,然后乾隆皇帝将皇帝之宝亲自交给皇太子,乾隆正式荣升为太上皇。

不过乾隆此举又有些掩耳盗铃。他说是归政与新皇帝,但是却只是将一些繁琐的祭祀礼仪等交给了他,至于军国大事以及用人行政等大事仍然由他“躬亲指教”。他还为此专门解释了一番:“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称,不至错误,岂非国家天下之大庆。”这一切都是为了新皇帝好,为了天下好。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前后行事其实非常矛盾,同时又很虚伪。将杂七杂八需要摆个样子的活都交给新皇帝,核心权力自己都握在手里。这样一来,他既不会失去对权力的掌控,同时又能省下不少精力和繁琐的政务,更重要的是还能博个好名声,开创古往今来少有的先例。这跟他“十全皇帝”的称呼基本上是一个出发点。

不过毕竟身体不饶人。随着年事越来越高,到了嘉庆三年以后,乾隆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于是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连外国使臣都已经看出问题来了,可见其病情的严重性。因为长期失眠,乾隆的免疫力非常低,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当年十一月,就在大臣们为他筹办九旬庆典之际,他却因筹办平定白莲教起义事务过于操劳而感染风寒。后来虽然痊愈了,但是却留下了头昏目眩的后遗症。他自己说:“饮食渐减,视听不能如常,老态顿增。”

到了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刚作完一首《望捷》诗,希望白莲教起义早日平定,病情便突然恶化,晕倒在地。嘉庆皇帝得知后急忙带御医前去抢救。可是效果甚微,临别前他握着嘉庆皇帝的手,“眷爱拳拳弗忍释”。次日清晨,八十九岁的乾隆皇帝带着各种遗憾离开了人世。

乾隆最后握着嘉庆的手,说是不忍心与儿子离别,实际上是不忍心与大清朝的江山告别。如果他早把权力放开,专注于修身养性,他的身体也不至于恶化这么快。后来的白莲教起义的确让他损耗了太多的心神。

乾隆的去世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波动,百姓、大臣都照常,众人都认为“此近百岁老人常事”,称之为“稀古有福之太平天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以史为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叶... 《——【·前言·】——》 1900年,八个列强瓜分了中国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他们当时意气风发,觉得这...
原创 蒋... 蒋介石,近代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拥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除了广为人知的蒋经国和蒋纬国外,还有一位...
原创 进... 要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他的一生既传奇又充满无奈,而且短暂异常。原本与皇位毫不相干的他,靠着好运和关键...
原创 土... 土耳其一直以来对中国新疆有着特别的关注。尽管两国相隔甚远,但土耳其对新疆的热情似乎从未减退,甚至可以...
原创 罕... 这是一张民国初期,1910年代的北京大栅栏老照片,可见其繁华热闹的景象,商号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
原创 抢... 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一天,襄亲王博果尔奉皇帝之命入宫,顺治帝对他说:“我爱上了你的福晋,如果没...
原创 原... 刘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夏朝,随着历史的变迁,刘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
原创 蒋...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心情格外激动。他从1929年1月到1930年10月,接连战胜了对手,成功实现...
原创 结... 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历经了2132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共经历了20个朝代的更替。但真...
原创 原... 自从西汉黄巾军起义以来,中原的战争从未停歇,只有西晋曾一度实现过短暂的大一统。然而,晋朝因为发生了八...
原创 拿... 拿破仑·波拿巴,这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崭露头角的历史人物,最终成为世界历史中举世闻名的帝王。他如何从一...
原创 明... 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古代,许多医生以仁心救人,他们医术高超、德...
准噶尔究竟干了什么,清朝要花七... 在清朝历史上,能让三个皇帝轮番上阵、打了整整七十年、最后还下狠手“灭族”的敌人,准噶尔可以说独一份。...
原创 历... 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国相。管仲的治国才能,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大,国力充实,内部整...
原创 八... 晚清最耻辱的战争就是与多个国家宣战,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难让晚清失去了权威,彻底沦为外国列...
原创 李...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901年11月5日),李鸿章在京城的病床上奄奄一息,已经无法发声,四周是...
原创 原... 清宫秘史一直是电视剧和小说中常见的题材,深受人们喜爱。清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有一位女性不仅抚养了两位皇...
原创 日... 解放战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不过,在与我解放军作战的国民党军中,居然有大量...
达拉特旗:河流沧桑巨变,治理之... 1973年,千万巨资打造的现代治水工程,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而一百年前,一个民间水利专家仅用土法,就...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很多忠实的刘备支持者会幻想,如果当时曹操进驻襄阳后稍微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