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那位不顾反对向靖国神社泼红漆的小伙,如今现状如何?
迪丽瓦拉
2024-11-17 17:13:16
0

原标题:当初,那位不顾反对向靖国神社泼红漆的小伙,如今现状如何?

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这句话写出了林则徐对于国家的担忧,以及自己的满腔爱国之情。在百年之前,我们的国家赢弱贫困。而偏偏在那时,西方列强侵入了我们的国家,之后更是让中国百姓陷入到了无尽屈辱的生活中。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使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开始觉悟,几乎举国上下都进入到抗日的激情当中。

在今年的“918纪念日”中,大家更是都在缅怀革命烈士,表达着自己的一腔爱国之情,更是有许多人直接坦言再也不会想去日本旅游。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去过日本的人有了一些更激进的行动,例如当初曾经有一位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向靖国神社泼红油漆的小伙,如今他的现状如何呢?

日本侵犯中华,无数的中国人奋勇直追

早在我国的古代,就与日本有着非常密切的往来,当时甚至有传言称秦始皇为了获得长生不老的丹药,特意派徐福等人去寻丹炼药,而徐福最终带着几百名童男童女来到日本生活,这些传言表示自秦始皇时期,我国就已经与日本有了往来。

而在汉朝时期,中日文化就有了更加频繁的交流,日本曾经派出了众多使臣来到汉朝,学习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上千年的时间,日本一直都非常敬重我国,并且以我们为学习对象,然而在我国清朝的末年时期,日本看到我们的国力逐渐衰退,于是心生歹意,多次想到中国滋生事端,更提出狂妄口号“用三个月占领整个中国”。于是自1937年,我们开始了全面的抗日战争,随后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

在此期间,无数的中国人奋勇拼杀,尽管我们的武器非常落后,但是我们并不气馁,决心要在战争中挽救国家的命运。那些日本人来到中国之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导致很多的国人同胞们流离失所,在战争中受尽折磨,死伤人数更是数不胜数。在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中日两国又恢复了建交,当时有很多人去日本留学。

和平年代,日本右翼分子扭曲事实

当时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平和,处于一种友好的状态中,然而大多数的国人却依旧对日本心存芥蒂,毕竟曾经的历史让人难以忘怀,我们更无法原谅参与战争的日本右翼分子。不仅如此,右翼分子还对侵华战争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甚至极力扭曲事实,让大家深恶痛绝。

日本右翼分子也曾经为狡辩做足了功夫,例如日本的官方曾经修改过学生的课本,并且扭曲了侵华战争,大言不惭的直呼侵华战争,是为了解救中国人,还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等滔天罪行。此外,当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还参加了祭拜靖国神社,这一点更是让无数的国人感到非常的愤怒,于是有很多青年人决定来到日本大使馆表示抗议,其中就有冯锦华。

冯锦华向靖国神社泼红漆,从来不后悔

冯锦华曾经在日本工作过一段时间,本以为能渐渐融入到日本,但是在看到小泉纯一郎的做法后,更加激起了冯锦华的爱国情怀。当冯锦华得知小泉纯一郎要祭拜靖国神社之后,马上就请了假,随后就买了一桶油漆,决心为中国人民发声。于是冯锦华在靖国神社上写下“该死”二字,可没过多久,冯锦华便被日本的警方发现了。

冯锦华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违背法律,也知道会承担相应的后果,因此被抓之后他非常的淡定。此外,当时的警察也很能理解冯锦华的做法,尽管身为日本人,但大多数日本民众无法左右日本右翼分子的想法,所以也只能对此事感到深深的无奈。

另一方面,冯锦华在日本被逮捕也轰动了国内,很多国人认为冯锦华是我们的英雄,维护了我们国家的尊严。此外,我国的外交部也希望日本政府能够释放冯锦华,随后对此事进行多方交涉。此事是日本首相祭拜靖国神社,毕竟关系重大,但在我国大使馆极力呼吁之下,加之冯锦华所在的公司为他垫付了300万元,终于把冯锦华保释出来了。

尽管如此,但事情还未结束,随后日本靖国神社要起诉冯锦华,认为他破坏了日本的神社文物,最后冯锦华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多年以后,很多人问冯锦华是否后悔当初的行为,冯锦华却表示从没有后悔过,尽管早就知道自己会触犯日本的法律,但是他无怨无悔。

在此之后,冯锦华回到了国内,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事业也大不如从前。

冯锦华当初的做法被人称为英雄,大家都非常佩服他的行为,更是对他无怨无悔的爱国精神而感动。但有些人却认为,冯锦华的做法虽然维护了我们国家的尊严,但是也显得过于冲动,这使他不仅失去了工作,还为我们国家带来了一些困扰。如果冯锦华当时能够选择其他的办法,也许会有更好的解决途径,也不会在中日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让我国更加尴尬。

我们要和日本友人交往,也不能够忘记过去的苦难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其五》

国家培育了我们,当我们成长之后,也一定要做祖国的守护者。当我们的国家陷入危难的时候,当祖国尊严受到挑战的时候,每一位中国人都有责任去维护我们国家的荣誉,让我们的国家不受欺凌。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刚刚过去的“9·18纪念日”。在“9·18”当天,无论是现实中的鸣笛,还是网络中的那些爱国主义视频,都让我们热血沸腾,更感染着每一个国人。尽管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我们也应该抱着一颗宽容的态度对待日本,然而看着那些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看着那些惨烈的画面,仍然会让人义愤填膺。

近期的影片《八佰》也同样燃起了大家的热血。《八佰》讲述的是真实的事件,演员不顾自己的形象更不顾身体的伤害,来完成这部作品 ,他们的精心努力,使得每一位观众看到《八佰》的时候都会热血沸腾。

当然,《八佰》的思想早已经超过了一部电影,它更是向我们揭示出来一段血淋淋的历史。无论是冯锦华的故事还是影片《八佰》,都在向我们传递着爱国主义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不要忘记历史,尽管我们依旧要和日本人交往,但也不能够忘记过去的苦难。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参考文献: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同... 在古代军营中,有一种奖惩措施,叫做“军令状”。这种做法要求武将出征前立下誓言,若未能完成任务,愿意自...
原创 清... 1983年夏天,清华大学教工住宅楼正在紧张施工中。当天,施工队使用的挖掘机正在挖掘地基,忽然挖到了一...
原创 他... 清朝皇帝的儿子们中,相比之下,嘉庆的几个儿子知名度并不高。原因有二:一是嘉庆的儿子数量不多,仅有五个...
原创 霍...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是古代百姓渴望实现的公平理想。虽然有时贵族因犯错得到了与平民同样的惩罚,...
原创 唐... 在古代,每位君王身边总会有一个博通天文地理的人物。这些人不仅在历史上广泛存在,其中不少还被认为拥有神...
原创 汉... 张良的名字一直与汉初三杰的声誉紧密相连,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智慧的象征。然而,光环背后的张良,展现出来...
原创 吕... 《三国演义》是一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古典名著,里面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如果说要选出书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
原创 原... 唐朝著名诗人皮日休曾写过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大运河的感慨: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
原创 一... 阿尔巴尼亚总理拉马用的比喻真是太形象了,他把西巴尔干国家渴望加入欧盟的过程,比作《等待戈多》这部戏。...
原创 哪... 引言 监狱制度是国家行使权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保障社会秩序与安全的关键手段。在中国的历史上,监狱制...
原创 康... 近日,作者在网上看到一句话,称“康熙自称为‘千古一帝’后,‘千古一帝’这个词就配不上朱元璋了。”那么...
原创 玉... 有人可能会疑问,为什么镇元大仙这么厉害,玉皇大帝却没有给他封个官职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玉皇大帝肯...
原创 太... 近代的中国饱受外来侵略和内部腐败的双重打击,清朝末期,国家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困境。腐朽的封建...
原创 原... 唐朝的诗词、宋代的词、明清时期的小说,每个朝代的文学都有其独特的成就。相比于前几个朝代,清朝的文学成...
原创 封... 在《封神演义》中,纣王是故事中的大反派,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力量,能单手敌百人,因此深受父亲帝乙的宠...
原创 活...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中,多次与司马懿交锋。虽然诸葛亮在战场上往往占据主动,但因长期劳...
原创 梁... 梁山好汉的传说中,他们是勇猛的英雄,拥有超凡的战斗力和非凡的谋略。可是在历史上,实际情况可能与这些传...
原创 人...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为了晋升汉东副省长,可谓是费尽心机,但始终未能如愿。即便他的老师高育...
原创 这... 在大清朝的两百多年历史中,作为开创者的努尔哈赤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然而,尽管他有非凡的才能,命...
原创 年...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两百多年间发生的许多历史事件至今仍引人好奇。例如,康熙年间的“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