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夷陵之战刘备没有失败:他真能吞掉江东,重现大汉吗?
迪丽瓦拉
2025-10-02 22:03:53
0

章武二年(222 年)夏,夷陵的江面没有飘起预想的火海。

陆逊率吴军撤退时的旗帜还在远处晃动,刘备拄着青铜剑站在马鞍山的土坡上,甲胄上沾漫鲜血 —— 就在半个时辰前,蜀军攻破了吴军最后一道营垒,之前让蜀军吃尽苦头的 “火攻计”,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没能点燃。

身边的侍卫高声报捷,说斩获吴军近两万,还缴获了陆逊的部分粮道。可刘备望着江东方向的云雾,却没露出多少喜色。所有人都以为,赢了夷陵,他就能夺回荆州,甚至吞掉孙权的江东,可这仗真的能让大汉重归一统吗?

【刘备赢了夷陵,第一步能拿下荆州吗?】

很多人觉得,夷陵赢了,荆州就手到擒来,但真实情况要棘手得多。

当时蜀军虽然打赢了,但 7 万兵力打下来,也折损了近一万,剩下的士兵大多疲惫不堪。而荆州最关键的城池 —— 江陵,还在孙权手里,守将是朱然。

这个朱然可不是软柿子,后来曹丕派大军攻江陵,朱然带着几千人守了半年,硬是没让魏军攻破。史料未明确记载当时江陵的守军数量,但据《三国志・吴书・朱然传》推测,至少有五千精锐。

刘备要攻江陵,得先跨过长江支流,还要面对城墙上的弓弩和投石机。更麻烦的是,荆州的百姓早就被折腾怕了 —— 之前关羽丢荆州,孙权杀关羽,现在刘备又打回来,老百姓不知道该跟谁,很多人都躲进了山里。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刘备,手里只有几万疲惫的士兵,面对江陵这样坚固的城池,是强行攻城,还是先稳住阵脚?要知道,当年关羽攻襄樊,打了半年都没拿下,刘备现在的处境,未必比关羽好。

而且,孙权不会坐视刘备夺荆州。他在夷陵战败后,立刻让诸葛瑾带着三万援军赶往荆州,就等着在江陵和刘备耗 —— 只要拖到蜀军粮草耗尽,刘备就只能退兵。

【孙权手里的 “底牌”,刘备真能扛住?】

刘备可能忘了,孙权能在江东立足二十多年,靠的不只是陆逊的计谋,还有两张 “硬底牌”。

第一张是长江天险。江东的水军天下闻名,当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都栽在了赤壁的水军手里。刘备的蜀军擅长陆战,但水军根本不是吴军的对手。就算刘备拿下了荆州部分城池,只要孙权把水军摆在长江上,蜀军就没法过江攻建业。

你可能不知道一个冷门知识点:夷陵之战时,孙权在长江沿线布置了近千艘战船,这些战船大多是 “楼船”,高达三层,能载上百人,蜀军的小船根本没法比。刘备要过江,就得先跟这支水军死磕,可他哪来的足够战船?

第二张底牌是江东世族。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在江东扎根几百年,势力大得很。虽然陆逊打了败仗,但这些家族还是愿意支持孙权 —— 毕竟刘备是外来者,一旦江东被吞,他们的土地和权力都会没了。

据《三国志・吴书・顾雍传》记载,顾家族长顾雍当时直接把家里的私兵都交给了孙权,光这部分兵力就有五千人。其他家族也纷纷效仿,孙权很快就凑出了五万援军,这还没算上能调动的山越部落兵力。

刘备就算赢了夷陵,面对的也是一个 “全民皆兵” 的江东,想吞掉它,难度不亚于当年刘邦打项羽。

【曹丕的 “冷眼”,才是最危险的变量?】

比孙权更可怕的,是站在旁边看戏的曹丕。

章武二年(222 年),曹丕刚称帝没两年,正想找机会扩大地盘。他之前一直没动手,就是想让蜀吴先打,等两败俱伤再出手。现在刘备赢了夷陵,曹丕肯定不会坐视刘备变强。

《资治通鉴・魏纪一》里明确记载,曹丕当时召集群臣开会,问 “要不要伐吴”。大臣刘晔说:“现在孙权刚输了夷陵,士气低落,正好趁机打他;但如果刘备要吞吴,我们也得防着刘备。”

也就是说,曹丕很可能会搞 “两面夹击”—— 一边派大军攻孙权的建业,一边又派少量兵力袭扰刘备的后方。这样一来,刘备就会陷入两难:继续打孙权,怕曹丕抄后路;回兵防曹丕,又会让孙权喘过气来。

之前赤壁之战,孙刘能赢曹操,是因为他们联合在了一起。可现在刘备要吞吴,孙刘联盟早就破了,曹丕反而成了孙权的 “潜在盟友”。刘备当年能打赢汉中,是因为曹操后院起火(关羽攻襄樊),可现在曹丕没这个顾虑,刘备要同时面对两个对手,胜算真的大吗?

就算赢了夷陵,刘备也难圆 “大汉梦”

其实,刘备能不能统一江东,根本不是 “赢不赢夷陵” 能决定的。

他当时已经 61 岁了,身体早就不如从前 ——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章武二年年底,刘备就因为 “忧劳” 生了病,后来还转成了痢疾。就算他赢了夷陵,也未必有精力再打几年仗。

而且,蜀汉的国力也撑不起一场长期战争。益州虽然富庶,但人口只有九十多万,能当兵的不过十万人。之前丢了荆州,又在夷陵折损了一万多兵力,蜀汉已经有点 “伤筋动骨” 了。

反观江东,人口有两百多万,能调动的兵力是蜀汉的两倍多,还有长江天险和世族支持。曹丕的曹魏更不用说,人口四百多万,兵力三十多万,是三国里最强的。

刘备一生都在为 “兴复汉室” 奔波,从卖草鞋到称帝,他的执念足够动人。但历史从不是 “赢一场仗” 就能改写的 —— 就像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哪怕有再多智慧,也没能突破曹魏的防线。英雄可以改变一场战役的结果,却很难对抗时代的大势。而这份不完美,也让三国这段历史,更让人心生感慨 —— 有些梦想哪怕实现不了,为之奋斗的过程,也足够照亮千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英雄时代,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虽然仅持续了百余年,却孕育了无数令...
原创 原...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族势力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一条条暗流,在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
原创 三... 陈到:蜀汉的无名英雄与白毦军统帅 陈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是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一位低调却功勋卓...
原创 一... 《一诺千金的季布:从项羽猛将到汉朝重臣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可谓家...
原创 2...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战神霍去病的传奇人生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气壮山河的豪言...
原创 三... 诸葛亮的历史定位与军事才能再探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绝非仅是一位普通谋士,而是一位集政治家、军事统...
原创 张... 三国风云:刘备的生死逃亡与长坂坡之战 在三国纷争的早期岁月里,刘备的运势可谓坎坷多舛。这位汉室宗亲...
刘备重用法正超诸葛亮?英年早逝... 《蜀汉第一谋士法正:被历史低估的超级智囊》 前言 在三国历史长卷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
这块近2米长的木板,浙江首次展... 近日 浙江省档案馆推出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原创 1... 你有没有想过,一条比北京二环还短的通道,竟能让美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阿塞拜疆全都心神不宁?别看...
原创 岭... 朱元璋在制定北伐方略时,采取了一个绕远而稳妥的策略:先攻取山东,再进入河南,同时派兵进驻潼关。虽然在...
原创 不... 项羽分封制的历史背景与深层考量 秦末乱世与项羽崛起 在秦朝末年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项羽凭借其卓越...
原创 偷...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猛将层出不穷,吕布、关羽、赵云、马超这些名字几乎人人皆知,他们不仅战力惊人,还留...
(抗战胜利80周年)中新时评:... 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题: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捍卫和平正义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80年前的今天,日本正...
原创 朱... 明宣宗朱瞻基,被认为是明朝历史上少见的贤明君主之一。在明朝两百七十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常常与“...
“日本八路”之子:日本扮成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的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今年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原创 《... 【热血初心难敌温柔乡:抗联兄弟的信仰拉锯战】 (倒叙开场) 松林镇酒馆的灯火将云虎的身影拉得悠长,大...
原创 决... 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之一,自幼身处草原的风沙与贫苦之中,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一步步...
北宋在这几个人的合力推动下灭亡...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心里第一个疑问一定是:这些人究竟是谁?那就按照他们登场的顺序,一一拉出来见见吧。 ...
原创 溥... 溥仪,清朝最后的皇帝,在光绪病重之际,慈禧太后决定由摄政王载沣的长子来继承大统。光绪驾崩后,年幼的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