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刘备白手起家建立蜀汉政权,本来有希望统一天下。谁能想到,就因为一封看似寻常的遗书,却埋下了灭国的祸根。
西凉铁骑马超,这位曾让曹操胆寒的猛将,在蜀国日子并不好过,临终前的30个字,竟成了一记迟来的"回马枪",间接导致蜀汉比预期提前至少20年灭亡。
这究竟是偶然巧合,还是马超精心设计的复仇计划?
马超入蜀
公元215年,马超离开凉州,带着残部投奔刘备。当时的刘备正在攻打益州,马超的加入无疑是一大助力。
毕竟这位"锦马超"可是让曹操都头疼不已的猛将,有了他,刘备顺利拿下成都,奠定了蜀汉的基础。
表面上看,马超在蜀国风光无限。他官居五虎上将,地位仅次于关羽、张飞。
刘备甚至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他,让他成为自己的妹夫。但实际上,马超在蜀中的日子并不好过。
在凉州时,马超是一方诸侯,指挥千军万马,豪气冲天。可到了蜀中,他却被刘备巧妙地架空了。
表面上给他高官厚禄,实际上不让他掌握实权。刘备对马超的态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看一眼,低拿一筹"。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在于马超的性格和背景。马超性格桀骜,有仇必报,曾因父亲被杀而背叛曹操,后来又因利益冲突背叛韩遂。
这样一个"反骨仔",刘备怎么可能真心信任他?再加上马超不是刘备的老部下,没有跟随他出生入死多年,自然不会得到像关羽、张飞那样的重用。
在蜀国的几年里,马超从一方诸侯变成了一只"病猫",每天提心吊胆,生怕被刘备清算。
他虽然表面上风光,但内心深处却是无比憋屈的。这种憋屈,在他临死前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一封遗书
公元222年,马超病重临死,他写下了一封遗书:
“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内容很简单,大意是请刘备照顾他的从弟马岱。
这看似是一个正常的临终嘱托,刘备也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正是这短短30个字的遗书,却埋下了蜀汉灭亡的祸根。
为什么说这是一封"有杀机"的遗书?
首先,马超明知道马岱能力有限。马岱虽然是他的从弟,但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治理能力,都远不如马超。
在马超看来,这样一个平庸之辈,如果得到重用,必然会在关键时刻拖蜀汉的后腿。
第二,马超对刘备的心理了如指掌。刘备一向以仁义著称,最见不得的就是临终嘱托。
马超临死前的请求,刘备几乎不可能拒绝,尤其是考虑到他对马超一直怀有愧疚之心。
第三,马超深知蜀汉的用人制度。
在蜀汉,世袭制非常盛行,马岱得到重用后,他的后代也会被继续重用,哪怕他们的能力更加有限。这就好比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这30个字的遗书,表面上是马超对亲人的关心,实际上却是他对刘备最狠的报复。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亲手报复刘备了,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蜀汉在未来付出代价。
马岱登场
马超死后,刘备果然信守承诺,重用了马岱。马岱虽然能力平平,但因为马超的关系,在蜀汉军中地位不低。
公元234年,也就是马超死后12年,蜀汉发生了一件大事——魏延谋反。
当时诸葛亮刚刚去世,魏延因为不满蜀汉新的领导层,准备叛变。在这个关键时刻,马岱挺身而出,偷袭并斩杀了魏延。
这一事件让马岱在蜀汉的地位更加稳固。表面上看,他是蜀汉的功臣,为国家除了一个叛徒。
但实际上,魏延是蜀汉最有才能的将领之一,他的死对蜀汉的军事力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更糟糕的是,马岱本人的军事能力确实有限。
就在他斩杀魏延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35年,马岱率军攻打曹魏,结果被魏将牛金击败,损失了上千名士兵。这次失败,进一步暴露了马岱指挥能力的不足。
然而,尽管马岱屡屡表现不佳,但因为马超的关系,他在蜀汉的地位依然稳固。他的后代也因此获得了不相称的地位和权力。
马邈不战而降导致蜀汉灭亡
公元263年,蜀汉迎来了最大的危机。
曹魏大将邓艾率军偷渡阴平,准备直取成都。在这个关键时刻,守卫江油城的将领正是马岱的孙子,马超的侄孙——马邈。
作为马氏家族的第三代,马邈享受着家族带来的特权,但却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他虽然身为江油城的守将,但平时并不注重城防建设,军队训练也不到位。
当邓艾的军队出现在江油城下时,马邈面临着一个选择:是顽强抵抗,给蜀汉争取时间,还是投降保全自己?
历史告诉我们,他选择了后者。马邈不战而降,为邓艾打开了通往成都的大门。
江油城的失守,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如果马邈能够坚守一段时间,蜀汉政权或许还能多存在几年,甚至扭转局势。但马邈的投降,让蜀汉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有趣的是,马邈的妻子李氏在得知丈夫投降后,悲愤交加,当场自杀。这位女子的气节,反倒比马邈这个堂堂男儿更加可贵。
马超临终前的那封遗书,通过马岱再到马邈,最终在41年后开花结果,导致了蜀汉的提前灭亡。
如果没有马超的这封遗书,马岱可能不会得到重用,马邈也就不会成为江油城的守将,蜀汉的命运或许会有所不同!
三国风云,人事变迁,一代枭雄马超竟然用一封小小的遗书,在死后几十年扳倒了刘备的江山。
这既是个人恩怨的延续,也是历史的巧合。马超没想到的是,他的一时之气,不仅影响了刘备的后代,也改变了整个时代的走向。
历史就是这样,往往一个小小的决定,就能引发蝴蝶效应,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资料来源:《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华阳国志》、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院编著《三国军事史》、四川大学历史系《蜀汉政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