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网络舆论中,玛雅文明总被营销号吹捧成遗落地球的上古神族。不仅拥有过于先进的天文历法,连巨石建筑技术都远超同时代水准。只是出于某种不可名状的特殊因素,才让大部分成员在一夜间集体消失。
然而,残酷的历史现实与之完全相反。虽然玛雅文明在8-10世纪后趋于衰弱,却依然保有不少大型城市聚落,并且与近代抵达的西班牙人发生过严重冲突。例如1519年的森特拉之战,就是双方科技与战力差距的集中体现。
14世纪的尤卡坦半岛 依然存在多个大型玛雅城邦
当时,古巴总督贝拉斯克斯派遣探险队去尤卡坦半岛,并且授权后来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科尔特斯担任指挥官。虽在名义上寻求贸易机会,实则暗藏更大图谋:渴望能寻找到传说中的黄金国位置。
当年2月,西班牙船队驶离圣地亚哥,航行至达格里哈尔瓦河口。由于食物告急、储备淡水也遭污染,不得不临时靠岸进行整补。科尔特斯派出的侦察队则回报:位于上游的玛雅城市波通昌城相当富庶。尽管对陌生人抱有敌意,依旧引起征服者们的浓厚兴趣,遣使向当地酋长塔布斯科提出通商要求。结果不出所料,被秉持严重排外情绪的土著们断然回绝。
尽管闭塞 玛雅世界还是知晓西班牙人的到来
另一方面,玛雅土著并非完全不了解西班牙人。他们经常驾驶独木舟或更大船只,远赴加勒比海岛屿交换生活物资,自然清楚那些地方逐个遭受残酷征服。于是,塔布斯科召集周边20余座村寨的武士,瞬间集结起一支约40000人的庞大武装,准备对入侵者痛下杀手。其中不乏精锐的贵族美洲豹武士,大量配备黑曜石嵌刃棍棒的自由民,以及数千名使用淬毒箭头的丛林猎手。他们还沿河岸筑起木栅、挖掘陷阱,准备将强敌拖入无尽消耗战。
玛雅酋长塔布斯科 招募约40000人应对危机
相比之下,科尔特斯的探险队成员不过区区508人。其中仅有13人是骑兵,另有32名弩手和13名火绳枪手,余下皆为持剑盾或少量枪戟的普通步兵。另有2门轻型的“伦巴德”蛇炮,可在一段时间内提供额外火力输出。只是迫于体量差距过于悬殊,不得不扎营静候攻击降临。
以贵族美洲豹武士为核心的玛雅军队
3月14日清晨,塔布斯科首先派遣3000人的先锋队越过沼泽,准备对西班牙营地发起突袭。科尔特斯却故意示弱,率领手下退至背靠河湾的干燥台地。等到太阳完全升起,整支玛雅军队的战线已被彻底拉长。酋长更是亲自上阵,用战鼓与螺号催促武士们加快进度,很快就遭征服者们集火轰击。
西班牙人的多兵种配合给玛雅人造成很大震撼
随着炮兵发射,从未见过如此阵仗的玛雅人陷入恐慌。但依靠不讲理的数量优势,他们很快恢复秩序,朝着西班牙阵地疯狂突击。先后冲破火绳枪与钢弩的薄弱回击,与身穿胸甲、手持盾牌的征服者们打成一片。好在阿尔瓦拉多的小队骑兵拍马杀出,从侧翼冲入土著的混乱队列,让从未见过马匹的部落武士彻底崩溃。步兵们也顺势冲进阵线缺口,将来不及跑路的玛雅人疯狂砍倒。
马匹成为征服者们屡次扭转颓势的关键
中午过后,不死心的塔布斯科调来预备队,试图用大量毒箭压制西班牙枪手。科尔特斯早有准备,派射手们乘坐小船航行至战场侧翼,与留在原位置的弩手、轻型火炮形成交叉攻击。玛雅勇士的冲锋势头再度被化解,只能重新回到散阵自斗状态。由于武器质量差距太大,争先恐后的拼杀到傍晚都难分胜负。
即便肉搏 西班牙人依旧对玛雅人有很大优势
最终,玛雅方面因屡战不克而完全崩溃。他们留下数百具尸体遁入丛林,而精疲力竭的西班牙征服者仅有2人阵亡。最大损失来自半数战马毙命,手里的弹药同样即将告罄。但塔布斯科对此毫不知情,连夜派使者过来与科尔特斯讲和。不仅愿意奉上可使用一个月的玉米、可可和棉布,还交出二十名贵族女子充当人质。
其中一位名叫马林辛的少女,因通晓玛雅和纳瓦特尔语,被科尔特斯收为情妇。在后来攻灭阿兹特克的过程中,她将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今天的读者,可能对她的西班牙名字更为熟悉:唐-玛利亚!
20名人质中 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唐-玛利亚
当然,对科尔特斯和其他西班牙人而言,森特拉之战仅仅是他们征服墨西哥的小小开端。仅仅10个月后,自己就将站在特诺奇蒂特兰的金字塔顶端,俯瞰以庞大湖区为中心的整个新世界。
他也绝对不可能想到,眼前的手下败将竟会在数百年后鸡犬升天,化身为口口相传的神族遗孤。无数自诩理性、开悟、站在科技前沿的“识字文盲”,会将古老雨林里的化外之民,想象成超过于世俗凡尘的外星神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