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步。
《楚河汉界》系列第12篇已呈上,欢迎大家浏览我主页上的视频和图文合集哦!
在成功解决了关中地区的危机后,章邯迅速集结了强大的兵力,准备东出函谷关,展开一场横扫中原的军事行动,打下了令人瞩目的战果。
一、章邯剿灭陈胜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已经提到过,章邯在准备出关时,各国的统治者如下:
赵国由武臣统治;魏国的君主是魏咎;燕国是韩广;齐国由田儋领导;而楚国则是陈胜当国。除了魏国和齐国,这些国家几乎都和原六国的王朝无太大关系,堪称高仿版。
章邯,作为技术出身的军事指挥官,怎能容忍这些伪装者的存在?他从函谷关出发,立刻开始展开一系列的进攻。第一个倒霉的目标便是陈胜所领导的张楚。
在前文《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与刘邦、项羽相比,陈胜输在了哪两个字上?》中,我们已经深入分析过,陈胜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其团队的整体实力,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致命缺陷。曾经被陈胜重用的将领周文,虽然在战场上颇有一技之长,但相比于章邯,还是差了太多。
当章邯带着大军势如破竹而来时,陈胜的反应几乎毫无准备。派出的将领们更是经验不足,直接为章邯的进攻提供了助力。陈胜的大军接连遭遇惨败,局面早已无法挽回:
- 田臧战死,军队被击溃;
- 李归等人驻守荥阳,被章邯击败,死伤惨重;
- 邓说和伍徐等人也纷纷败北;
- 甚至连陈胜自己也在逃亡过程中被干掉。
这一连串的战绩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最终,陈胜在历史的舞台上彻底消失,楚国的权力结构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秦二世派遣了司马欣和董翳等人协助章邯,这为秦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极大增强了章邯的战斗力。
二、围点打援,齐、魏换人
陈胜败北后,紧邻的魏国也遭遇了巨大的压力。章邯迅速展开了围攻,目标锁定了魏国的临济城。魏咎立刻派遣相邦周市寻求援助,而楚国和齐国成为了唯一能提供支持的选择。
楚国派出了项氏家族的项它,而齐国则派出了亲自带兵的齐王田儋来援。然而,章邯的军事才智让这些援军的努力成为了徒劳,他用围点打援的策略成功击溃了这两支援军。
《资治通鉴》记载,章邯夜袭齐楚联军,打得他们溃不成军,齐王田儋和魏咎的将领周市都在战斗中丧命。魏国和齐国的援军几乎完全被剿灭,魏咎最终为了保护临济城的百姓,向章邯提出了以一命保城的协议。
这一场战斗,不仅令章邯击败了齐楚联军,还展现了魏咎的高贵风骨和勇气。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前文《秦末楚汉为何如此精彩?因为六国豪杰各具特色》中的详细描述。
三、击破项梁,楚国重创
在田儋退场后,齐国的残余力量由田荣接管,开始向齐国撤退。章邯不容忍这股力量存在,继续紧追不舍,力求一举将齐国消灭。此时正值夏秋之际,暴雨如注,田荣逃跑的速度远远不及章邯,几乎就要被追上。然而,正当此时,楚国的将领项梁挺身而出,阻挡了章邯的进攻。
在东阿,项梁成功击败了章邯的部队,迫使章邯西撤。这是章邯从军以来的首次失败,也是他开始意识到,项梁的实力不可小觑。项梁不容有失,继续追击,并在濮阳附近再度击败了章邯。
虽然战斗的具体细节没有过多记载,但从“破”字的使用来看,这两场战斗应该是击溃战而非歼灭战。尽管章邯暂时撤退,但他依旧能够凭借濮阳的地理优势迅速恢复,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然而,项梁在连战连捷后开始变得骄傲,未能警觉到秦军力量的增长。项梁轻敌不当,最终在濮阳再次遭遇章邯时,陷入了致命的危机。
《史记》记载了章邯的漂亮反击:在濮阳恢复兵力后,他以惊人的速度展开了偷袭,并彻底击溃了楚军。项梁甚至未能逃脱,直接死于战斗中。这一战,无疑是章邯军事生涯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楚国的重大损失。
结语
项梁的死,标志着楚国在黄河以南的防线彻底崩溃。若章邯此时乘胜追击,完全有可能一举摧毁楚国和齐国的抵抗,彻底改变秦末的历史走向。然而,章邯此时却犯了轻敌的错误,他认为楚国已经没有威胁,于是北上进攻赵国。正是这一决定,让他忽视了即将崛起的强大敌人。
这场历史的转折,将在《巨鹿之战》中继续展开,敬请期待。
我是小步,历史步行街,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