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岭北之战:战神徐达最惨败仗,朱元璋抱憾终身,迫使明朝改变国策
迪丽瓦拉
2025-10-03 01:32:41
0

朱元璋在制定北伐方略时,采取了一个绕远而稳妥的策略:先攻取山东,再进入河南,同时派兵进驻潼关。虽然在地图上看起来仿佛走了一个大弯,但事实证明这一战术极其高明,仅用十个月便攻下了元大都。这一胜利标志着北伐的真正开始,此前北伐军并未遭遇多少硬仗,因为元军的主力还在潼关之外盘踞。

此时明军面对的真正强敌,是朱元璋口中“天下奇男子”,刘伯温称为“真将才”的王保保。他的身份非同一般,不仅是《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兄长,还是元末第一名将察罕帖木儿的养子。察罕被刺后,他继承军队,成为朱元璋在北方最大的劲敌。王保保不仅身经百战,而且极具谋略,难怪朱元璋对他都极为赞赏。

虽然元顺帝退居北地,但元朝实力依旧强大。兵力仍然号称百万,部族纵横数千里,军资、马匹、牛羊等后勤资源依旧充足。可惜的是,元军内部派系纷争严重,关中的王保保与李思齐、张良弼等名将缺乏合作,只能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解大都之围。于是徐达得以攻取大都,再转头击破关中各部。李思齐、张良弼先后战败,反而让王保保得以收编残部,实力更为壮大。

随着北元势力的卷土重来,王保保不断南下反扑,甚至一度威胁北平。为解除隐患,朱元璋多次发动北伐,最终在洪武三年,应昌之战中,徐达与李文忠合力重创王保保,使其败逃和林。然而1370年元顺帝病逝,其子爱猷识理答腊即位,史称元昭宗。与其父颓废不同,他立志中兴,重新任用王保保为丞相,使得北元气象一新。此时明朝境内元遗民也多地叛乱,局势骤然紧张。

洪武五年,徐达主动请缨,提出再度北伐,直捣和林,以彻底击碎蒙古的复兴势头。朱元璋见连战连捷,又将士请战心切,便趁热打铁,征发十五万大军,分三路出击。徐达统领中路主力,李文忠、冯胜分别领东、西两路偏师。朱元璋一如既往事无巨细,叮嘱徐达要“扬言趋和林而实迟重”,即虚张声势、放慢脚步,引诱元军上钩。

然而事态发展出乎预料。徐达率领的中路军在杭爱岭北被王保保以逸待劳击溃,仓皇南撤。断后的汤和又在断头山失利,明军死伤数万。李文忠的东路军失去支援,在阿鲁河畔遭遇惨败,曹良臣、常荣等名将皆战死。虽然冯胜西路军全身而退,但整体来看,这次北伐完全失败,不仅未能消灭元军主力,反而损兵折将。朱元璋对此极为痛心,晚年仍耿耿于怀。

为何徐达会遭此惨败?史家多从三方面总结原因。首先是王保保的战术。他故意诱敌深入,前期在野马川、土剌河让明军小胜,不过是设下圈套。徐达被连胜麻痹,尾追深入,补给线过长,最终在岭北落入合击之中。其次是徐达的骄傲。他此前多次战胜王保保,心存轻视,又因自己是主战派,急于求功,忽视了朱元璋“迟重”的嘱托。第三则是天时不利。蒙古史料记载,战役中突遭暴风雪,明军猝不及防,士马冻死无数。此等恶劣天气,直接放大了王保保的战术优势。

这次失败的意义深远。此前明军屡屡得胜,北元朝廷似乎摇摇欲坠。但岭北之败使北元势力迅速恢复,甚至数度南侵中原,局势急转直下。朱元璋也因此冷静下来,意识到国力尚不足以彻底灭元,贸然深入漠北只会重蹈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覆辙。他遂调整战略,以怀柔安抚为主,暂缓北伐,转守为攻,积蓄力量。

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认为时机成熟,才命蓝玉率十五万大军北上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基本终结了其政权。此后,明朝对蒙古采取“威德并施、威惠并行”的方针,成为长期国策。这一转变,正是朱元璋在岭北惨败后深刻反思的结果。

这场战役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失利,更是明初战略调整的转折点,充分体现了朱元璋识时务、能收能放的政治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红蕴巴山:在沉浸体验中直抵心灵 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四川省通江县涪阳镇中心小学的学生轻触1937年印制抗日传单的油印机,...
原创 李... 唐玄宗李隆基的后宫中曾出现过两位武姓妃嫔,她们分别是武惠妃和武贤妃。这两位妃子不仅同姓,更与武则天有...
原创 三... 吕布,原本是并州牧丁原的部将,凭借其卓越的武艺,曾被誉为“飞将军”。在跟随丁原征战洛阳时,吕布被董卓...
这两个湖南妹子参加了阅兵!一个...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来自抗战胜利之城——湖...
历史上的孝宗皇帝和光宗皇帝,你... 由于天气等多种原因,梅枚这段时间一直没能更新文章,在此向各位读者表示歉意。按照古代有功的原则,我之前...
原创 朱... 朱温:从市井无赖到后梁开国皇帝的崛起之路 朱温出身于一个贫寒的教书先生家庭,自幼家境窘迫。他的父...
原创 慈...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岁月里,慈禧太后作为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其统治时期充满了复杂的历史评价。这位晚清...
原创 原... 龙兴之地与天命所归:邢台五帝传奇背后的历史启示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邢台这座古城犹如一颗璀璨明...
原创 真... 《三国演义》中的董卓形象: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解读 但凡熟读《三国演义》的读者,无不对书中塑造的残暴奸臣...
原创 田...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统治长达五十四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更换...
李世民不仅割下李建成的头颅,还... 玄武门之变:权力阴影下的血腥真相 在唐朝初年的政治风云中,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无疑是最具戏剧...
成吉思汗后裔隐居四川农村600... 《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对成吉思汗有这样的评价:“蒙古人在战场上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靠的并非单纯...
原创 名... 《三国名将周瑜之死的历史疑云》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热血呐喊,穿越时空!广西抗战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风雨洗不去烽火烙印,八桂大地的石崖、墙壁...
原创 军... 十六国时代的军事奇才:谁能与李世民一较高下? 在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堪称军事天才辈出的时代。若仅...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就以其恢弘的历史画卷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赢得了无数读...
原创 假...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各路豪杰纷纷崭露头角。在这风云变幻的年代里,曹操凭借过人的胆识与谋略,逐步建...
山河见证| 硫磺岛血战遗痕仍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太平洋的绞肉机”的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为血腥、同时战略意义非常重...
原创 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一句千古传诵的诗句,道尽了杨贵妃绝世的容颜。作为中国古代...
原创 明... 大明王朝覆灭背后的隐形杀手:华北鼠疫的致命影响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大明王朝的覆灭主要归咎于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