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坐镇许都尚书台运筹帷幄。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前夕,特意召集谋士商议战略。荀彧身着青色官服,在烛光映照下展开地图,指着宛城和叶县方向进言道:\"如今天下北方已定,南方刘表势单力孤。我军可大张旗鼓从宛、叶出兵佯攻,实则暗中派遣精锐轻装疾进,出其不意直取襄阳。\"(《三国志》载:\"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后汉书》亦有类似记载)可惜天意难测,就在曹操大军压境之际,刘表突然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兵不血刃进入襄阳城,在州牧府中大宴群臣,将荆州名士蒯越、韩嵩等尽数征召入朝。兴奋之余,曹操特意修书给留守许都的荀彧,在锦帛上挥毫写道:\"此番南征,得荆州不足喜,最令我欣喜的是得到了蒯异度(蒯越)这样的人才!\"然而好景不长,赤壁一场大火烧毁了曹操的雄心。史书虽未记载,但可以想见,当曹操败退回许都时,必定会向这位最信任的谋主荀彧倾诉苦楚——毕竟一场稳操胜券的战役竟因轻敌而惨败垂成。
荀攸在建安十二年(207年)被任命为中军师后,史书中关于他参与荆州之战的记载几乎空白。这位被称为\"谋主\"的智者,在建安十三年至建安十八年(208-213年)间仿佛销声匿迹。或许他当时主要负责后方政务,又或者其建言未被史官记录。可以推测的是,在决定天下格局的赤壁之战中,这位曹操的重要谋士并未发挥显著作用。
程昱则随军南征,在江陵大营中参与军议。当探马报告刘备投奔孙权时,曹营众谋士纷纷断言孙权必杀刘备以表忠心,就像当年公孙度诛杀袁尚兄弟那样。唯独程昱捋着花白胡须反驳道:'孙权新继位,威望未立。主公威震天下,今又新得荆州,孙权虽有智谋却难独力抗衡。刘备素有英雄之名,关羽、张飞皆万夫莫敌,孙权必会借其力以抗我军。此时孙刘联盟已成,再想离间诛杀刘备已不可能。'(《程昱传》原文更为精炼)战局发展果然印证了这位七旬老臣的先见之明。
毒士贾诩也随军南下。当孙刘联军形成后,曹操在战船上召开军议。贾诩劝谏道:'明公已平定河北,今又收复荆州,威名远播。不如利用楚地富庶,犒赏三军,安抚百姓,待根基稳固,江东自会臣服。'(《贾诩传》原文)可惜曹操志得意满,将孙权视为另一个刘琮,认为只需大军压境即可迫降。结果赤壁一场大火,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后人常叹:若曹操采纳贾诩之策,先巩固荆州,或可坐观孙刘内斗,最不济也能保住荆州全境,不至于让周瑜夺取江陵、刘备占据荆南,使襄阳变成前线重镇。历史或许就会改写,但战争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