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若能听从庞统的这条计谋,关羽不会死,曹操孙权迟早会被干掉
迪丽瓦拉
2024-11-17 22:12:20
0

原标题:刘备若能听从庞统的这条计谋,关羽不会死,曹操孙权迟早会被干掉

一、无解的《隆中对》

《三国演义》里有句名言: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刘备非常幸运,得到了这两位。

诸葛亮替他规划发展方向,提出三分天下:以荆州为跳板和杠杆,占据益州为根据地。一旦时机成熟就兵出荆州和益州,两路齐飞席卷中原。最后再回过头收拾孙权。

庞统跟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庞统还是实干家,亲自主导和操盘了刘备的入川之战。

所以倘若庞统不死,那么葛亮大概率会坐镇荆州,以关羽为帅,这是荆州的鼎盛阵容。

西川以刘备为统帅,庞统、法正为主谋,再加上张飞、赵云等狠人。若这两路大军齐飞向曹操,还会有谁认为,孙权敢玩一把偷袭荆州?须知诸葛亮是荆州七大门阀士族,共同推举出来的代言人。

由于有些读者朋友,对荆州七大门阀士族不甚了解,笔者再简单说下,所谓庞、黄、蔡、蒯、马、习、杨。

诸葛亮跟庞(姐夫)、黄(老婆)、蔡(拐弯亲戚)、蒯(姐夫)都有联系。因此诸葛亮和庞统,只要有一人在荆州,孙权也好,曹操也罢想夺荆州?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所以才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几乎可算得上是无解的阳谋。因此一旦蜀汉两路大军北伐,那么孙权的最优选择,只能是也跟着顺势扩充势力,至于他想跟曹操联盟,难度是极大的。

因为自赤壁之战后,尤其是周瑜死后,东吴势力就躲在了刘备势力的身面,跟曹魏势力给隔绝了。也就是说,孙权的规划是,刘备直面曹操,你俩掐架去——别怕,我孙权在后面“保护”你刘备。

而且更要命的是,荆州跟江东,自刘表时期就是仇敌关系——孙坚是被刘表干掉的,凌操是被黄祖(甘宁)干掉的,你如何让这两个地方,高唱友谊歌。事实上也是如此,后来虽关羽丢了荆州,可荆州内部的反抗就没断过。

那么既然刘备集团。拥有如此“无解的隆中对”,为啥最后,却还是遭到了吊打并覆灭了?显然,关键人物庞统的意外陨落,便是“隆中对”的“七寸”。更让人不解,甚至悲哀的是,刘备是可以避免此悲剧的。想彻底搞明白,就必须从刘备入川说起。

二、稍纵即逝的窗口期

刘备入川的时间点,是在公元211年。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曹操亲征马超。

也就是说,刘备入川和曹操战马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这堪称是刘备唯一翻身的机会。因为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点,当曹操干掉马超拥有西凉后,就等于打通了通往汉中的路途。

刘备若错过这个窗口期而入川,曹操就敢搅局,甚至直接兵发汉中,先破张鲁,威胁西川。

同时对于刘璋来言,他之所以请刘备,是因为曹操之前拒绝了张松的邀请,这才无奈之下退其次。从这点上,我们便能清楚地看出来,其实在西川刘璋内部,投降曹操拥有很强势力。

因此这就注定了,刘备入川这一战的最优选择,就是务必做到速战速决,因为窗口期稍纵即过,时间根本没在刘备这边。同时,这也是刘备本身实力所决定的。曹操、孙权和他,谁最弱?自然是刘备,所以刘备经不起太大的消耗。

对以上这些情况,庞统便看得非常真切。早在他劝谏刘备下决心进西川时,庞统就给刘备“洗过脑”,咱看下两人的原话是咋说的。

刘备先表示:我叫刘备,不叫曹操。所以曹操残暴,我就仁德,曹操奸诈,我就宽厚……总之吧,我就是摸着曹操过河,凡事跟他反着来,就能成功。

庞统摇头,说:你这纯属一厢情愿。仁德是胜利者身上华丽的外衣。只有当你你胜利了,才能有资格穿上这外衣去可劲嘚瑟。可问题是,刘老大你胜利了吗?

潜台词就是:你啥都跟曹操反着来,可为啥却越来越失败?你这不是画地为牢是啥?做人的关键要懂得变通。

正是庞统的这番话,才让刘备豁然开朗,决定统兵入川。听闻刘备前来,刘璋非常高兴,先派法正和孟达打前站迎接。随后他就亲自跑来,向刘备表示感谢。

庞统顿时大喜,向刘备提出三条计谋,其中第一条就是: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出自《三国志》)

翻译一下就是:趁刘璋跑来跟你会面,他的老巢成都根本没有防备,应立刻派一大将统精兵,以最快的速度去偷袭成都。那时成都在手,刘璋也握在手心,这西川就等于到手了!

奈何,刘备认为庞统的这条计谋,实在不讲武德,故而给否决了。庞统无奈之下,这才又出了剩下两条计谋,概括说就是:一个是中策,就是打一场持久战。一个是下策,来西川旅游一圈回荆州。

同时法正,由于早就看着刘璋不顺眼,因此投降了刘备。他的计策也如庞统一样:必须趁刘璋前来跟你会面之时,一举解决问题。

显然庞统也好,法正也罢,两大顶级谋士,都看出来了刘备入川之战,必须速战速决。这是当时的局面和刘备自身实力,所决定的。

可惜刘备却否决了“速战速决”,选择了先在西川树立仁德形象,徐徐图之的“持久战”。等于庞统入川之前的那番话,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就这样,这个窗口期虽被刘备抓住了,却被他硬生生拖得差点关闭。这才导致了庞统在指挥攻取雒城时,被“为流矢所中”。

从《三国志》这个记载便可推断:当时庞统必然身处前线,已经急眼了,毕竟时间不等人,故而庞统才进入到弓箭的射程之内,导致身死!

显然此刻出现了一个疑问,若刘备实施了庞统的上策会怎样?

三、若实施上策会如何?

其一:张松不会死。张松是西川门阀士族的代表。由他替刘备吆喝,镇场子和安抚各方势力,远比法正这个外来户效果好得多。

也就是说,哪怕刘备不讲武德,没有仁义,也能被张松等西川的门阀士族,强行洗白。这是三国时期的环境所决定的。曹操当年在兖州杀名士边让,引发了陈宫背叛,并请来了吕布。

于是后来曹操就变了,开始跟门阀士族合作。如联姻,曹丕娶甄氏,曹植娶崔氏等,这就是三国时期门阀士族的力量!

其二:庞统不会死。只要庞统不死,就意味着荆州丢不了。开篇就说了,他跟诸葛亮两人,必有一人回荆州掌控大局,这是“隆中对”决定的。所以关羽就会专职于军事方面,也就不会闹出那么多作死的幺蛾子。

其三:刘备实力会空前强大。由于刘备选择了中策,因此在西川折腾了近四年,却不能取胜,不得不调荆州主力,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入川。

可见这四年刘备消耗有多大。同时西川也必然损耗巨大,而名将如张任等,最后也都被杀了。换句话说就是,西川事实上是被打烂了!

这才有了刘巴的“印钞”,解决西川经济问题,却是掠夺了西川百姓。(《三国志》: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所以,刘备倘若听从了庞统的上策,那么他会毫毛都没掉几根,就得到了全须全尾的西川——兵力、物资、人口、将领等……这是啥场景。

同时曹操由于跟马超互掐,损失巨大,不得不放缓攻伐汉中。

此刻集合了荆州和西川全部力量的刘备,趁势入汉中,曹操就只能干瞪眼,毕竟他跟马超在西凉打了三年,仅比刘备少了一年而已。

马超公元214年才投奔了张鲁,等于又跟刘备夺西川,是一个时间点。如今,刘备荆州稳固,西川强盛。曹操却还跟马超在西凉互掐,那么刘备集团还挡得住吗?

就算刘备再等上两年,也照样是全明星阵容,两路齐飞入中原的格局。因此才说,刘备若能听从庞统的这条计谋,关羽就不会死,曹操孙权迟早被干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