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是伟大军事家,他的布阵理论,在秦皇陵一号军阵坑中得到验证
迪丽瓦拉
2025-10-03 10:33:26
0

孙膑:古代军事奇才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兵法

孙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军事家之一,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百战百胜的战绩,使他被后世尊奉为兵家祖师。尽管世人皆知他著有《孙膑兵法》,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军事理论甚至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在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坑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孙膑排兵布阵思想的深刻体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尘封的历史谜团。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创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孙膑的早年经历与庞涓的恩怨

孙膑生于战国时期的阿、鄄之间,是齐国著名的军事家,同时也是兵圣孙武的后裔。他早年与庞涓一同拜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深得太公兵法的精髓,掌握了鬼神莫测的排兵布阵之术。学成之后,庞涓凭借出色的才能迅速成为魏国的大将军,深受魏王器重。出于对同门情谊的考虑,庞涓邀请孙膑前往魏国共谋大业。然而,孙膑的才华远超庞涓,很快便赢得了魏王的青睐,地位甚至超越了庞涓。庞涓心生嫉妒,设计陷害孙膑,使其遭受膑刑(挖去膝盖骨),导致终身残疾。

孙膑的崛起与辉煌战绩

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孙膑逃离魏国,投奔齐国,并受到齐威王的重用,被任命为军师。在孙膑的辅佐下,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大败庞涓,先后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不仅奠定了齐国的霸主地位,也让孙膑的军事才能名垂青史。到了唐代,唐德宗将孙膑与历史上六十四位功勋卓著的名将一同供奉于武成王庙内,史称“武成王庙六十四将”。至宋徽宗时期,孙膑更被追尊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足见其历史地位之高。

《孙膑兵法》的失传与重现

孙膑在世时,将其毕生的军事理论总结为《孙膑兵法》,然而这部兵书却未能完整保存下来,仅散见于各类史籍之中。最早记载《孙膑兵法》的史书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直到1972年2月,考古界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中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这部失传千年的兵书终于重见天日。经过专家们的精心整理,竹简本《孙膑兵法》被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含《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等十五篇,确认为孙膑的著作;下编虽不能完全归属于孙膑,但其内容同样具有极高的军事和历史价值,堪称古代军事理论的瑰宝。

孙膑军事思想的精髓

孙膑的军事思想极具创新性,他注重实战经验,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这一点在《孙膑兵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战争观强调慎重对待战争,认为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细节,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失败。此外,孙膑还提出了“道”的概念,即战争的规律,主张“必攻不守”,强调主动进攻的重要性。

在排兵布阵方面,孙膑提出了“末必锐,本必鸿”的理论。经后世学者考证,“末”指的是军队的前锋部队,而“锐”则代表精锐;“本”指的是中军主力,“鸿”则象征稳固与强大。这一理论主张前锋部队应选用精锐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敌军防线,而中军则需保持稳固,既能防御敌军反扑,又能为前锋提供有力支援。这一战术思想在古代战争中极为先进,甚至在现代军事理论中仍具有参考价值。

秦兵马俑中的孙膑军事思想

“末必锐,本必鸿”的理论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被广泛应用于实战之中,尤其是在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排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兵马俑一号坑中,考古学家发现了6000余件陶俑与陶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阵。整个军阵由前锋、主体、侧翼和后卫四部分组成。前锋部队由三列横队组成,面朝东方,全部为轻装武士俑,他们不穿铠甲,手持强弓劲弩,展现出视死如归的锐气。紧随其后的是重装武士俑,他们身着不同等级的铠甲,手持长兵器,负责撕裂敌方阵型。军阵的侧翼由面向外侧的横队组成,负责保护主力部队免受侧翼袭击,而后卫则由三列横队构成,确保军阵后方的安全。

这种排兵布阵的方式,几乎完全符合孙膑“末必锐,本必鸿”的军事理论。前锋精锐突击,中军稳固防守,侧翼与后卫协同配合,使得秦军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虎狼之师。正是凭借如此精妙的战术,秦始皇才能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结语

孙膑的军事智慧不仅影响了战国时期的战争格局,更在秦代得到了实际应用。秦兵马俑的军阵排布,正是对孙膑军事思想的最好诠释。历史总是充满奇妙之处,它总能在不经意间向我们展示其深邃与神奇。孙膑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兵法,至今仍为世人所敬仰。

参考资料:

《战国七雄》 黄梅 著 山西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 主编 文秀才

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 常山赵子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唐太宗李世民所钦定的凌烟阁二十四位开国功臣中,仅有李绩、刘弘基、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四人得以比这位雄主...
鉴定宋代定窑的特征 众所周知宋代的五大名窑称:“定、汝、官、哥、钧”,这是按历史年代来排序的,在这五大名窑中,定窑是最早...
原创 魏... 三国这段历史,充满了权谋与纷争,让人忍不住反复琢磨。今天咱就来唠唠魏延死后,杨仪为啥被废,马岱又为啥...
向着新的伟大胜利,前进! ■新华社记者 2025年9月3日,时间的指针标注新的历史刻度——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原创 在... “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
原创 清... 这张珍贵的照片定格了清朝宫廷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瞬间。画面中央,一位身着标准太监服饰的男子正弯腰挑选着一...
原创 “... 诸葛亮布衣身份背后的深意与历史真相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自述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
原创 被... 朝鲜:一个经济困顿国家的核武崛起之路 在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与经济困境中,朝鲜却出人意料地跻身核俱...
东持西盾:古罗马军团也曾影响印... 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凭借强大的军团横扫四方,从而引发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模仿浪潮。无论层次较高的希腊化统...
原创 王...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著名的时代,这段动荡的岁月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天下四分五裂...
原创 邬... 在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被塑造成一个近乎神机妙算的传奇人物。这位深谙权谋之道的谋士,在雍正...
原创 别... 公元1262年,在富饶的高加索地区,一场震撼欧亚大陆的蒙古内战爆发。金帐汗国的别儿哥与伊尔汗国的旭烈...
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退... 正值2025年金秋时节,在中华民族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凯歌声中,退役...
原创 盘... 三国常胜将军——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传奇将领,因其一生征战未尝败绩而被...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 铭记抗战伟业 传承民族精神 1945~2025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
革命前夜贵族沉醉,断头台下血流... 文|卡卡 编辑|卡卡 《——【·前言·】——》 血色蔓延巴黎街头,贵族被斩首成活剧背景。罗伯斯庇...
原创 少... 张作霖遇刺身亡与东北易帜始末 1928年6月4日清晨,北洋政府末代掌权者、威震东北的奉系军阀首领张作...
原创 老... 【穿越时光的老照片:民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与时代印记】 各位历史爱好者们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让我们共同...
“威尼斯之狮”原型是唐代镇墓兽...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科学家即将在《古物》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标志性的青铜翼...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大... 初秋,走进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有轨电车叮当作响,百年老建筑静静矗立,老字号店铺、特色餐饮、潮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