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伤痛与地缘变局:外东北地区的百年沧桑
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东北部,有一片被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环抱的丰饶土地——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地区。这片如今被称为俄罗斯远东的土地,在历史长河中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世世代代的中国先民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开垦耕作,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这里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更拥有令全世界艳羡的珍稀资源——肥沃的黑土地,其土壤之肥沃堪称耕地中的黄金。 历史的转折发生在19世纪中叶。彼时,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节节败退,而贪婪成性的沙皇俄国则趁机伸出魔爪。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军事威胁,沙俄在1860年代强行割占了这片中国故土。这一割让使中国丧失了约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其中就包括这片珍贵的黑土地。历史学者估算,若这片沃土仍在祖国怀抱,当今中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或将得到根本性解决。然而历史没有如果,这片土地的命运就此改变。 沙俄为巩固其非法占领,采取了令人发指的种族清洗政策。1900年前后,沙俄军队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和海兰泡惨案,数以万计的中国平民惨遭屠杀。这种有计划的种族灭绝行为,目的就是减少原住民人口,为俄罗斯移民腾出生存空间。及至苏联时期,当局虽披着红色外衣,但对华人的迫害政策却变本加厉。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政府通过系统性歧视、无端逮捕等手段,使得远东华人数量从鼎盛时期的50余万骤减。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这片故土上的华人已所剩无几。 随着时间推移,外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曾经华人聚居的土地上,俄罗斯移民逐渐成为主体民族。这一人口结构的巨变,解释了为何在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力最虚弱时,其他被占领土纷纷独立,而外东北地区却波澜不惊的根本原因——当地已无要求回归的民意基础。俄罗斯通过一个多世纪的移民政策,成功实现了换血目的,使其对这片非法占领的土地的统治看似稳固。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戏剧性。苏联解体三十余年后,一个令俄罗斯始料未及的新危机正在远东地区悄然形成——不是华人回归,而是俄罗斯主体人口的持续流失。自1992年独立以来,俄罗斯全国人口持续负增长,从1.485亿降至1.42亿。而远东地区的人口危机尤为严峻:2002至2022年间,当地俄罗斯人口锐减10.4%,远超全国0.8%的平均水平。广袤的远东联邦管区(621万平方公里)如今仅有787万人口,人口危机触目惊心。 这种人口危机背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匮乏的发展机会,都促使年轻人纷纷西迁。俄罗斯学者已发出警告:远东人口持续流失正威胁国家安全。更富戏剧性的是,俄罗斯现在面临的正是当年它用来对付中国的手段的反噬——没有足够的人口,再辽阔的领土也难以有效控制。 为扭转这一趋势,俄罗斯政府近年来推出多项政策:2014年的远东一公顷土地赠与计划,2019年的空间发展战略,都试图吸引人口东迁。这些措施与沙俄占领初期的移民政策如出一辙,但效果却大相径庭。在全球化时代,人口流动更多受经济规律支配,行政手段难以奏效。 外东北的百年沧桑,折射出人口因素在地缘政治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沙俄时代依靠人口优势扩张领土,到今日因人口危机而统治动摇,历史的轮回令人唏嘘。这片黑土地的命运变迁,不仅是一个关于领土的故事,更是关于文明兴衰的深刻启示。在全球人口结构剧变的今天,外东北的案例值得所有国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