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秦昭王一定要杀掉战神白起呢?专家:换成你,你也会除掉他
迪丽瓦拉
2025-10-04 14:34:08
0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卷中,有一位令六国闻风丧胆的传奇战神——白起,他的威名如雷霆般震慑着整个战国时代。然而,这位为秦国开疆拓土的功勋将领,最终却迎来了令人唏嘘的结局——被自己效忠的秦昭王赐死。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权力博弈?

(1)秦国雄主的崛起之路

秦昭王嬴稷的登基之路充满戏剧性。少年时期,他作为人质被送往赵国,赵武灵王甚至轻蔑地认为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难成大器。然而命运弄人,在舅舅魏冉的鼎力扶持下,这位曾被轻视的王子竟奇迹般地继承了秦国王位。即位之初,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宣太后、魏冉和樗里疾等权臣手中,年轻的秦王更像是一个傀儡。但随着岁月流逝,这位在边疆磨砺多年的君王逐渐显露出非凡的政治手腕。他暗中培植亲信,不动声色地收回权力,最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亲政。统一天下的野心在他胸中熊熊燃烧,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与秦国接壤的韩、赵、魏三国。然而当时的秦军虽勇猛善战,却始终缺少一位能够运筹帷幄的军事奇才。

(2)一代战神的横空出世

就在秦昭王为缺乏良将而苦恼之际,国相魏冉向他推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白起。这个出身卑微的庶长,虽然当时尚未在战场上建立显赫功勋,但魏冉却敏锐地发现了他在军事谋略上的过人天赋。秦昭王起初对这个陌生的名字将信将疑,但出于对魏冉的信任,还是决定给白起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就这样,原本默默无闻的白起踏入了秦国权力中心,开启了他传奇的军事生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将领,日后会成为令六国胆寒的\"人屠\"。

(1)初露锋芒的军事天才

为了考察白起的真实能力,秦昭王首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实则是秦国对韩国的一次战略试探。白起不负众望,以出人意料的战术指挥,不仅顺利攻占韩国新城,更以少胜多,大败韩魏联军。这场战役虽然规模不大,却让秦昭王第一次见识到了白起超凡的军事才能。他敏锐地意识到,眼前这个沉默寡言的将领,很可能是实现他统一霸业的关键人物。

(2)伊阙之战的辉煌胜利

随着白起被擢升为左更,秦昭王决定给他更大的舞台。在伊阙之战中,面对兵力两倍于己的韩魏联军,白起以精妙的战术布局,创造了歼灭24万敌军的惊人战绩。此战之后,秦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韩魏腹地,夺取了大片战略要地。白起一战成名,成为战国时期最令人畏惧的军事统帅。他的威名开始在各国间流传,甚至有人传言他能够预知战局变化。

(3)对楚国的毁灭性打击

在东方战事告一段落后,秦昭王又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的楚国。白起再次展现了他惊人的军事才能,先是水攻鄢城,造成楚军十余万伤亡,次年更是直捣黄龙,攻陷楚国都城郢都。最令楚人痛心疾首的是,白起在占领期间,竟然下令焚烧楚国历代先王的陵墓。这种心理战术彻底击垮了楚人的抵抗意志,迫使楚国不得不迁都避祸。经此一役,曾经强大的楚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1)长平之战的巅峰时刻

当秦昭王将目标转向赵国时,白起再次证明了自己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在著名的长平之战中,他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最终全歼赵军45万之众。这场史诗级的胜利,不仅使赵国一蹶不振,更让白起的声望达到顶峰。秦昭王龙颜大悦,封他为武安君,给予他前所未有的荣誉和地位。

(2)君臣分歧的显现

然而就在赵国最虚弱的时候,秦昭王执意要攻占邯郸,彻底消灭赵国。白起却坚决反对,认为连年征战已使秦军疲惫不堪,深入赵国腹地必将遭到拼死抵抗。当秦昭王三次下令要他出征时,白起都以患病为由拒绝。结果正如白起所料,秦军在邯郸遭遇惨败。这一事件成为君臣关系恶化的转折点。

(3)朝堂上的权力博弈

更复杂的是,白起与宰相范雎之间的矛盾日益公开化。自长平之战后,两人在战略方针上就存在严重分歧。白起主张乘胜追击,而范雎则建议见好就收。当秦昭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后,白起的不满情绪日益明显。此后每逢军事决策,两人必定针锋相对,这种公开的对立让秦昭王深感不安。

(1)信任的彻底破裂

邯郸战败的消息传来,秦昭王勃然大怒。他再次命令白起出征,但白起依然称病推辞。这种公然抗命的行为,彻底激怒了骄傲的秦昭王。他不顾白起往日的赫赫战功,一纸诏书将这位功勋将领贬为庶民,逐出咸阳。

(2)英雄的末路

被贬后的白起黯然离开权力中心,但秦昭王的惩罚并未结束。三个月后,他派使者追上白起,赐予宝剑令其自尽。面对这个残酷的结局,白起长叹一声,用这把曾经象征荣誉的宝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说他临终前曾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3)权力游戏的必然结局

白起之死看似突然,实则是权力博弈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功高震主的白起确实对王权构成了潜在威胁;另一方面,朝中权臣的谗言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秦昭王通过此举,既消除了一个可能的威胁,也向群臣展示了王权的绝对威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白起用他的军事才能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却最终成为了权力游戏的牺牲品。这个充满矛盾的故事,至今仍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在绝对的王权面前,即便是最杰出的将领,也难逃被猜忌的命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齐... 在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也诞生了众多威震四方的沙场名将。...
原创 1... 这是一组摄于1924年的珍贵历史影像,由日本考察团成员拍摄记录。当时正值日本对华侵略扩张时期,日本政...
原创 1...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飞夺泸定桥背后的惊险与抉择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原创 白... 匈奴单于冒顿的战略抉择:白登之围背后的深谋远虑 历史上有人认为,匈奴人放走汉高祖刘邦无异于放虎归...
原创 红... 《深宫宿命:从贾府两代女子的不同抉择看清代选秀制度》 在封建王朝的宫廷中侍奉君王,犹如与猛虎相伴...
80岁学者俞光出版专著《晚清瑞... 9月6日上午,瑞安市玉海文化研究会顾问、政协文史专员俞光,在瑞安市报告文学馆为其著作《晚清瑞安学派》...
原创 关... 关于文丑之死与关羽的争议,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文丑是被关羽所杀,但易中天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
努尔哈赤原配,子封太子女封固伦...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努尔哈赤身边最初那位正室,从创业至定鼎后只换来“...
董必武:从晚清秀才到人民公仆 1921年嘉兴南湖的红船上,13位中共一大代表中,董必武是个 “异数”他既带着晚清秀才的笔墨清香,又...
周武王临终托孤,为何没有选择德... 商朝末年,暴君纣王帝辛统治下的殷商王朝已走向衰败。这位荒淫无度的君主沉迷酒色,残害忠臣比干,发明炮烙...
原创 1...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历史故事之前,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方便您参与后续的讨论与分享,更能让您获...
原创 郑...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渐式微,诸侯势力趁机扩张,最终形成了著名的春秋五霸格局。从时间顺序来看,齐桓公是第...
原创 1... 抗战胜利时,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发表讲演,指责蒋介石“不知感恩”。 他说: “我们解放...
研讨渤海文化,专家共献良策 9月7日,“探寻渤海古韵,共铸文化新篇——聚焦吉林省渤海文化传承与发展”主题研讨会在敦化市渤海文化园...
太平天国军队强悍无比,为什么宁...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之一,这场持续十余年的武装斗争对摇...
明英宗朱祁镇:既不是一个好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人生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无疑是最具争议的帝王之一。这位...
原创 曾... 在东汉末年那个风云变幻、群雄并起的时代,曾经有六个显赫的家族如同璀璨的星辰般闪耀在历史的天幕之上。这...
距今8000多年!河南贾湖遗址...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因出土中国最早乐器实物骨笛...
原创 考... 历史长河中的悲情英雄:项羽乌江自刎的真相探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由...
原创 襄...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爆发的襄樊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战略决战。这场战役在史籍中亦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