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深秋的一个清晨,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乘坐专列抵达北京。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刚下火车,就迫不及待地赶往老首长徐向前元帅的住所。秋日的阳光洒在西城区那条幽静的胡同里,许世友手里拎着精心准备的礼物:两盒上等阿胶、几罐进口奶粉,还有一筐从南京空运来的新鲜枇杷。他特意让警卫员在站台等候,自己亲自提着这些沉甸甸的礼品,步履匆匆地走向徐帅的院落。
推开那扇熟悉的红漆大门,许世友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徐向前严肃的面容。徐帅端坐在客厅的藤椅上,身板依旧挺得笔直,只是比上次见面时又消瘦了几分。看到许世友提着大包小包进来,徐帅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原本准备起身相迎的动作也停住了,只是冷冷地说了句:来了?便不再言语。
许世友见状,立即明白了老首长为何不悦。他太了解徐向前的脾气了——这位以清廉著称的元帅最反感部下送礼。但这次来京前,许世友特意推掉了所有应酬,亲自跑到南京最负盛名的同仁堂挑选补品。他记得徐帅在战争年代落下的胃病,特意选了易于消化的营养品;又想到老首长爱吃水果,便托人从南方空运来时令鲜果。此刻面对徐帅的冷淡,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竟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般局促不安。
首长,许世友放下礼物,搓了搓粗糙的大手,自从上次分别,一晃都三年没见了。听说您前些日子身体不适,我就...就想着带点补品...他的声音越说越低,最后几乎变成了喃喃低语。见徐帅仍不答话,许世友又急忙补充道:这些都是我自己掏钱买的,绝对没花公家一分钱!就是...就是一点心意...
客厅里的座钟滴答作响,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徐向前终于叹了口气,严厉的目光渐渐柔和下来。他站起身,背着手在客厅里踱了几步,军靴在地板上发出沉稳的声响。世友啊,徐帅停下脚步,语重心长地说,你我都是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的,革命情谊难道还需要这些身外之物来衡量吗?
许世友见老首长态度缓和,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首长教训得是。不过这些东西真不值几个钱,您就...话未说完,徐向前就摆手打断了他。眼看劝说无果,许世友急得直搓手,突然灵机一动:那这样,首长您要是不收,这些东西我也不能带回去。要不...您留我吃顿便饭?咱们就算两清了!
徐向前闻言,看着这个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老部下,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他太了解许世友执拗的性子了——当年在川陕根据地,正是这股倔劲让许疯子这个绰号不胫而走。下不为例。徐帅最终松了口,这四个字从他口中说出,对素来严于律己的徐向前而言,已是难得的破例。
那天中午,徐帅家的餐桌上格外热闹。炊事员特意做了徐向前最爱吃的山西刀削面,许世友则把带来的水果洗净切好。两位老战友边吃边聊,从鄂豫皖的烽火岁月,说到川陕根据地的反围剿,又回忆起太原战役的日日夜夜。说到动情处,许世友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几度红了眼眶。
他们的情谊要追溯到红军时期。当年在红四方面军,许世友还只是个敢打敢拼的年轻战士。一次夜袭战中,他带领突击队连续突破敌军三道防线,身中三弹仍坚持战斗。战后,徐向前亲自到野战医院看望,拍着他的肩膀说:好个许疯子!从此这个绰号伴随了许世友一生。在徐向前的悉心栽培下,许世友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漫川关突围时,徐向前将最关键的任务交给许世友的34团;反六路围攻时,又是许世友的部队坚守最危险的防线。
1949年太原战役后,徐向前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严重的肋膜炎让他不得不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战役结束当天,这位铁血元帅就高烧不退,被紧急送往医院。当年7月,中央批准徐向前赴青岛疗养。途经济南时,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闻讯,立即安排专列在济南停留。
为了迎接老首长,许世友事无巨细地操持着。他特意从炊事班找来山西籍的战士,准备地道的家乡菜;又派人到郊外挖来新鲜的野菜。当得知警卫连有战士会唱山西梆子时,他立即组织排练,准备给徐帅一个惊喜。那三天里,许世友推掉所有公务,亲自陪着徐向前游览趵突泉、大明湖。夜晚,战士们嘹亮的梆子戏声在小院里回荡,徐向前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血色。
分别那天清晨,薄雾笼罩着济南火车站。徐向前紧紧握住许世友的手,声音有些哽咽:世友,让你费心了。许世友望着老首长瘦削的身影,这个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硬汉,此刻却止不住热泪盈眶。汽笛声中,他站在月台上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列车消失在晨雾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