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王爷载涛与妻子姜婉贞的生死离别
我的病已经无药可医,恐怕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能与王爷相伴半生,我心中已无遗憾,只是还有一事,始终让我放心不下。姜婉贞虚弱地躺在病榻上,声音轻若游丝,却字字真切的向丈夫倾诉着最后的牵挂。 夫人请说,无论何事,我都会尽力完成。载涛紧握着妻子瘦削的手,强忍泪水回应道。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王爷,此刻眼中满是哀伤与不舍。 我想请求你,在我走后,将我的义妹周姑娘娶进门来,不知王爷意下如何?姜婉贞艰难地说出这个请求,眼神中既有恳切,又带着深深的忧虑。 这段感人至深的对话,发生在1949年3月的北京西扬威胡同那座曾经作为马厩的院落里。对话的双方,是末代皇族爱新觉罗·载涛和他的结发妻子姜婉贞。 显赫的皇族背景 载涛这个名字对现代人来说或许陌生,但他的身份却极为显赫。简单来说,在他四代以内的直系血亲中,竟有五位曾登基为帝。他的父亲是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祖父是清宣宗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伯父是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两位兄长分别是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和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侄子正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载涛生于1887年,当时同治皇帝已驾崩,其兄光绪帝已在位十二年。在朝中有人好做官的封建时代,载涛的朝中关系可谓登峰造极——他的亲人全是皇帝。作为光绪帝的御弟,载涛自幼便享尽荣华富贵。年仅三岁,尚穿着开裆裤的他便被封为二等镇国将军;数月后,又晋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十五岁时更晋升为多罗贝勒。 1904年,十七岁的载涛被推荐进入陆军贵胄学堂学习军事;1910年春,光绪帝派遣这位弟弟远赴欧美各国考察陆军;1911年5月回国后,立即被任命为禁卫军总统领。显然,清廷深谙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希望由皇族掌握兵权以防政权颠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数月后武昌起义爆发,看似坚不可摧的清王朝如纸屋般轰然倒塌。 清室贵族的婚姻观 晚清政权虽腐败,但在私德方面,最后两位皇帝光绪和溥仪却出人意料地不好女色。对比民国时期,即便是普通财主也多有妾室,军阀如张作霖、张宗昌等人更是妻妾成群,公然违反民国婚姻法。四川军阀杨森有二十多位妻妾,范绍曾的妻妾数量更超过四十人,创下民国纪录。相较之下,晚清皇室的私德反而显得可圈可点。 以载涛为例,作为家财万贯的王爷,养十个八个妻妾易如反掌,但他极为自律,不仅不寻花问柳,也从未纳妾,一生只有姜婉贞一位正妻。若非夫妻情深,姜婉贞临终时也不会主动劝他纳妾。 门当户对的姻缘 姜婉贞生于1885年,比载涛小两岁。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时代,皇族婚姻自然也不例外。这位来自广东的名门闺秀,十七岁时由慈禧太后指婚嫁给载涛。起初,载涛心中忐忑,担心新娘如隆裕皇后般相貌平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新人往往要到洞房花烛夜才能初见真容。 当亲友散去,载涛战战兢兢揭开新娘红盖头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喜万分:姜婉贞肤如凝脂,身材修长,面若桃花,气质温婉如美玉,恍若天仙下凡。相处后更发现她才华横溢——精通诗词歌赋,擅长琴棋书画,还阅读大量西方译著,思想开明,与留洋归来的载涛志趣相投。作为大家闺秀,姜婉贞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孝敬公婆。更难得的是她生育能力极强,婚后二十余年间生下八名子女,几乎不是在怀孕就是在产后调养。 在这方面,载涛比溥仪幸运得多。溥仪虽有数位后妃却无一子嗣,皇后婉容后来与侍卫私通所生的孩子,更成为皇室笑柄。姜婉贞为载涛生育的八名子女中,六子二女,可惜当时医疗条件有限,长子长女早夭。 家族变故与政治抉择 载涛次子溥佳生于1908年,比溥仪小两岁,幼时常伴溥仪读书玩耍,关系亲密。当溥仪受日本人蛊惑建立伪满洲国时,曾一心支持复辟的载涛却清醒认识到时代已变,公开登报痛斥溥仪。在他看来,复辟虽不得人心,尚属家事;但建立伪满洲国则是卖国求荣,必将遗臭万年。载涛拒绝日本人收买,与溥仪划清界限。然而溥佳却追随溥仪,沦为日本走卒。载涛为此痛心疾首,最终登报与儿子断绝关系。 相比之下,三子溥侒是载涛的骄傲,自幼乖巧孝顺。载涛在他幼时便为其定下门当户对的亲事,新娘如婆婆般美丽贤淑。然而天不遂人愿,溥侒之妻二十五岁起健康恶化,二十九岁离世;两年后溥侒也染上怪病,虽经多方医治,仍于1944年三十三岁时去世。生死离别与临终托付 1949年,六十四岁的姜婉贞也走到生命尽头。载涛不惜代价延请名医,却回天乏术。临终前,姜婉贞最牵挂的是十五岁的五子溥僖。她担心自己死后丈夫续弦,幼子处境艰难。当载涛的奶妈和其女周姑娘前来探望时,姜婉贞心生一计:让周姑娘嫁给载涛。在她看来,奶妈与载涛感情深厚,周姑娘又待自己如亲姐,必能善待溥僖。奶妈自然乐意攀这门亲事,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那感人至深的一幕。 载涛含泪应允了妻子的最后请求。然而事与愿违,周姑娘婚后逐渐显露本性,对溥僖刻薄打骂,对载涛的孙辈更是冷眼相待。这段本应圆满的临终安排,最终却演变成另一场家庭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