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的风云变幻 1947年2月14日,蒋介石的案头刚刚摆上一份来自山东战场的捷报:国民党军成功攻占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这一消息让南京方面士气为之一振。然而,仅仅10天后,另一份战报却如同一盆冷水浇下——第2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率领的2个军7个师,共计56000余人,在新泰、莱芜一线遭遇毁灭性打击,全军覆没。这一惨败不仅震惊了国民党高层,更创下了内战以来单场战役损失兵力的最高纪录。
莱芜战役的惨败与责任追究 事实上,这并非国民党军在山东战场的首次失利。就在一个多月前的鲁南战役中,蒋介石的两支精锐部队——整编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同样遭遇重创,加上其他部队的损失,总伤亡人数接近5万。南京城内一片愁云惨绕,蒋介石怒火中烧,幕僚们更是噤若寒蝉,连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这位焦躁不安的领袖。 面对接连的失败,国民党高层不得不展开责任追究。首当其冲的是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这位在抗日战场上威名赫赫的将领,曾创下歼灭日寇数量最多的纪录,然而在内战中却屡战屡败,无论是苏北还是山东战场,几乎未取得任何像样的胜利。 薛岳下台与陈诚的调离 与此同时,参谋总长陈诚也难辞其咎。在攻占临沂后,第2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敏锐地察觉到华东野战军的战略意图,认为对方是主动撤退、诱敌深入,因此紧急下令李仙洲集团北撤。然而,陈诚却固执己见,坚持要求部队继续南下,企图夹击“溃逃”的解放军。结果,李仙洲部刚刚南下一天,便陷入重围,最终全军覆没。 最终,薛岳被迫卸任,而陈诚因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加之其夫人宋美龄的庇护,仅被调往东北战场,担任东北保安总司令,暂时避开了南京舆论的指责。然而,这些人事调整并未能扭转战局,国民党军的士气已跌至谷底,不仅普通士兵无心恋战,就连高级将领也开始消极避战。 王牌部队的消极态度 整编74师作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曾在抗日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此时,其师长张灵甫却向统帅部递交了休整申请。他列举了两大理由:一是部队连续作战,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幅下降;二是鲁南山区的复杂地形不利于该师机械化部队展开作战。连这支王牌部队尚且如此,其他部队的士气可想而知。 整编83师曾是滇缅战场的功勋部队,如今却毫无斗志,师长李天霞甚至开始装病,频繁递交病假条,理由一次比一次荒唐。陆军总部的参谋们私下调侃道:“看这字迹,霞公的笔杆子是越握越硬朗了……” 顾祝同的失败指挥 尽管局势混乱,蒋介石仍不愿放弃山东战场,毕竟这里距离南京太近,战略意义重大。为此,他撤销了徐州绥靖公署,改由陆军总部直接指挥,陆军总司令顾祝同接管了薛岳的职权。然而,顾祝同的表现比陈诚和薛岳更加糟糕。1947年3月的泰安战役中,整编72师杨文泉部24000余人被全歼;5月的孟良崮战役更是惨烈,整编74师32000余人全军覆没,而周边负责增援的11个师也纷纷溃败,国民党军在山东的败局已无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