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三国纷争的初期,除了那位豹头环眼的猛将张飞之外,天下诸多名将、猛将、悍将,在吕布尚在人世时,最大的心愿不过是能争得个天下第二的名头。即便是那位傲骨铮铮、美髯飘飘的关羽关云长,也从未主动挑战过吕布的权威。虎牢关前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中,若非张飞独力支撑难以取胜,刚刚以温酒斩华雄威震诸侯的关羽绝不会轻易出手相助。而在后来的辕门射戟事件中,当张飞怒发冲冠、拔剑欲将纪灵当场斩杀时,关羽却彬彬有礼地劝阻道:且看吕将军如何主张,那时各回营寨厮杀未迟。这番言语间,处处显露出对吕布的敬重。
然而张飞对吕布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毫不客气地直呼吕布为三姓家奴,气得这位天下第一猛将暴跳如雷:环眼贼!你屡次藐视于我!吕布虽被张飞气得七窍生烟,却始终奈何不得这位猛将。两人在小沛城外那场惊天动地的厮杀中,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当时已被正妻严氏、前义母貂蝉以及诸多将领家眷消耗了大量精力的吕布,每次见到张飞都头痛不已。而当时尚且单身的张飞却是越战越勇,吕布心知肚明:再过几年,自己恐怕就真的不是这个环眼贼的对手了。
张飞一生似乎只娶了夏侯渊的侄女一人,两人琴瑟和鸣,为刘备家族诞下了两位贤淑的儿媳和一位勇猛的将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姐妹二人先后成为正宫皇后的情况实属罕见。当年桃园结义时,关羽排行第二,张飞居末。然而当关张相继陨落后,他们的子嗣张苞与关兴结拜时,张苞却成了兄长:先主命兴拜苞为兄。二人就帐前折箭为誓,永相救护。这一幕,既是对逝去英雄的追思,也是新一代将星的崛起。
在吕布眼中,这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猛将实在是个难缠的对手。张飞不仅胆识过人、武艺超群,骂起人来更是直戳痛处,起外号的本事更是堪称一绝。吕布不愿轻易招惹张飞,而曹魏阵营的名将们见到张飞时也常常胆战心惊。当阳长坂坡一战,张飞单枪匹马横矛立马,文聘、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九员大将竟无一人敢上前迎战。按理说,若是九人合力围攻,即便是三个张飞也难以脱身。但这位看似粗犷的猛将实则心思缜密,他不仅让仅有的二十名骑兵拖着树枝在桥东树林中制造出千军万马的假象,更巧妙地占据了有利地形——那座狭窄的桥梁使得曹军众将只能依次上桥单打独斗,若是三马并行,不是桥梁断裂就是人马落水。
许褚后来在汉中的狭窄山道上与张飞单挑,不出几个回合就被一矛刺中肩膀跌落马下。除了当时酒意上头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地形狭窄,使得他的大刀难以施展,而张飞的长矛突刺则更加灵活难防。张飞堪称三国武将中最善用计谋的一位,老将严颜和名将张郃都曾被他耍得团团转。这些名将宁愿与关羽正面交锋,也不愿被这个看似鲁莽实则精明的猛将算计。
曹营诸将不愿招惹张飞,除了忌惮他的勇猛和智谋外,还有一层特殊原因——张飞是夏侯渊的侄女婿,与曹家有着姻亲关系。即便夏侯氏与曹家并非同宗,张飞也能攀上这层关系——太祖以女妻楙(夏侯惇之子),渊妻,太祖内妹。那些与张飞死磕的曹营将领往往处境尴尬,张郃就曾因被张飞连夺三寨而遭到曹洪的严厉责罚,差点丢了性命。当时张郃心中想必愤懑不已:张飞放着主将夏侯渊不打,偏要绕道来攻打我这个副将,我败退回来,你曹洪又要杀我,你们亲戚之间互相留情面,我招谁惹谁了?
张飞有勇有谋、粗中有细,许多敌人都被他憨厚的外表所蒙骗:单挑打不赢,斗智也不是对手。因此无论是吕布还是曹营名将,见到张飞都想绕道而行。然而有趣的是,面对张飞的二哥关羽,曹营诸将却似乎并不十分畏惧。尤其是建安五年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之后,总有人想与他较量一番。夏侯惇死缠烂打不说,就连马超的旧部庞德也夸下海口:吾今去与关某死战,我若被关某所杀,汝等即取吾尸置此榇中;我若杀了关某,吾亦即取其首,置此榇内,回献魏王。吾料此去,当挫关某三十年之声价。结果庞德非但没能挫败关羽的威名,反而成了关羽威震华夏的垫脚石,他带去的那口棺材,估计也被洪水冲走了,关羽厚葬他时,不得不破费另购一口。
曹营诸将挑战关羽可谓前赴后继。建安五年在下邳土山之战中与许褚联手也未能战胜关羽的徐晃,到了建安二十四年竟敢单独向关羽叫板,最后居然未分胜负,还得到了曹操的嘉奖:保全樊城、襄阳,徐将军之功也,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不敢招惹张飞,却总想与关羽过招,曹营这些勇将名将究竟是何心理?这个问题,笔者年少时百思不得其解,随着年龄增长才恍然大悟:这就是江湖!
江湖从来就不仅仅是打打杀杀,更包含着复杂的人情世故、利弊权衡和风险评估。这就是曹营诸将不敢招惹张飞却总想挑战关羽的主要原因:与张飞交手,输了性命堪忧,赢了也难获嘉奖;而挑战关羽,只要能从青龙偃月刀下全身而退,就足以夸耀数年,若是侥幸获胜,更可一战成名、轰动天下。简而言之,挑战张飞风险高而回报低,与关羽对决则风险与机遇并存,那天下第一高手的桂冠,几乎没有哪个武将不心向往之。
曹营猛将不敢招惹张飞却总想挑战关羽,张郃许褚在张飞手下吃了大亏,庞德徐晃却从关羽那里占了便宜,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抛开张飞的亲戚关系和关羽的年龄因素不谈,曹营猛将中,有几人能凭真本事战胜关羽张飞?单打独斗不行,两三人合力围攻又如何?
壮年时的关羽或许会忌惮吕布,但绝不会把许褚徐晃之流放在眼里。然而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当关羽董督荆州事时已年近六旬,每日案牍劳形,批阅不完的公文,审阅不尽的报告,昔日的青龙偃月刀已难现当年威风,连一些二三流将领也敢向他发起挑战——不久前见到赵云就望风而逃的张郃徐晃,竟敢单独与关羽交手,这分明是欺负关羽手臂有伤、年事已高。
关羽称徐晃为大兄,似乎说明徐晃年长一些。两位年近花甲的老将挥刀抡斧相斗,也真是难为他们了。当关羽英雄迟暮之时,赵云的枪法却依旧凌厉如初。在璀璨如星的三国名将中,张飞的性格特点最为鲜明。虽然《三国演义》中有诸多艺术夸张,但他据水断桥喝退曹军、进取西川义释严颜、汉中之战大败张郃等事迹,都在正史中有明确记载。同样,关羽万马军中斩颜良、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壮举,也非小说家凭空杜撰。
史书有载:骁勇多权略,攻必取,战必胜,关、张之流。汉失其鹿,三分鼎峙。爰佐昭烈,实惟车骑(张飞在刘备称帝后受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西乡侯)。敌万人,兵行九地。睠是雄材,霸王之器。若仅以《三国演义》为据,确实难以评判关羽张飞武功之高下。曹营诸将不敢招惹张飞却总想挑战关羽的原因也颇为复杂。不知各位读者对此有何高见:在您看来,若让关羽和张飞抛开一切顾虑,在巅峰状态单挑,最终获胜者会不会是张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