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为什么不早点解决“王明路线”
迪丽瓦拉
2025-10-05 13:04:04
0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彻底纠正了王明、博古、李德等人推行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使党和红军得以摆脱困境,重新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然而,许多人不免产生疑问:既然左倾路线早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并且给党和红军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何不早些纠正,非要等到红军濒临绝境时才解决呢?

对于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作出过精辟的解释。在延安时期,理论工作者吴亮平曾向毛泽东请教:反对王明路线的斗争能否不等到遵义会议,而在中央苏区后期就发动起来?这个问题确实切中要害。要知道,王明路线自1931年起就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他们完全抛弃了毛泽东同志创立的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顽固坚持与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打阵地战、消耗战,导致红军伤亡惨重,革命根据地不断缩小。面对如此明显的错误,为何当时没有及时纠正呢?

毛泽东同志对此作出了深刻分析:不能,也不好。因为王明路线的领导者打着共产国际路线的旗号,同时他们错误路线的危害性在当时还没有充分暴露。当时仍有许多同志盲目追随他们,虽然部分干部已经察觉到问题,但大多数干部和群众的认识还不清楚。如果提前一两年发动反对王明路线的斗争,他们仍然能够蒙蔽和团结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这样反而可能导致党和军队的分裂。这种局面正是强大的敌人求之不得的。因此,尽管我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就已经清楚地看到王明路线的严重危害,但为了革命大局,我只能暂时忍耐,同时积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毛泽东同志的这番论述,深刻揭示了革命斗争中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在条件尚未成熟时贸然行动,往往事与愿违;只有当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回顾当时的历史环境,这种策略确实具有深刻道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对共产国际的指示高度信任,而王明正是以共产国际代表自居,他的主张自然被许多同志视为金科玉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轻率地提出反对意见,不仅难以奏效,反而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党内分裂,而这正是敌人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那么,应该等待什么样的时机呢?就是要等到越来越多的同志通过实践认识到王明路线的错误本质。这时再提出反对意见,就很容易获得广泛支持。遵义会议正是这样一个最佳时机。对王明路线而言,第五次反围剿的惨败是第一次沉重打击,随后的湘江战役失利则是第二次重创。在这两次重大挫折后,广大指战员对王明路线已经深感失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毛泽东同志耐心说服了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同志,最终促成了遵义会议的召开,彻底纠正了王明路线的错误。

亲身经历这段历史的刘伯承元帅后来回忆道:广大干部眼看着五次反'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四次反'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到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这段回忆生动展现了毛泽东同志高超的斗争艺术——善于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而不是盲目硬拼。

毛泽东同志这种把握时机的智慧,同样体现在对待蒋介石的策略上。自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来,蒋介石持续镇压革命力量,这当然是反动行径。但毛泽东同志却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他曾经说过:在国内来说,最好的教员是蒋介石。我们说不服的人,蒋介石一教,就说得服了。蒋介石用什么办法来教呢?他是用机关枪、大炮、飞机来教。......没有蒋介石,中国人民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团结起来,也不能武装起来。单是马克思主义是不能把中国人民教育过来的,所以我们除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教员以外,还请了另外一个教员,就是蒋介石。

在毛泽东同志看来,要完成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仅靠正面的理论教育是不够的,因为当时大多数群众尚未形成强烈的革命意识。这时,就需要敌人从反面进行教育——敌人的压迫越残酷,就越能激发群众的革命觉悟,最终推动革命走向胜利。这种化不利为有利、转危为机的卓越智慧,正是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革命家的过人之处。他总能从最困难的处境中发现机遇,将敌人的打击转化为革命前进的动力,最终实现反败为胜的伟大转折。这种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高超的政治智慧,至今仍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世人皆知韩信是千古难遇的军事奇才,却鲜有人了解他与汉高祖刘邦之间那段充满戏剧性的君臣关系。在那个群雄...
原创 都... 西北孤忠张议潮与西汉金山国的兴衰史 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石敬瑭向比自己年幼的契丹君主耶律德光称儿...
原创 陈... 皖南事变中的生死突围与红色电波 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机要科的同志们正全神贯注地守着电台,空气中弥漫...
原创 一... 清代大臣上朝时的站位次序问题,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一等公、大学士、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以及各部院堂...
原创 中... 在欧洲漫长的历史长卷中,从西罗马帝国覆灭到文艺复兴曙光初现的这段岁月,被后世学者统称为中世纪。这是一...
原创 为... 在中国考古学史上,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无疑是最具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之一。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
原创 努... 公元1616年,在广袤的辽东大地上,建州女真部族的杰出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经过多年征战,终于建立了...
原创 姚... 公元1402年六月,战火刚刚平息。经历四年血战,燕王朱棣的军队攻入京城,年少的建文帝下落不明,大明王...
史上唯一善待百姓的皇帝,网络上...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功勋卓著的帝王,如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开创康乾...
原创 欧... 欧洲面积约1016万平方千米,比我国也大不了多少,却挤着44个国家,如果减去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剩下约...
原创 他...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历史演变与关键因素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地位并非偶然形成,而是经历了漫长的...
汉朝高古玉虎:历史与艺术的璀璨... # 汉朝高古玉虎:历史与艺术的璀璨结晶 在古代中国,玉器不仅是珍贵的物质财富,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
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在弑兄杀弟之... 说起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大唐盛世无疑是其中最璀璨夺目的明珠。在那个万国来朝的时代,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开...
原创 流... 说起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事儿,总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尤其是那些去了日本的宝贝。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年...
原创 上... 在网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外国人过分强调血统,说自己是哪个贵族的后裔,为何中国人却从不在意这些?答...
卢沟晓月向你邀约,最佳观赏点就... 桥本是供通行的建筑物,与朝代兴衰关联不大,但建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的卢沟桥不同——它不仅有通...
曹魏末年最声势浩大的一次兵变,...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魏国大权后,一场针对曹魏宗室和反对势力的血腥清洗就此展开。在这...
唐朝平均寿命27岁,武则天硬生...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武则天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她以非...
刘备攻打东吴时,为何身边一个五...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刚刚登基不久的昭烈帝刘备怀着满腔悲愤,亲率七万大军东征孙吴。令人唏嘘的是,...
原创 项...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而西楚霸王项羽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