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流落日本的十大国宝文物:第3个已成孤品,最后一个国宝下落不明
迪丽瓦拉
2025-10-05 16:01:38
0

说起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事儿,总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尤其是那些去了日本的宝贝。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超过千万件中国文物散落到世界各地,日本就占了不少份额。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直接从中国抢走了360多万件文物,其中不少是顶级国宝级别的。战后中国追索过一些,但很多到现在还待在日本的博物馆或皇宫里。这些文物不光是老物件,更是咱们历史文化的见证,丢了就等于丢了部分根儿。

接下来咱们聊聊这十大流落日本的国宝,每件背后都有故事,第3件是世上仅剩的孤品,第10件干脆下落不明了。

这些宝贝怎么流到日本去的

日本从唐代开始就跟中国交流密切,那时候不少东西是正常贸易或使者带过去的,比如乐器、书画啥的。但近代以来,尤其是1900年后,日军侵占东北、华北时,大批文物被直接掠夺走。

像1908年日军占了旅顺,就把重达9吨的唐鸿胪井刻石当成战利品运回东京皇宫。还有1930年代,日本间谍伪装成牙医,偷了元际禅师的肉身佛像,顺手烧了寺庙。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北京人头盖骨本打算运到美国安全地方,结果半路被日军截了,从此没了影儿。

其他像青铜器、瓷碗、书画,多是通过走私或拍卖辗转到日本收藏家手里。日本人特别钟情中国古董,公私博物馆藏了数十万件中国文物,其中不少被他们定为“国宝”。这事儿想想就堵心。

这些文物大多出自中国古代鼎盛期。唐代的东西最多,因为那时候中日交流频繁,遣唐使带了不少回去。宋代的瓷器和画作也多,南宋时日本茶道兴起,就爱收建窑的黑釉碗。

商周青铜器则是通过盗掘流失的。总的来说,这些宝贝代表了中国从先秦到明清的工艺巅峰,日本收藏后维护得还行,但归根结底是咱们的遗产。

一件件扒拉这十大国宝的来头和遭遇

第一件,唐鸿胪井刻石。这块石头重9.5吨,高1.8米,宽3米,上头刻了29个字,是公元713年唐睿宗时期崔忻册封渤海国王时留下的。碑文明确写了渤海国是靺鞨族建立的,不是高句丽,这对东北历史研究超级重要。

1908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占了旅顺,把这石头用船运回东京,放在皇宫里,当成他们的宝贝。2014年中国民间团体去要过,但日方没答应。现在它还躺在那,成了日本研究中国东北史的资料。

第二件,虎食人卣。商晚期青铜酒器,高35厘米左右,造型是老虎抱着人要咬,工艺精湛。1920年代在湖南安化出土,本来一对,结果仓库里丢了。

一件去了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一件流到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馆。国内再没挖出类似的,成了永久遗憾。日本人视它为青铜器代表,经常展出。

第三件,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唐代乐器,长约1米,用紫檀木做身,镶螺钿、玳瑁和琥珀装饰。公元8世纪唐使者作为礼物带到日本,圣武天皇收藏后放进奈良东大寺正仓院。

这是世上唯一留下的唐代五弦琵琶,孤品级别,代表了大唐音乐文化的繁华。日本皇室视它为镇国之宝,每年只展几天。

第四件,《菩萨处胎经》五帖。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抄写的经书,长几米,墨迹还清晰,书法雄浑刚劲。唐代时随遣唐使东渡,现藏京都知恩院。这是现存最古老的手抄经,北碑风格典型。国内没类似的东西,日本寺庙用它研究佛教史。

第五件,《红白芙蓉图》。1197年南宋李迪画的两幅绢本,一红一白芙蓉,线描细腻,传承黄筌画风。本是圆明园藏品,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后流失海外,后不知怎么到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画上题款清楚,价值高,是南宋院体花鸟画顶峰代表。

第六件,汉倭奴国王金印。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57年赐给倭国使者的,方形边长2.3厘米,重109克。1784年福冈农民挖出,现藏福冈市博物馆。

日本学者一度怀疑真伪,直到1956年中国出土“滇王之印”,规格风格一致,才确认。这是中日最早外交证据,日本定为国宝。

第七件,曜变天目茶碗。南宋建窑黑釉瓷,直径12厘米,表面有彩色斑点,像宇宙星辰。本来一对,13世纪传到日本,一只被织田信长收藏。

1582年本能寺之变中烧毁,剩的三件全在日本:大阪藤田美术馆、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東京静嘉堂文库,都是国宝级别。日本茶道中推崇备至。

第八件,《丧乱帖》。王羲之书法唐摹本,长58厘米,笔法精妙。公元8世纪鉴真东渡时带去,三帖合一: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现藏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与台北故宫《快雪时晴帖》齐名。日本皇室秘藏1300年,2022年刚定为国宝。

第九件,元际禅师肉身。唐代僧人,六祖慧能弟子,91岁圆寂,肉身不腐。1930年代,日本间谍渡边四郎伪装牙医,潜入湖南南岳寺,毒死守庙和尚,偷走肉身,还烧了寺。1947年渡边死后,在他仓库发现,现供在横滨鹤见区总持寺,吸引日本人参拜。

第十件,北京人头盖骨。公元前数十万年古人类化石,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挖出五具。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装箱交给美军运往秦皇岛,途中日军俘虏美军,化石就没了踪影。后来多次挖周口店,只找到牙齿啥的,再无完整头骨。下落不明,成了历史谜团。

这些文物每件都独一无二,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想想日本从中国学去的文化,却用侵略手段抢宝贝,真够讽刺的。

如今这些国宝的现状

现在,这些东西大多在日本好好保存着。唐鸿胪井刻石在皇宫,虎食人卣在博物馆,螺钿琵琶每年展出几天,《菩萨处胎经》在寺庙里供着。

《红白芙蓉图》公开展示,金印在福冈博物馆,天目茶碗分藏三处,都是日本国宝。《丧乱帖》皇室收藏,肉身佛在寺庙,北京人头骨嘛,至今没下落,研究者猜可能埋在秦皇岛地下或被毁了。

日本维护这些文物花了不少钱,数字化啥的做得细致,但这不等于他们就该拥有。追索文物是国际惯例,中国这些年通过外交和法律要回了不少,但这些顶级国宝难度大。2014年民间团体要过刻石,没成。关键是证据链完整,得一步步来。

这些文物提醒咱们,历史不能忘。流失是过去弱国挨打的结果,现在强大了,得保护好剩下的遗产。周口店继续挖,新发现补充了北京人研究。

国内仿制螺钿琵琶,研究曜变釉技术,也在传承。接地气点说,别光叹气,得行动。多学历史,多支持文物保护,旅游时去博物馆看看自家宝贝的复制品,也算一种缅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箭改变三国格局!张任射庞统、... 物华天宝、人才荟萃,沃野千里、群贤云集,这就是被称为天府之国的益州。 益州刘璋,虽然是闭门自守的暗弱...
原创 为... 诸葛亮与姜维的相遇相知,堪称三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这位被后世尊为卧龙的蜀汉丞相,对从天水...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最新...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代睿 9月15日,随着国家文物局新闻发布会召开,曾陷入真假之争的青海“秦始皇遣使...
原创 他...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号角响彻神州大地,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广大地区相继迎来解放的...
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反而越杀...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贪腐问题始终是困扰统治者的顽疾。明太祖朱元璋与清世宗雍正这两位以铁腕治贪...
原创 为... 中国在难民问题上的立场常常引发国际社会的讨论,一些舆论认为中国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过于谨慎,甚至有些严...
原创 消... 近年来,随着《大明风华》《山河月明》等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热播,一股历史热正在社会各阶层兴起。越来越多年...
原创 这... 这位传奇武将的生命力之顽强令人叹为观止,他不仅亲眼见证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辉煌与陨落,目睹了汉高祖刘邦...
复旦史学百年︱杨宽与先秦历史地... 【按】为纪念复旦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一百周年,澎湃新闻特推出“复旦史学百年”专栏,刊载关于谭其骧、周予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其中赵云赵子龙堪称一代传奇。这位常胜将军一生征战沙场,未尝败绩,其英勇事迹至今为人...
原创 同...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代表着读书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毕生追求的目标。这种通...
原创 三... 标题:三国四大经典预言,竟然全部预言成功,历史证明丝毫不差 在中国古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三国时期...
原创 张...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豪杰争锋,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曹操以其过人的谋略...
原创 别... 当我们谈及南沙群岛时,许多人的目光通常集中在那些引发争议的小岛礁上,仿佛整个东南亚的未来都在这片海域...
原创 孙...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他的父亲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孙子也是皇帝,而他自己...
原创 为... 《乌江畔的贵族绝唱:论项羽自刎背后的精神丰碑》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每当这句悲壮的诗句浮现在...
联合国都是“一国一票”,为何苏... 在全球众多国际组织之中,联合国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由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主权国家共同组建而成的...
原创 汉... 汉光武帝刘秀在建立新王朝时,做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决定——将国号定为汉,以此表明自己继承西汉正...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开国雄主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您是否真正了解他...
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赵军为何...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更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还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