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国,躲到墨西哥了,还遭到数次暗杀
迪丽瓦拉
2025-10-06 04:32:08
0

1940年8月20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郊外一座名为姚肯的别墅内,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政治暗杀事件。时年60岁的苏联革命元老列夫·托洛茨基,被一名伪装成崇拜者的刺客用冰镐残忍地击穿颅骨。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这位曾被誉为苏联红军之父的革命领袖仍因伤势过重而离世。这起暗杀不仅终结了一位革命家的生命,更为长达二十余年的政治斗争画上了句号。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终于如愿以偿,彻底铲除了这个毕生的政治宿敌。 作为俄国革命的元老、列宁最亲密的战友,托洛茨基为何会在列宁逝世后迅速失势,最终落得流亡海外、惨遭暗杀的下场?他与斯大林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切都要从两人的出身背景和革命历程说起。 (俄国革命元老托洛茨基) 一、革命灵魂的崛起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从出身到性格都截然不同。斯大林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贫寒的鞋匠家庭,从小在贫困中挣扎求生;而托洛茨基则来自乌克兰一个富裕的犹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性格上,斯大林沉稳内敛、工于心计,托洛茨基则才华横溢、激情澎湃。这种根本性的差异,加上对革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分歧,最终导致两人在克里姆林宫内外展开了长达二十年的权力角逐。 托洛茨基早在中学时代就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抱负。与许多为个人利益投身革命的人不同,他完全是出于坚定的政治信仰而走上革命道路。在基辅大学就读期间,他就因参与反沙皇活动被捕,被流放到寒冷的西伯利亚。正是在这段流放岁月里,他深入研读了马克思著作和列宁的文章。1902年,当他在伦敦首次见到列宁时,两人一见如故,立即成为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时,托洛茨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作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他亲自指挥红军部队攻占冬宫,成为与列宁齐名的革命领袖。就连斯大林的忠实追随者雅克·撒都尔也不得不承认:十月革命中,托洛茨基是主要的组织者和起义的灵魂。 托洛茨基与列宁在革命理念上存在一个重要分歧:他主张不断革命论,认为革命应该向全世界扩展;而列宁则更注重先巩固俄国国内的革命成果。这一分歧后来也成为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主义最根本的矛盾所在。 (十月革命场景) 二、权力角逐的开端 十月革命胜利后,托洛茨基在党内威望仅次于列宁。他不仅是革命的实际组织者,其画像长期与列宁并列悬挂,更身兼红军和海军最高指挥官的要职。他的组织才能和演讲天赋在当时的苏联无人能及。 相比之下,列宁重用斯大林更多是看中其执行力。斯大林对列宁言听计从,从不像托洛茨基那样坚持己见。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愿意处理那些见不得光的脏活。1922年苏联迁都莫斯科后,斯大林不仅获得了克里姆林宫内的专属公寓,更被任命为党的总书记——虽然当时这只是一个负责日常党务的职位。而此时的托洛茨基仍在前线指挥作战,对后方权力格局的变化浑然不觉。 到1924年,斯大林已通过人事安排将这一看似普通的职位变成了实权中心。他利用任命权在各个关键岗位安插亲信,这种权术手段令知识分子出身的托洛茨基深感厌恶。托洛茨基开始在政治局会议上保持沉默,拒绝参与权力斗争。即便列宁多次提醒,甚至考虑撤销斯大林的职务,他也无动于衷。 (斯大林肖像) 三、权力斗争的升级 1924年列宁逝世后,托洛茨基要求公布列宁遗嘱但未能成功。这份遗嘱中明确建议撤换斯大林。当时党内有四位可能的接班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斯大林和托洛茨基。 斯大林此时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手腕。他先联合布哈林对付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在取得优势后又将布哈林排挤出局。1926年,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结成联盟,批判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但由于斯大林已牢牢掌控党组织,两人很快遭到清算。 1927年,托洛茨基被开除党籍,次年1月被驱逐出境。流亡期间他创建第四国际,公开反对斯大林的第三国际,这使斯大林如坐针毡。苏联政府随即宣布托洛茨基为人民公敌,并开始策划暗杀行动。讽刺的是,就在十年前,斯大林还曾撰文称赞托洛茨基是苏联革命的灵魂。 (流亡中的托洛茨基) 四、血腥的终结 在辗转土耳其、法国、挪威等多国后,托洛茨基于1937年抵达墨西哥。他在这里获得了较高规格的礼遇,先是被安置在著名画家里维拉的家中,后迁入墨西哥城郊的姚肯别墅。 1940年5月20日,一队身着军装的武装分子突袭别墅。他们冲进托洛茨基夫妇的卧室,对着床铺疯狂扫射后迅速逃离。事后调查发现,刺客们共发射了300多发子弹。所幸子弹都是从窗外射入,躲在墙角的托洛茨基夫妇得以幸免,只有他们的孙子被流弹擦伤脚部。

尽管墨西哥政府随后加强了安保,但暗杀行动仍在继续。一名叫拉蒙·麦卡德的西班牙共产主义者被苏联特工收买,以崇拜者身份接近托洛茨基。8月20日,他穿着雨衣来到别墅,请托洛茨基审阅文章。当托洛茨基专注阅读时,麦卡德突然从雨衣中抽出冰镐,朝他的后脑猛击。警卫虽迅速制服了刺客,但托洛茨基因颅骨粉碎性骨折,在送医后不久便与世长辞。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矛盾,表面上是革命路线的分歧,实质上是权力斗争。作为苏联红军的缔造者,托洛茨基的巨大威望令独裁者寝食难安。而他拒绝参与权术斗争的高傲性格,也注定难逃悲剧结局。这场跨越两大洲、持续二十年的政治对决,最终以最血腥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国院士丨“恐龙院士”—— 专... 什么?恐龙并没有灭绝?! “现在的鸟类就是中生代恐龙的直系后裔,我们可以将鸡、鸭、鸽子、老鹰、鸵鸟这...
秦始皇的手究竟伸了多长?青海一... 4306米的高原上,一块其貌不扬的石头静静躺了两千多年。2020年盛夏的扎陵湖北岸,海拔4300米的...
原创 吴... 吴三桂:一个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复杂人物及其家族秘史 吴三桂作为明末清初最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之一,其...
原创 若... 历史的假设:若十三阿哥胤祥登基,大清能否续写辉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如果”,引人无...
新疆加大北庭故城遗址保护 千年... “文物修复任务重,人手少,加班加点是常事。”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
“昆仑”,找到了? 尕日塘秦刻石。国家文物局供图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公开发表了《实证古代“昆仑...
原创 演... 许褚作为曹魏阵营中首屈一指的猛将,位列三国二十四名将之林,其勇猛程度堪称曹军阵营的武力巅峰。然而在《...
高子华|“古宁波湾”海洋文明的... 八千年前的浙江余姚井头山,栖息着中国沿海最早的渔民,他们面向大海,渔猎为生。井头山先民吃后丢弃的泥蚶...
原创 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存续的时间普遍比后世大一统王朝更为长久,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源于两个关键因素。首先,...
原创 王...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有多少默默无闻的英雄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原创 吹... 【轻松读懂历史课】牛教授开讲:清朝人口爆炸的真相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牛教授,一个爱讲思政课的...
原创 天... 在中国悠久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巨匠。然而,有一类人物却如凤毛麟...
原创 中... 中统四大特务后代的现状:从默默无闻到商业巨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特务一词的语义经历了复杂的演变。最...
原创 远...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据统计,中国军队...
钱江观潮丨“乡博”是春天的制造... 浙江省文物局近日公布了2025年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名单,共76家博物馆入选。至此,在浙江,乡村博物馆已...
原创 总... 1978年4月的一个清晨,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的张贤约中将乘坐的专机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
文明曙光——大地湾遗址史前文化... 9月15日,“文明曙光——大地湾遗址史前文化文物展”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杨...
宋仁宗与四位皇后的爱恨情仇,三... 宋仁宗赵祯作为北宋第四位君主,其长达四十一年的统治不仅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之一,更因其复杂的情感...
原创 韩...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王... 欧洲需要重新认识历史:王毅外长访欧传递三大关键信号 9月12日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开启欧洲三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