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需要重新认识历史:王毅外长访欧传递三大关键信号 9月12日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开启欧洲三国之旅,先后访问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波兰。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王毅外长今年第二次访欧,此前6月他曾访问比利时、德国和法国。两次访问呈现出明显差异:上次为期7天的访问聚焦西欧主要经济体,旨在为中欧领导人后续会晤铺路;而此次则转向东欧国家,传递出更为明确的外交立场。
历史教育成首要议题 在与奥地利外长迈因尔—赖辛格的会谈中,王毅特别提到二战期间中国为奥地利犹太人提供庇护的历史事实。在斯洛文尼亚,他则详细阐述了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对击败日本军国主义的关键作用。这些谈话直指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近期的不当言论——后者竟质疑中俄在二战中的贡献。王毅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正是纠正欧洲对二战历史的错误认知。 澄清军援俄罗斯的不实指控 针对欧洲近期关于中国军援俄罗斯的谣言,王毅在访问中明确表态。他以英国无端制裁中国企业为例,强调中国始终秉持和平立场。在与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王毅重申中国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这一表态获得积极回应。奥地利外长赞赏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调解作用,斯洛文尼亚总理也表示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呼吁欧洲保持独立自主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王毅着重强调战略自主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的发展不是要取代任何国家,而是希望与各国共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同时,他提醒欧洲认清当前困境的真正根源,不要通过损害中国利益来换取其他交易。中国始终视欧洲为重要一极,支持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立作用。 当前中欧关系正处于关键时期。中国已展现出最大诚意,现在需要欧洲方面摒弃偏见,以务实态度推动双边合作。这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稳定与发展。王毅此次访问传递的信息清晰而明确:只有基于相互尊重和正确历史认知,中欧关系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