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子嗣众多,光是史书记载的女儿就有21位。不过皇室子女的存活率并不高,算上一位养女,最终长大成人的只有9位公主。
在清朝,公主们的命运往往最为坎坷。她们在紫禁城的金碧辉煌中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却总在芳华正茂的年纪被指婚远嫁蒙古草原。从此,她们要适应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在漫天风沙中度过余生,几乎再无机会重返京城。这种命运对每个公主来说都无法逃避,没有例外,也不容反抗。
满蒙联姻是清王朝的重要国策,它维系了边疆稳定,保障了百姓安宁。但代价就是这些金枝玉叶的公主们,只能在茫茫草原上遥想紫禁城的繁华。不过到了他这一朝,情况稍有不同:九位公主中,七位仍按惯例远嫁蒙古,却有两位得以留在京城。
当时看来,留在京城的公主似乎更幸运。其中一位下嫁给了汉臣之子孙承宗,成为清朝唯一一位嫁给汉人的公主。这桩婚事并非荣耀,而是康熙为了笼络汉人、促进满汉融合的政治安排。另一位公主则嫁给了康熙舅舅的孙子,本该享尽荣华,却不幸早逝。这位公主就是温宪。
温宪是德妃乌雅氏所生,在康熙女儿中排行第九。由于德妃的长女和次子都夭折了,温宪从小就被康熙的嫡母皇太后抚养。自满月起就生活在皇太后身边,虽然与生母分离,但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她比其他公主更受重视,也更容易得到父皇的关爱。在众多姐妹中,温宪可谓是最受宠的一位。
皇太后对温宪的教导十分用心,史料记载这位公主天资聪颖,学识渊博。但无论多么受宠,公主终究逃不过婚配的命运。当时已有三四位姐姐远嫁蒙古,按照惯例,由蒙古科尔沁出身的皇太后抚养的温宪,理应嫁回科尔沁部落。但皇太后舍不得孙女远嫁,便向康熙求情。
康熙尊重嫡母的意愿,开始为温宪在京中物色驸马。候选对象必须出自钮祜禄氏、赫舍里氏等显赫家族。但康熙最终选择了自己的母家佟佳氏,将温宪许配给舜安颜。舜安颜家世显赫:祖父是康熙的舅舅佟国维,姑姑是孝懿仁皇后,叔叔是九门提督隆科多。当时的佟佳氏正如日中天,公主下嫁更使其权势达到顶峰。
可惜舜安颜本人并不出色。在九子夺嫡的激烈斗争中,温宪的亲哥哥是四阿哥胤禛,舜安颜却支持八阿哥胤禩。若他安分守己,本可稳坐额驸之位。但温宪已无法劝阻丈夫了——她在18岁出嫁,婚后两年随皇太后避暑时不幸中暑去世。
或许早逝对温宪而言未尝不是幸事。不久后,她的丈夫家族就与亲哥哥雍正帝势同水火。温宪死后,雍正追封她为固伦温宪公主,为这位薄命红颜的一生画上了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