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珊:走出非洲,走进永恒
迪丽瓦拉
2025-10-06 10:03:21
0

《走出非洲》剧照

想到他们共同演出的电影《走出非洲》。

梅丽尔·斯特里普年轻时真好看,罗伯特·莱福德一出来就是大牌气场,两个人一站在那儿,就像是要有爱情发生的样子。

年轻时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罗伯特·莱福德

斯特里普的服装也美,这部电影里她那些服装很有看头。所有的人都是清一色的服装,只有她以不同装束出场。片中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装饰,故事讲述了1914-1931年在非洲殖民地的故事。28岁的女主角凯伦远离欧洲丹麦,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从森林,从高地,我们来了,我们来了!”雪莱的这首诗一开头,就气势磅礴——青春的气势。《走出非洲》是自传体,书里直书其名,还有其他几个主角也都是用原名原姓。

《走出非洲》作者凯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

作者凯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出生于1885年。布里克森从小喜欢看书,丹麦王国的安徒生童话更是近水楼台。是不是童话看多了,在她眼里非洲都充满了色彩和想象。28岁花样年华去到非洲。这让我想起大学时,毕业生去西藏的情景。心思或许相近,其他都不一样。布里克森出身名门望族,名衔男爵夫人,非洲的房子也是娘家留下来的,嫁的是近亲表哥。

我更想说的是名著的力量。1937年发表的这本书,写的是一个人的成长故事。

1.爱情是什么?

电影里莱福德饰演的丹尼斯给斯特里普扮演的凯伦洗头发。水从水壶里涓涓而流,白色的肥皂沫往下飘,如同洗发水的广告。她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视野里。他不像她那个新婚的丈夫,刚结婚就逃之夭夭,野游打猎才是他的最先选择。

电影里莱福德饰演的丹尼斯给斯特里普扮演的凯伦洗头发

那她干吗要嫁给他?估计她也要问自己这个问题。还有,如果每个人都能那么早洞穿世事,就没有后来的苦恼了?

其实凯伦很能干,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她就是女汉子——自己打理农场,去打猎,守妇道,甚至千里迢迢,冒着被野兽吃掉的危险,为丈夫送补给。直到遇到丹尼斯。

丹尼斯是那个能洞察她心底的人,知道她故事讲得好,送笔给她;迷路了,送指南针;看到她头发黏了,帮她洗头;开直升飞机带着她在空中鸟瞰;两人一起听莫扎特……

但是他不能陪伴她,用的是老套的那句话:结婚不过是一张纸,并不会对爱有所改变。

凯伦的回答是:有些东西要有代价才能得到,你应该希望自己属于此类。成长,她从一个努力维持婚姻关系,宁愿牺牲自己也要维护婚姻的女人,成长为一个自信而独立的女子。

丹尼斯被震到了吗?也许。但是因为他首要的是自由,所以离开了。但是又回来,跟她说,愿意跟她白头到老。可惜在旅程中飞机出事了。

电影里莱福德饰演的丹尼斯

2.需要与“不需要证明的爱”

丹尼斯英俊潇洒,出身英国上层社会,读的是牛津大学。他跟凯伦之间的一大段对话很有意思:

她要给他补扣子,他制止了她。

他:你不用一定要缝扣子。

她:为什么你的自由要比我重要?

他:不是,我从来没有干扰过你的自由。

她:不可以依靠你,也不可以指望你做什么。但是我真的需要你。

他:你不需要我。如果我死了,你也死吗?你不需要我,你把需要和想要搞混了。

她:老天,在你创造的世界里,还能有爱吗?

他:有,还是最好的那种,不需要证明的爱。

她:那你是在月球上吧。

……

他:你不知道话语能有多伤人。

丹尼斯最后的结局也是有迹可循?当一个人一辈子的信念被击碎,突然发现,自己所信仰的其实不是真理,任何绝对都是不存在的:绝对的自由,绝对的黑,绝对的白……所以他的那句“你把它毁掉了”也是意味深长——她把他的信念毁掉了,即使并非信念。这或许就是所谓懵懂有时是幸福,或者越清楚越痛苦?

电影里凯伦与非洲小孩互动

3.文学的力量

凯伦到哪里都鼓励人家看书,普及教育,办学校,草屋搭起来,教非洲小孩儿学英文。救死扶伤,给当地人看病。

丹尼斯来了,说,我们都是过客,这里的什么都不属于我们,言下之意不必执着,教也没用。当地酋长说,你教他们读书识字有啥用,英国人倒是读书识字呢,又怎样了?老头开始反对,因为怕小娃们读了书胜过自己,直到听到“等娃们长大了,老头也上西天了”,这才松口。

但是文学帮助她渡过了难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男人远走他乡四处游荡的时候,艰辛寂寞的时候,是书籍陪伴在凯伦的身边。升华,成长。当你喜欢的人,不愿意留在你身边,你可以跟TA坦然地说,如果你爱自由胜过爱所有,那么请便。

丹尼斯也是被洗脑一族?还是年轻一心想“去远方”?他后来反悔了,可惜来不及了。

如果说《走出非洲》这本书有什么伟大之处,就是它告诉读者: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感受,敢爱敢恨,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离你远去,你还有自己……这一切是凯伦远离家乡、远离欧洲,在非洲渺无人烟的地方悟出来的。

走出非洲,走出自我。布里克森因为这本书成为那年诺贝尔文学奖大热候选人。可惜她在文学奖颁发前离世,斯坦贝克获奖,致辞时特别致敬布里克森。她得诺奖的呼声一直很高,1954年海明威得奖发表感言时还说自己不够格,应该给布里克森。

2011年4月,罗伯特·莱福德曾来到德州大学奥斯汀兰森中心,在“作家之门”上签名留下印记。

如今罗伯特·莱福德也离开了,一只大狮子倏然离去。但是他与这部作品一起,走出非洲、走进永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唐宋经济制度与地方社会 2025年9月6日,“唐宋经济制度与地方社会”工作坊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文苑楼举行。本次工作坊旨在...
原创 谭... 谭嗣同:一位理想主义者的悲壮人生 谭嗣同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改革先驱,他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官宦世家。这...
94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不会忘... 94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14年间 中华儿女共赴国...
原创 炎... 在距今约三千至四千年前的远古时代,位于现今四川盆地西南部、雅砻江与金沙江交汇处下游的一段古老河道(古...
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何没有三... 韩信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与孙武、吴起、白起并称兵家四圣,被后人尊为兵仙。这位军事奇才在秦末乱世中展现...
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忽必烈用 ...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以其忠贞不屈的气节,矗立在民族精神的高地上。12...
姜武:用表演为731遇难同胞发... “通过影像让世人知道他们存在的痕迹,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日子。”9月17日,在电影《731》全...
原创 国... 民国时期战乱不断,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在国民党阵营中,有三名将领尤其令解放军感到棘手。令人惊讶的是,...
原创 大... 公元1627年,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年仅16岁的信王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帝,面...
湖南博物院发布公告,事关长沙马... 9月16日,湖南博物院发布关于部分展厅临时关闭的公告,涉及“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
如何用AI传播知识? “大圆镜...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科普视频创作发生深度变革。近期,“大圆镜科普” 账...
唐朝文学造诣最高的四大丞相,究...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灿烂辉煌的朝代之一,在这个诗歌艺术达到巅峰的盛世,不仅诞生了李白、杜甫等伟大...
原创 蒙... 在中文互联网的讨论中,一个话题总是争论不休:元清到底算不算中国? 支持“元清是中国”的人会说:元朝承...
把人称作“圆木”! 日本731... 电影《731》定于9月18日起在全球多地上映 ,那些在“防疫给水”伪装下的活体实验、细菌战罪行,是中...
明代高足杯:一对无款瓷器的深度... 明代高足杯:一对无款瓷器的深度断代、真伪鉴定与价值评估 一、引言 用户上传的 6 张图片,清晰展示了...
原创 元...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绵延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虽然那些曾经辉煌的王朝都已化作过...
【鲁医风采】红色记忆|“我革命... 编者按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省卫生健康委近期推出“鲁医风采-红色记忆”系列,深入介绍...
原创 “...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书中将张辽、徐晃、乐进、张郃、于禁五位名将的传记合编在一起,称为《张乐于张徐传...
奇门遁甲被誉为中华术数天花板:... 我们最先要提到的是,李淳风先生,他是我国唐代的著名的天文学家、大众熟知的易学家和数理研究学者。可以说...
原创 匈... 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匈奴作为北方草原的强大游牧民族,就已经对中原地区构成了严重威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