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啥会受倭寇侵袭?袭扰中国100多年,最终如何终结?
迪丽瓦拉
2025-10-06 21:32:44
0

【倭寇历史探源】

提起倭寇二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个专指日本海盗集团的称谓,最早在明朝时期广泛流传开来。元末明初之际,我国东南沿海屡遭日本海盗的大规模洗劫,他们驾驶快船突然登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倭寇之名由此深入人心。虽然明初曾一度肃清倭患,但到明朝中叶,这些海盗卷土重来,甚至一度攻陷陪都南京,给明朝统治带来严重威胁。那么,为何倭寇之患会持续百年之久?最终如何被彻底平定?

【倭寇的兴起】

历史记载中首次出现倭寇是在1223年,当时一伙日本浪人袭击了元朝属国高丽的沿海城镇。高丽王室为此向日本朝廷提出严正抗议。1333年日本镰仓幕府倒台后,国内陷入南北朝对峙的乱世。战败的武士纷纷流亡海上,与当地渔民勾结,逐渐形成专业海盗团伙,开始频繁骚扰中朝沿海,这就是最早期的倭寇。

元明易代之际,方国珍、张士诚等反元义军残部逃往沿海,与日本浪人沆瀣一气。在沿海走私商人的暗中支持下,倭寇活动在明初达到第一个高峰。他们以舟山群岛为巢穴,时常突袭沿海州县,劫掠财物、掳掠人口,百姓苦不堪言。

【明初的倭寇危机】

洪武二年(1369年)至三年间,山东至福建的漫长海岸线接连遭受倭寇侵袭。这些海盗驾驶着轻快的八幡船,来去如风,官军防不胜防。明太祖朱元璋对此极为震怒,从1370年起连续派遣使节赴日本南朝,要求怀良亲王管束本国浪人。

然而南朝的怀良亲王竟傲慢无礼,不仅多次扣押明使,还在1381年的国书中公然挑衅:闻天朝善战,吾国亦备干戈。汝选精兵来犯,吾有山海之险可恃!这番狂妄之言彻底激怒朱元璋。虽然一度想跨海征讨,但当时北元残余势力仍在漠北虎视眈眈,最终不得不放弃远征计划。

此事让朱元璋对日本高度戒备。数年后,当发现日本使者私通宰相胡惟庸,甚至涉嫌运送军火时,立即掀起震惊朝野的胡惟庸案。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及其党羽被连根拔起,满门抄斩。

【海禁政策的双刃剑】

1387年明朝断绝与日本南朝的外交后,南朝在1392年被北朝所灭。但失去靠山的南朝余党反而变本加厉为寇,沿海治安持续恶化。此时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反而迫使更多沿海居民加入倭寇行列。

转机出现在1401年,建文帝正式册封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明廷要求其清剿倭寇,而足利氏也想借机铲除政敌,双方一拍即合。在1404年,幕府将20名倭首押送明朝,虽未获接收,但足利氏仍将其全部处决,倭患暂时缓解。

【勘合贸易的兴衰】

明成祖时期推行的勘合贸易成效显著。持有官方凭证的商船才能进行贸易,这既满足日本贵族的利益需求,又有效管控了海上秩序。可惜好景不长,1523年宁波爆发争贡之役——两派日本使团为争夺贸易权在宁波港火并,酿成流血事件。明朝震怒之下,于1529年撤销宁波市舶司,中日官方贸易完全中断。

这一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失去合法贸易渠道的日本浪人重操旧业,到嘉靖年间(1522-1566),倭患达到历史顶峰。海盗们甚至建立固定据点,其中以汪直为首的徽王势力最为猖獗,他在日本平户岛建立伪政权,公然与明朝分庭抗礼。

【荡寇风云录】

面对愈演愈烈的倭患,抗倭名将戚继光横空出世。他招募义乌矿工组成戚家军,创制鸳鸯阵等新式战法。1562年与谭纶联手荡平福建横屿等倭巢,次年又在牛田、林墩连战连捷。与此同时,胡宗宪设计诱捕汪直,于1568年将其正法。

到万历年间(1573-1620),随着海禁政策松动和军事打击的双重作用,肆虐两百余年的倭患终告平息。这段波澜壮阔的抗倭史,既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也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千古绝唱。

(配图说明:明代倭寇活动路线示意图/戚继光画像等历史图像资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公元420年,正值永初元年,东晋王朝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一代枭雄刘裕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废黜了东晋末...
皇帝宣大师进宫,大师说:中午我... 【改写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堪舆、摸骨看相这类术数常被视为迷信,但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几位令人称...
原创 世... 皇后:帝国背后的权力女性 在历史上,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妻,拥有着与众不同的尊贵地位。虽然皇帝后宫佳丽...
原创 清... 刀光剑影中的传奇:清朝福将杨遇春的不败人生 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金属碰撞的铿锵声与战士的呐喊交织...
原创 临... 清朝末年,整个国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作为末代皇帝之一的光绪,虽然胸怀治国抱负,却始终无法施展。更...
原创 史... 东汉末年刘备匡扶汉室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无论是《三国演义》的精彩演绎,还是戏曲评书的反复传唱,都让这...
原创 人...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令人惊叹的传奇故事。其中,一位被世人尊称为佛的太监,用他跌宕起伏的...
李建成有5位智勇双全的心腹,若... 唐朝开国后不久,一场震惊朝野的政变在玄武门上演。秦王李世民在尉迟恭、长孙无忌等心腹的协助下,设伏诛杀...
原创 如...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落凤坡之战中阵亡的是诸葛亮而非庞统,历史可能会完全改写。庞统作为刘备的首席...
原创 我... 一斤等于0.5公斤,也就是500克,这是生活常识,大多数人都知道。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国沿用...
原创 吕... 三国名将排行榜的争议与探讨 关于三国时期二十四位名将的排名,历来存在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以排名第三的...
“前人的足迹是对后来人的激励” “‘北上南下’是中国新闻史的一部分,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一个特殊产物,值得研究。当代的新闻人应该从老...
原创 如... 东西方两大征服者的传奇对决 周室东迁与东西方霸主的崛起 当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往洛邑,中国历史翻开...
原创 张... 1928年6月3日,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因前线战事不利,被迫返回东北老巢。次日,张作霖乘坐的专列在沈阳...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段风云变幻的岁月,常常成为老一辈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众多影...
原创 盘... 在古代历史上,君主和大臣的辞世后常常会被赋予谥号以评价其一生。根据《逸周书·谥法解》所载,早逝而短命...
原创 南... 南宋末年的降臣:历史转折中的个人抉择 翻开历史的画卷,有些篇章闪耀着辉煌,有些则浸透着血泪。南宋王朝...
原创 刘... 刘邦一生非常宠爱戚夫人,却为何不愿意废掉吕后?其实原因很简单! 给皇帝两个女人,一个年轻貌美,性格温...
原创 南... 公元518年,北魏实际掌权者胡太后颁布了一道重要诏令《禁私度僧令》,将僧人剃度的权力从寺院收归中央朝...
原创 假... 三国时期,诸葛亮凭借超凡的智慧和高尚的品格,成为千古传颂的传奇人物。那么,让我们展开一个有趣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