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自立为王,展现出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
(增加细节:当时刘备在定军山大败曹操,声势大振,汉中作为刘邦当年开创基业的福地,更让这次称王显得意义非凡。)
就在蜀汉事业如日中天之际,荆州局势突然急转直下。孙权对刘备同时占据荆州和益州深感不安,双方矛盾终于爆发。称王仅半年后,关羽因轻敌导致荆州失守,自己也兵败身亡。紧接着,上庸守将孟达与刘封内讧,叛投曹魏。当刘封逃回成都后,刘备虽痛心不已,仍不得不下令处死这个养子。同年,谋士法正也因病去世,蜀汉接连损失三位重臣,给刘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改写说明:将原文长句拆解,加入因果关系说明)
恰在此时,传来汉献帝被废的消息。刘备随即在成都称帝,改元章武。面对孙权示好,被仇恨和执念蒙蔽的刘备断然拒绝,亲率八万大军东征。即便赵云、诸葛亮苦苦相劝,也未能改变他的决心。(增加细节:补充了人物劝阻的具体情况)
东征前夕,又传来张飞遇害的噩耗,这使刘备更加悲愤交加。在夷陵之战中,他拒绝黄权稳扎稳打的建议,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曹丕在北方观战时,就曾预言这种绵延数百里的营寨必败无疑。最终蜀军全军覆没,刘备败退白帝城,将鱼复改名永安以示警醒。此时他才幡然醒悟,急忙派使者与东吴议和。(改写说明:增加战争细节,使过程更生动)
接连的打击让刘备身心俱疲。223年病危之际,他将诸葛亮召至榻前托付后事:先生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定能安定国家。若刘禅不成器,你可取而代之。这番遗言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试探,有人觉得是真心,也有人解读为允许诸葛亮另立贤君。临终前,刘备还嘱咐刘禅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诸葛亮。最终,这位奋斗一生的枭雄带着未竟的抱负溘然长逝,终年六十三岁。(改写说明:将不同解读整合叙述,增强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