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
云龙兄,这都2021年了,我那一个营的装备该还了吧?这句源自《亮剑》的经典台词,如今成了网友调侃老赖的流行梗。原著中赵刚对此深有体会——楚云飞遇上李云龙,简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不过鲜少人知道,真实抗战史上丢失军械可是重罪。曾有中央军团长因类似事件被军法处置,相比之下,楚云飞对李云龙借装备的宽容显得格外特别。
【第二段】
为何楚云飞能忍下这口气?首先得看他的人格底色。都梁笔下这位晋绥军团长堪称民国军人的理想模板。当时国军高层多逢迎钻营之徒,但楚云飞却是异类。他像抗日名将郝梦龄一样,内战时期消极避战,外敌当前却挺身而出。更难得的是,他严禁家属受贿,约束部下纪律,与那些纵容部队吃喝嫖赌的军官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段】
民族大义始终是楚云飞的第一准则。当参谋长方立功担心上头追责时,他竟说:这批装备给李云龙打鬼子更有价值。这种胸襟在派系林立的国军中实属罕见。他甚至还要求部下主动接触八路军,认为避而远之才是下策。最终他大手一挥:就当还人情了。这种以国家利益消弭内部矛盾的智慧,正是其人格魅力的精髓。
【第四段】
说到人情,李云龙确实对楚云飞有救命之恩。李家镇兵变时,楚云飞单刀赴会险些丧命,是李云龙调动骑兵连和两个营紧急驰援。虽然老李嘴上说358团不够看,但实际部署暴露了他的重视——这种擅自调兵的行为是要挨处分的。更别提两人联手大闹县城,端掉日伪宪兵队的老窝,间接解了358团之围。楚云飞嘴上说清理门户不用外人,心里却记着这份情。
【第五段】
从实际损失看,李云龙这波薅羊毛也在可控范围内。358团一营满编2000人,但楚云飞追债时只说几百条枪。这说明被缴械的可能只是钱伯钧的直属部队,而非整个加强营——否则以老李的作风,怕是连迫击炮都得顺走。当时国军虚报损耗吃空饷是常态,方立功那句我多报些损耗的熟练应对,恰恰印证了这点。若真丢了两千人的装备,楚云飞再大度也得跳脚,毕竟全团才五千人,这窟窿可不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