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出巡时病逝于沙丘宫,当时随行的有幼子胡亥、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而长子扶苏正在上郡与大将蒙恬一起镇守边疆。临终前,秦始皇曾写下诏书命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实际上就是明确指定扶苏继承皇位。然而赵高却封锁了皇帝驾崩的消息,还胆大包天地篡改遗诏,假传圣旨逼扶苏自尽。
作为当朝丞相的李斯本可以阻止这场阴谋。他不仅是扶苏的岳父,更是秦始皇最信任的重臣,担任丞相之位长达数十年,在朝中威望极高。秦始皇临终前还特意嘱咐他要辅佐扶苏,可以说他是最重要的托孤大臣。那么,这位精明能干的丞相为何要背叛自己的女婿,反而支持平庸的胡亥呢?
首先,李斯和扶苏的治国理念存在根本分歧。李斯师从法家大师荀子,崇尚严刑峻法;而扶苏则师从儒家学者淳于越,主张仁政爱民。扶苏曾因反对焚书坑儒与秦始皇发生过激烈争执,这让坚持法家思想的李斯深感不安。
其次,赵高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说服胡亥参与篡位后,赵高知道唯一能阻止他们的就是李斯。于是他软硬兼施,一方面以利害关系相威胁,另一方面又以高官厚禄相利诱,最终迫使李斯就范。
更重要的是,李斯严重低估了赵高的能力。他始终认为这个宦官不足为虑,只要保住自己的相位就万事大吉。却没想到正是这个他看不起的赵高,最后竟设计陷害,导致他全家被处死。这场权力斗争最终以李斯的误判付出了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