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去世后,李银桥找到海军司令:这是主席生前给您留的一封信
迪丽瓦拉
2025-10-07 07:31:44
0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

举国哀恸之际,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十五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带着一个密封的文件袋,驱车来到海军大院。

海军高层萧劲光当时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当他看到李银桥时,两人相视无言,只是紧紧握住对方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萧司令,”李银桥声音沙哑,“这是主席生前留给你的最后一封信。”

萧劲光颤抖着接过那个已经泛黄的信封,上面是毛主席熟悉的笔迹:“劲光同志亲启”。

信封里是一封简短的信件,日期标注为1975年12月26日,那是毛主席的最后一个生日。还没有看信的内容,萧劲光早已泣不成声。

毛主席与萧劲光

萧劲光,190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早年曾参加过五四运动。

1921年赴苏联留学,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军事,1922年加入到我党。

回国后,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在苏区参与了多次反“围剿”作战,曾和毛主席一起爬过雪山、过过草地、走过长征路。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萧劲光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领导,肩负着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心的重任。

在延安的十年里,他住的窑洞与毛主席相邻,这为他与毛主席的密切交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因此,毛主席与萧劲光的关系十分要好,这从两人交往的事情上可见一斑。

1、毛主席借书

毛主席和萧劲光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两人都喜欢读书,甚至爱书如命。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知道萧劲光从苏联带回了大量军事理论书籍,由此经常向他借阅。

有一次,毛主席看到萧劲光家中有个神秘木箱,打趣道:“你这箱子里是不是藏着什么宝贝?”打开一看,满满一箱书籍。

毛主席欣喜地挑了两本《战斗条令》和《战役学》借阅,后来那两本书成为他案头常备的参考资料,直到全国解放还时常翻阅。

在延安时期,萧劲光不仅是毛主席的军事助手,可以说更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

2、让萧劲光管理海军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急电萧劲光到北京。

见面后,毛主席开门见山地说:“国家准备组建海军,我们想要让你来当这个海军总指挥。”

萧劲光连忙推辞:“主席,我都不会游泳,还晕船,怎么能当海军指挥呢?”

毛主席笑着安慰道:“空军指挥刘亚楼晕飞机,你这个海军司令晕船,这就是我们的干部政策。

你在苏联学过军事,对军队建设、武器装备研发都有一定了解,肯定能干好。你只管放手去干,我相信你,也会大力支持你!”

就这样,身为“旱鸭子”的萧劲光临危受命,成为我国第一任海军总指挥。

为了海军建设,当时萧劲光几乎住在办公室,有时忙起来一个月都不回家。

毛主席得知后特意写信叮嘱道:“工作固然重要,身体更要保重,你不可以这么消耗精力了,还是要抽出时间回家看看孩子们!”

萧劲光看到毛主席的信后,立刻调整作息,即使再忙也会抽时间回家。家人调侃道:“我看只有毛主席能管得住你,毛主席的话就是'圣旨'!”

后来到了特殊时期,在纷乱的环境中,有人找萧劲光的麻烦,或者有意替换掉萧劲光。

毛主席得知后,第一时间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正是在毛主席的强大支持下,萧劲光一直在海军指挥上干了30年。

3、到萧劲光家吃饭

1957年8月,建军30周年之际,毛主席前往青岛视察海军。

当得知萧劲光也在青岛后,毛主席罕见地提出:“今天就不在招待所吃了,我要去看看萧劲光,顺便就在萧劲光家里吃饭了!”

那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到下属家中用餐。

他亲自打电话点了几道家常菜:“让你老伴多炒几个菜,麻酱茄子、苦瓜炒鸭子、一盘辣椒、一碗米饭蛮好嘛。”

萧劲光原本准备请东海饭店的厨师来做山珍海味,但了解主席节俭品性的他立刻制止,只让做了八个家常菜。

饭桌上,毛主席和萧劲光相谈甚欢,回忆借书趣事,畅聊海军建设,屋子里不时传出欢笑声。

后来萧劲光回忆起那件事就眼含泪花:“那时毛主席已经逝世多年,我是真的很想念毛主席啊!”

毛主席留给萧劲光最后的信

正是因为毛主席与萧劲光有着如此深厚的情谊,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毛主席还是给萧劲光留了一封信。

那封信,一方面是对老朋友的挂念,另一方面是叮嘱萧劲光要在海军发展上多努力。

话说,萧劲光接过李银桥手中的信后,没有拆就知道那里边是毛主席的嘱托,他的内心十分沉重,不由地泣不成声。

稍微平息了一会后,萧劲光拆开信,没读几行,眼泪又掉下来了。

信上字不多,大部分全是关于海军的:

“海军建设不能停,要自己培养人才,别靠别人”、“海疆要守住,不能让外人欺负”,最后还写着“我信你,你能把海军带好”。

萧劲光把信读了三遍,抬头向李银桥说道:“毛主席到最后,心里还装着这事儿啊……”

后来李银桥每次想起那天,都记得萧劲光攥着信的样子——手指把信纸捏出了印子,声音也哑了,说以后不管多难,都得照着毛主席的话办。

再后来,萧劲光当海军总指挥当了三十年,不管是搞装备还是练士兵,都没忘了信里的叮嘱。

1980年他退下来的时候,还特意把信的内容跟继任的同志说了,反复强调“别辜负了毛主席的托付”。

时光荏苒,一晃到了2025年,如今我们海军已经发展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不仅拥有航母、055大驱,还拥有数不尽的舰载武器。

这是毛主席和萧劲光最期待的,也是我国海军人员一代一代努力的结果,至此让我们向所有为海军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025年的今天,当我们重读这封跨越生死的信件时,看到的不仅是两位革命家的私人情谊,更是一部用生命书写的国人精神史诗。

读者们,关于“毛主席与萧劲光的故事”,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距离918 事变已过去了整整 94 年,然而让不少日本专家怎么都想不通的是: 明明近代侵略中国的国家...
原创 5... 1955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重要会议,正式作出撤销高岗所有党内和行政职务的决定。作为新中国开国元勋之...
原创 郭... 三国历史的终局与魏国的崛起 提起三国时代,最终的赢家是晋朝。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的实力最为强...
原创 朱... 在中国古代社会,商人群体往往处于较低的社会阶层。历朝历代多有明文禁令,禁止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这等...
原创 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奇故事:一个姓氏改变命运 朱元璋的铁腕统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雷厉风行、性...
原创 《... 在三国众多名将中,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武艺高低一直是热议话题。根据现代调查...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离现代最近,因此很多人对它充满好奇,想通过它了解古代王朝的真实面...
新加坡学者向中国捐赠日本侵略战...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新华社新加坡9月20日电 新加坡历史学者林少彬日前在中国驻新加坡大...
原创 刘... 三国时期的名将故事总是让人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蜀汉阵营中最著名的五虎上将。提到蜀汉,大家首先想...
原创 一... 古代名将的悲剧宿命 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开国名将,往往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有的被赐毒酒体面了结,有的...
原创 老... 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我军成功歼灭了国民党精锐的整编74师。这一重大失利让蒋介石勃然大怒,他立即下令...
原创 故... 【珍妃井的今昔对比】 如今游客在故宫看到的珍妃井,井口压着一块凿有圆孔的青石板,粗重的铁链横贯其中...
原创 曹... 曹操为何放过张辽?揭秘他背后的两大靠山 三国时期,谋士荀彧曾向曹操进言:成就霸业的关键在于人才。即...
原创 大... 秦襄公的功绩与未竟之志 秦襄公因驱逐犬戎、保护周王室立下大功,周平王为表嘉奖,承诺将岐山至丰水一带...
原创 原... 在古代,当皇帝完成大婚仪式后,就意味着他即将开始亲政,所有原本代为执政的大臣都必须交出权力。1888...
原创 让... 北宋建立之初就面临严峻的地缘危机。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时,这个新生政权就处在北方...
原创 为...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皇子们生来就是天之骄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影视作品里常常把...
原创 法... 在这个纷乱不安的世界格局中,中国犹如一片宁静的绿洲,始终保持着令人瞩目的社会稳定。法国媒体频频发问:...
原创 哪... 朱德比毛泽东年长,人生阅历也更加丰富,但他始终是毛泽东最亲密的革命战友,也是毛泽东路线最坚定的拥护者...
原创 毛... 毛主席的节俭生活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以生活简朴著称。他从不追求物质享受,即便在抽烟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