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蜀汉开国君主刘备的创业之路最为艰难。与出身江东豪族的孙权、在东汉官场游刃有余的曹操不同,刘备除了汉室宗亲这个虚名外,几乎一无所有。他真正崛起是在夺取益州之后,这片天府之国成为他争夺天下的重要根基。
当刘备决定入川时,他面临的形势极为不利。当时盘踞益州的刘璋经营多年,无论军队规模还是后勤保障都远胜刘备。关于刘备入川的兵力,史料记载存在两种说法:数万人或万余人。经过考证,后一种说法更为可信。虽然名义上有万余人随行,但真正能调动的嫡系部队更少。
更棘手的是,这支联军成分复杂:孙权为让刘备离开荆州,派吕岱率两千士兵协助,但这支东吴部队根本不听刘备调遣;袁术旧部杨怀、高沛的部队也阳奉阴违,后来还被刘备处决;更有一批刘璋旧部随时可能倒戈。雪上加霜的是,吕岱中途因故撤军,又带走了两千人。此时的刘备可谓进退维谷,连军粮供应都成问题。
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最终出现惊天逆转,主要得益于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刘备善于用人,法正、庞统等谋士的奇谋屡建奇功;更重要的是刘璋接连犯错——他拒绝谋士坚壁清野的良策,又多次派兵出击反被刘备各个击破,部分败军甚至倒戈相向。最终在相持一年多后,信心崩溃的刘璋选择开城投降。
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刘备不仅折损了谋士庞统,也为日后荆州失守埋下祸根。但无论如何,益州之役让漂泊半生的刘备终于有了立足之地。正如奔腾的江河既会带来沃土也会冲毁良田,这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军事行动,其影响同样具有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