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生于隋朝末年,自幼痴迷于玄学命理,尤其擅长八卦相术和风水堪舆。他在成都一带以神机妙算闻名,慕名前来求卦者络绎不绝。到了唐朝,经好友张柬之引荐,袁天罡赴洛阳出任官令一职。因其在风水相术上的造诣早已声名远播,前来拜访的达官显贵更是门庭若市。其中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的造访,更成为袁天罡仕途的重要转折点。在为他们相面时,袁天罡准确预言了三人未来的命运走向,这些预言在数年后都一一应验。唐太宗从他们口中听闻此事,立即召见袁天罡入宫。经过一番长谈,太宗对其才华赞不绝口,遂将其留在身边担任重要谋士。
袁天罡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推背图》《五行相书》《袁天纲称骨歌》等多部风水命理著作。其中以《推背图》最为著名,这部奇书准确预言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在诸多预言中,有三个最为人津津乐道,其中两个已被历史证实。第一个预言武女代唐的故事尤为传奇:当年武则天的父亲在蜀地为官时,曾抱着尚在襁褓中的武则天拜访袁天罡。武父故意谎称是男婴,袁天罡观其面相后大为震惊,谨慎地对武父说:此子若为女儿身,必是龙气运加身之相。但此言恐招杀身之祸,万望保密。武父听后惊骇不已。
贞观十二年,武则天入宫之际,天现异象,太白金星频频在白昼显现。唐太宗急召袁天罡解此天象,袁天罡随后呈上《太白会运逆兆通代记图》,宫中遂有武女代唐的传言流传。虽然之后武则天被送往感业寺出家,但在此期间她已深得太宗宠幸,更与太子李治暗通款曲。随着太宗病情加重,失去靠山的武则天被迫入寺为尼。然而命运弄人,李治继位后,武则天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印证了袁天罡当年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