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与夏侯氏的姻缘:一段被误解的历史
《三国志》记载的张飞是一位雄壮威猛、具有国士风范的将领,而《三国演义》则进一步塑造了他声如雷鸣、势若奔马的形象,同时突出了他粗中有细、足智多谋的一面。然而,关于张飞的一个争议点在于,据传他在三十岁高龄时迎娶了夏侯渊年仅十三四岁的侄女。
无论这段婚姻是自愿结合,还是存在强迫因素,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位夏侯氏为蜀汉(季汉)生下了两位皇后。通过仔细考察史书和小说中的五个关键细节,我们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刘备家族与夏侯家族,甚至曹操家族,是否都认可这门亲事?
历史背景下的婚姻观
在探讨这些细节之前,有必要为张飞澄清一个误解。在汉朝乃至清朝以前,人们的婚育年龄普遍较早。历史上有许多例子:甘罗十二岁就担任上卿,岳云十二岁参军,罗士信十四岁就上阵杀敌,隋炀帝杨广十五岁时与十七岁的萧皇后生下元德太子。至于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其婚龄更是小得令人不忍详述。
古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实际上是将人视为重要资源。汉朝规定,男女到达适婚年龄而不结婚的,会被处以罚款。之所以不具体说明当时的婚龄标准,是因为以现代眼光看实在难以接受。我们只需知道,夏侯姑娘当时确实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张飞虽然比她大十几岁,但这在当时完全不是问题。类似的情况还有:刘备迎娶孙权妹妹时已近五十岁,而孙夫人虽然已属大龄,仍比刘备小二十多岁。
既然张飞迎娶夏侯姑娘在当时合情合理,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对夫妻从相识到白头的五个有趣细节。
细节一:意外的相遇
据《魏略》记载,张飞是在夏侯姑娘在本郡,出行樵采时一见钟情,认定她是良家女,随后娶为正妻的。夏侯家族与曹操同属沛国谯县(也称谯郡),这个地区横跨今安徽与河南两省,是两大家族的根据地。
史料未明确记载张飞迎娶夏侯姑娘的具体年份,但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在建安五年。当时刘备被曹操从徐州小沛击败,关羽在下邳被俘,张飞逃入芒砀山打游击,恰遇正在砍柴的夏侯姑娘,于是成就了这段姻缘。
但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矛盾:夏侯渊曾不惜抛弃自己的幼子也要抚养亡弟的孤女,怎会让自己的掌上明珠独自进山砍柴?要知道,建安五年时夏侯渊先后担任陈留太守和颍川太守,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同时还兼任行督军校尉,掌管曹军粮秣运输。作为曹操的爱将兼连襟,夏侯家必定家产丰厚,仆从如云,怎会需要大小姐亲自拾柴?
细节二:奇怪的仇人相见
如果张飞真是强抢民女,为何夏侯兄弟没有找他拼命?综合史料分析,有两种可能:其一,夏侯姑娘的樵采活动如同诸葛亮躬耕南阳,可能只是一种休闲方式,未必真的需要亲自动手;其二,这可能是后人故意抹黑张飞,指责他不守礼法。
后来的发展更耐人寻味:夏侯渊和夏侯惇似乎并不记恨张飞。《三国演义》中描写得尤为有趣:在当阳长坂之战时,张飞独自断后,对面站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曹军将领,却无人因张大眼珠子抢了自家侄女而上前报仇。
张飞据水断桥喝退曹军并非小说虚构,《三国志》中确有记载。当时张飞单枪匹马,刘备主力已被击溃,曹军只需一个冲锋就能生擒张飞或将之挤下桥去。然而夏侯兄弟见张飞能打却不打,曹营诸将面面相觑无人上前,这反常现象细想起来颇为有趣:有人不好意思出手,有人则在等着看笑话。
细节三:战场上的回避
史书未明确记载夏侯兄弟是否参与当阳长坂之战,但汉中之战时,张飞刻意避开与夏侯渊交战却有明确记载: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张)郃军交战。张飞为何要绕路去打张郃?往前看史料可知:曹操常让夏侯渊震慑羌、胡,张鲁投降后,夏侯渊被任命为征西将军,督张郃、徐晃等镇守汉中。刘备攻打阳平关时,夏侯渊率军抵抗,双方相持多年。
有趣的是,张飞专挑张郃作战而不碰夏侯渊。据说是因为张郃更难对付,刘备也认为张郃比夏侯渊更难缠。最终,刘备对夏侯渊、张飞对张郃都取得了胜利。前来救援张郃的夏侯渊被黄忠阵斩,刘备还委婉批评黄忠:要杀就该杀张郃,杀夏侯渊做什么?
细节四:特殊的葬礼
夏侯渊战死后,夏侯氏出面了。在妻子的要求下,张飞向刘备请求收葬夏侯渊,刘备立即应允。刘备没有按惯例将夏侯渊枭首示众以震慑敌军,而是允许安葬,后来可能还允许曹操派人将灵柩运回谯县。这表明刘备对这个亲家也存有几分情谊。
三国时期诸侯间的联姻关系错综复杂:曹操之子曹整娶袁谭之女,曹彰娶孙权侄女,曹仁之女嫁孙权之弟孙匡,刘备娶孙权之妹,汉献帝刘协娶曹丕的三个妹妹,又将两个女儿送给曹丕为妃。辈分关系乱得连当事人见面都不知如何称呼。因此,当刘禅见到舅丈人夏侯霸时,只能含糊其辞: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并指着自己的儿子说:此夏侯氏之甥也。
细节五:政治智慧的表现
深入研究三国史料就会发现:认为刘禅愚蠢的人,自己才是真糊涂。刘禅不仅将夏侯霸视为真正的外戚重用,还加封他为车骑将军,相当于让他接替了张飞的位置。
综合以上五个细节,加上张飞娶妻时间的不确定性,我们有理由怀疑:张飞与夏侯姑娘很可能在建安三年就已相遇。当时张飞不到三十岁,夏侯姑娘约十三四岁。建安五年刘备败逃时,已十五六岁的夏侯姑娘可能随张飞一同离开——史料记载了刘备被追击、关羽被围,唯独张飞那段时间神秘消失,直到刘备离开袁绍阵营才重新出现,随刘备前往荆州。
综上所述,张飞与夏侯家的这段姻缘,很可能始于建安三年而非建安五年。当时刘备任左将军领豫州牧,张飞是朝廷正式任命的中郎将,双方门当户对。张飞与夏侯氏的两个女儿能成为蜀汉皇后,也与这种家庭背景有关——甘夫人直到刘禅继位后才获得正妻名分(此前只是代理),而张飞娶夏侯姑娘时就直接给了正室地位。
虽然史料和小说中的这些细节都不是直接证据,但从夏侯氏在蜀汉受到的待遇来看,明显是明媒正娶的大家闺秀才能享有的。这样想来,我们还能简单地认为张飞是不讲武德地抢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