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三百年的辫子,皇宫由他带头剪掉,如今放在博物馆引万人参观
迪丽瓦拉
2025-10-07 15:04:33
0

1644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这一年,清军攻入山海关占领北京,宣告了明朝的覆灭。到了1645年6月15日,刚刚入主中原的清朝统治者颁布了一道严苛的剃发令:京城百姓必须在十日内剃发,地方各省自接到命令起同样限期十日。这道命令的核心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抗者将被视为叛逆处以极刑。

面对这道强制改变民族习俗的命令,广大汉族民众展开了激烈反抗。他们高喊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的口号,誓死捍卫传统。这种强烈的反抗让清朝统治者始料未及,也激起了他们的怒火。随后,清军对反抗者展开了残酷镇压,制造了江阴八十一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骇人听闻的屠杀事件,无数汉族军民在这场文化压迫中丧生。

时光流转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后,全国掀起了剪辫风潮。虽然末代皇帝溥仪已经退位,但根据优待条件,他仍居住在紫禁城内保持皇帝尊号。出于维护皇室尊严的考虑,紫禁城内的人们依然保留着辫子,成为当时北京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1911年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率先剪掉辫子,并组织宣传队走街串巷宣传剪辫的意义。在上海,商人徐志棠不仅自己带头剪辫,还自费请剪辫者吃面,用这种方式鼓励民众接受新风气。

当时年幼的溥仪对宫墙外的这些变化并不了解。直到1919年,他的英国老师庄士敦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这位洋帝师不仅教授溥仪现代学科知识,还让他了解到西方人对中国辫子的嘲笑。1920年的一天,当庄士敦告诉溥仪西方人把辫子称为猪尾巴时,这位少年皇帝当即决定剪掉辫子。在他的带动下,紫禁城内近千人在几天内都剪去了辫子,只有少数守旧大臣还坚持留着。

如今,溥仪剪下的那根辫子和他佩戴过的眼镜一起,被珍藏在博物馆中供人参观。这根特殊的辫子不仅是一件文物,更象征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终结,以及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看这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展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你可能以为诸葛亮的接班人非姜维莫属,但其实还有一位更早看中的人选。这个人原本被刘备相中,却阴差阳错落...
原创 日... 许多人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理解,往往停留在领土扩张、资源掠夺或转移经济危机等表面原因。但2020年公开的...
原创 九... 随着电视剧《雍正王朝》的热播,观众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康熙晚年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更对其中一位关键人物—...
原创 朱...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位争夺战屡见不鲜,但这类篡位行为终究名不正言不顺,得位者往往内心难安。明成祖朱棣...
原创 日... 雍正帝的登基与历史定位 1722年,雍正帝登基为帝。这一时期,世界舞台上活跃着几位著名的君主:俄...
原创 左...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晚清时期的历史尤为人们所熟知。晚清重臣左宗棠...
司马懿的谋略是不是真的高于曹操... 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与世长辞。这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毕生都在运筹帷幄,为曹魏政权奠定基业,然而历...
原创 张...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逐段改写历史类文章,保持原意并提升可读性。以下是改写后的纯文本正文: 【第一段...
原创 小... 元末明初小明王之死堪称一桩历史悬案,其离奇之处在于:这位起义军领袖竟在前往应天的水路途中因翻船意外溺...
原创 为... 东汉末年,天下陷入动荡,各路豪强纷纷崛起!这段历史舞台上,魏、蜀、吴三国相互制衡,形成了著名的三国鼎...
原创 朱... 生命的未知与古人的追求 每个人的人生长度都是未知的谜题。从古至今,无数人求神拜佛、寻医问药,只为让...
原创 在... 大脚马皇后:从苦难中走来的大明开国贤后 出身与童年:坎坷中成长的坚强女子 马皇后作为明太祖朱元璋...
原创 岳... 【改写版】 1142年寒冬,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临安城的风波亭含冤赴死。这位曾让金兵闻风丧胆的民族英...
康熙临终前,为何2次点名要1个... 康熙大帝:盛世君主的晚年抉择与隆科多的命运沉浮 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康熙皇帝开创的...
原创 朱... 俗话说在君王身边如伴猛虎,虽然侍奉皇帝充满危险,但总有些官员为求富贵荣华,甘愿铤而走险。在历代帝王中...
原创 夏... 一提到夏商周三代,很多人会误以为它们只是中国漫长历史长河中最早的一小段。但当我们仔细计算时间跨度就会...
原创 清... 1912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延续了276年的大清王朝正式...
原创 演... 猛将标配:丈八蛇矛的传奇 在冷兵器时代,武器往往成为武将的标志。吕布手持方天画戟横扫千军,关羽挥舞...
原创 朱... 朱元璋开创明朝后,对官员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行为采取了史上最严厉的打击措施。与其他朝代不同,他真正实...
原创 刘... 公元23年二月初一,在河南南阳的淯水河畔,绿林军的主要将领们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支起义军自数年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