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军强渡乌江使用独特方法,毛泽东连声称赞:了不起,真了不起
迪丽瓦拉
2025-10-09 05:33:00
0

巧用竹排架浮桥:红军强渡乌江的智慧之战

在红军强渡乌江的紧要关头,工兵专家们遇到了棘手难题。红一方面军总部工兵连长王耀南望着湍急的江水直发愁:连根像样的绳索都没有,这桥可怎么搭啊?

情况紧急,耿飚立即向刘伯承总参谋长汇报。刘伯承深思熟虑后分析:架桥困难,用船渡江也行不通——附近的船只要么被敌人烧毁,要么被藏到了对岸。即便能凑齐船只,渡江速度太慢,很可能重演湘江战役的惨痛教训。

还是得架桥!刘伯承最终拍板。他号召大家集思广益,发动群众智慧解决难题。很快,曾在赣江打渔的工兵排长李景富提出妙计:我们可以用竹排渡江!这个来自江西渔民的灵感让刘伯承眼前一亮,连声称赞:好主意!好主意!

就在准备扎竹排时,又一位战士灵光一闪:要是把竹排连起来,不就是浮桥了吗?耿飚激动地拍着战士的肩膀:太聪明了!快,咱们马上去实地看看!经过研究,他们提出了更稳妥的竹排浮桥方案。

刘伯承立即调兵遣将:从各连队抽调有木工、篾匠、铁匠经验的战士支援工兵连。没有绳子?篾匠们用竹篾编成浸水后更结实的竹绳;没有船锚?就地征集铁匠用的大铁砧;需要大量毛竹?幸好当地竹林茂密,足够使用。

工兵们砍伐毛竹后,精心加工:削净枝丫、钻孔穿联、竹绳捆扎。每个竹排还要用火烤翘一端,减少水流阻力。架桥时,他们以两岸树木为支点,拉设竹绳作为桥轴线。

当时战况激烈,敌军炮弹不断落入江中,工兵们冒着枪林弹雨施工。为加快进度,他们创新使用巨石和装满碎石的竹篓来固定浮桥。当材料告急时,战士们甚至解下绑腿带,加上就地采购的布匹应急。

当这座用智慧与鲜血铸就的浮桥横跨乌江时,刘伯承亲自验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过桥时,不住赞叹:真了不起!这座浮桥不仅创造了军事工程奇迹,更展现了红军将士的集体智慧。

红军主力顺利渡江后,刘伯承立即指挥红六团向遵义挺进,为接下来的战役打开了胜利通道。这场竹排变浮桥的经典战例,永远铭刻在红军长征的光辉史册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只有爵位才能世袭,但清代却... 在中国古代官制中,官员职位通常都有任期限制,不能世袭传承,正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但清朝却打破这一...
北宋太原保卫战,宋钦宗三次救援... 公元1125年寒冬,刚刚吞并辽国的金国野心勃勃,在十二月突然对北宋发动了全面进攻。这场蓄谋已久的侵略...
【书法】元朝赵孟頫与行书字帖 图文收集整理/大理立丕 李继凯 一、赵孟頫学书法故事 赵孟頫的书法学习之路充满了勤奋与坚持,他从幼...
原创 光... 清朝的辉煌与变革:从康熙到光绪的传奇历程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延续了268年,共...
关羽最奇怪的一次单挑:明明能打... 三国名将的武艺之争:演义与正史的精彩碰撞 一、演义中的武艺之谜:永远争不出结果的江湖 每当谈起《...
原创 他... 传奇谋士李左车:从赵国遗臣到韩信智囊的跌宕人生 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李左车犹如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虽...
历史上最盛产太上皇的朝代,历史... 揭秘唐朝太上皇:那些被迫让位的帝王们 在中国古代,太上皇这个特殊的称号始于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在建...
原创 良... 去年深秋去良渚遗址,站在莫角山宫殿基址前看工作人员清理河道遗迹,耳边导游正说 “这就是大禹治水的实物...
原创 打... 上帝之鞭为何在印度折戟?揭秘成吉思汗南征失败的三大关键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如此评价:倘若人类战争...
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把兵权... 历史故事:刘备与赵云的微妙关系 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阿斗)是众所周知的继承人...
原创 刘... 汉朝初年,北方边境饱受匈奴侵扰之苦。这些游牧骑兵时常南下劫掠财物、掳掠人口,让边境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
曹操的曾孙为魏国开创了一线生机... 改写后的文本: 曹操去世后仅45年,他一手建立的魏国就被司马炎改朝换代为晋朝。这位枭雄生前虽对身后事...
李斯:好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提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这类人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过人的智慧。他们精于伪装,擅长...
原创 西... “加油必须要先看表演,演出3000,加油300。” 对于西藏无人区的认知,许多人还停留在徐峥的电影《...
原创 刘... 刘邦临终托孤与吕后专权的悲剧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位开国皇帝在病榻上仍...
原创 三... 去年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我站在那尊纵目面具前足足愣了十分钟。16 厘米外凸的眼球像要穿透玻璃展柜,青...
改革进行时丨大渡口:“四维融合... 改革背景 “钢城之婚·家和义渡”是大渡口区城市历史基因中婚姻家庭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个人小家”与...
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没有更强只有... 纵观中国历史,一个显著的特点始终贯穿其中: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始终大于东部和南部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北...
钧瓷窑变釉三足炉:窑火凝珍,釉... # 钧瓷窑变釉三足炉:窑火凝珍,釉彩天成 ## 一、钧窑:中国古代陶瓷的璀璨明珠 钧窑,与汝窑、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