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卑微却稳坐皇位四十年,南宋最具争议的皇帝宋理宗,凭什么掌控天下?
迪丽瓦拉
2025-10-09 05:33:07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李砚编辑|李砚

《——【・前言・】——》

一提南宋,多数人张嘴就是“偏安一隅”,闭眼就是“军事拉胯”,好像这王朝从头到尾就只会缩在江南挨打。可真把《宋史》翻透了,再看宋理宗赵昀这四十年江山,才知道这南宋,比咱们刻板印象里猛多了!

一、版图上敢冲,不是只会守

谁规定南宋只能龟缩?宋理宗手里,宋军还真敢往前冲。宋蒙联手灭金那阵,金哀宗被逼得自焚,靖康之耻总算有了了结。可宋理宗没停手,直接下令搞“端平入洛”——派大军北上,把北宋旧都开封、洛阳、应天府全收了回来。这不是瞎折腾,是实打实的军事行动。宋军从江淮出兵,一路打过去,沿途收复失地,连金朝残余势力都被压着打。虽说后来因为粮草跟不上、蒙古突然反水,最终没能守住三京,但这份主动出击的劲头,就不是“苟延残喘”能概括的。西南边更不含糊。宋理宗专门派将领去经营四川、广西,在边境修城寨、设巡检,把大理、吐蕃的零星骚扰全压了下去。四川的钓鱼城,就是这时候开始加固的,后来成了蒙军啃不动的硬骨头。别拿“丢了中原”说事儿,南宋在宋理宗手里,疆域没再往回缩,还在局部搞了扩张。从江淮到川蜀,防线扎得稳,偶尔还能往前推一把,这哪是“弱”?分明是有底气的硬气!

二、经济上能赚,不是只会耗

南宋打仗要花钱,可宋理宗治下,国库没空过,民间还挺富,靠的就是实打实的经济硬实力。先说海外贸易,泉州港在这时候火得一塌糊涂。大船从这里出发,装着龙泉窑的瓷器、苏杭的丝绸、建州的茶叶,往东南亚、印度、甚至非洲送。回来的时候,船里全是银子、香料、象牙,一箱箱往岸上搬。朝廷专门设了市舶司,管着通商的事,光关税就收得盆满钵满。有记载说,泉州一年的市舶收入,比北宋最盛的时候还多三成。国内商业更热闹。临安城不用多说,街上店铺从早开到晚,夜市里小吃摊、杂货铺挤得满满当当,连深夜都有卖汤面的。除了临安,苏州、扬州、广州这些城市,也全是一派繁华景象,商人们走南闯北,货通天下。农业也没拖后腿。宋理宗推广占城稻,这稻子长得快、产量高,江南一带的稻田全种上了,粮食够吃,还能存不少。地方官还组织修水利,江南的水网、湖南的陂塘,都是这时候修的,抗灾能力强了,农民也愿意种地。农有粮、工有活、商有钱,南宋的经济,在宋理宗手里是真的活,不是靠苟着过日子!

三、军事上能打,不是只会跑

总说南宋军队不行?宋理宗时期的名将,能把蒙军打得没脾气。孟珙就是头一号。蒙古灭金后转头打南宋,孟珙带着兵在黄州、蕲州一带守着,蒙军怎么攻都攻不下来。后来他还主动出击,收复了襄阳、樊城这些战略要地,把南宋的防线往北推了不少。还有杜杲,蒙古大军打安丰城的时候,他带着守军死扛。蒙军用了攻城锤、火箭,各种招数都使了,杜杲就用沙袋堵、用热油浇,硬生生把蒙军挡在城外,最后还反杀了不少敌人。钓鱼城之战更狠。蒙哥大汗亲自带兵来攻,宋军在王坚的带领下,凭着钓鱼城的地势,守了半年多。蒙军攻不上来,蒙哥还被炮石砸中,最后死在城下。这一下,蒙古的西征大军都得往回撤,南宋又多活了几十年。别以为南宋只会防守,这些战役里,宋军有守有攻,有章法有狠劲。士兵敢拼命,将领有谋略,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叫“弱”?

四、制度上敢改,不是只会混

宋理宗刚登基时,被史弥远捏在手里十年,可亲政后,他没混日子,反而搞了不少制度改革。选官上,他改了科举的规矩。以前考科举,有时候会看家世背景,宋理宗就强调“以策取士”,殿试的时候亲自出题,问的全是时政大事,谁有真本事谁就能中。不少出身普通的读书人,就是这时候考上进士,成了朝廷的有用之才。地方治理上,他派了“廉访使”去各地查。这些廉访使专门盯着地方官,有没有贪污、有没有偷懒、有没有欺负百姓,查到了就上报,该罚的罚,该换的换。不少地方官因为怕被查,做事都规矩了不少。财政上,他也动了心思。以前赋税混乱,有些地主偷税漏税,农民却交得越来越多。宋理宗就搞了“经界法”,重新丈量土地,谁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这样一来,税收公平了,国库也充实了。这些改革不是瞎折腾,是真真切切在解决问题。虽然没能彻底扭转南宋的积弊,但宋理宗这份想做事、敢做事的劲头,就比那些混日子的皇帝强多了。

宋理宗这四十年,南宋没丢多少地盘,经济没垮,军队能打,制度还在往好里改。别再用“积弱”两个字给南宋贴标签了,这王朝在宋理宗手里,活出了不一样的硬气!

【参考资料】

《虞云国:五十年拒不昭雪的晚宋冤案》,澎湃新闻

《科创数字资源整合》,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知古|从金融视角看南宋的灭亡》,澎湃新闻

《南宋危急时刻改变重文轻武的国策了吗?》,澎湃新闻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出版》,中工网

《宋史・理宗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古代只有爵位才能世袭,但清代却... 在中国古代官制中,官员职位通常都有任期限制,不能世袭传承,正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但清朝却打破这一...
北宋太原保卫战,宋钦宗三次救援... 公元1125年寒冬,刚刚吞并辽国的金国野心勃勃,在十二月突然对北宋发动了全面进攻。这场蓄谋已久的侵略...
【书法】元朝赵孟頫与行书字帖 图文收集整理/大理立丕 李继凯 一、赵孟頫学书法故事 赵孟頫的书法学习之路充满了勤奋与坚持,他从幼...
原创 光... 清朝的辉煌与变革:从康熙到光绪的传奇历程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延续了268年,共...
关羽最奇怪的一次单挑:明明能打... 三国名将的武艺之争:演义与正史的精彩碰撞 一、演义中的武艺之谜:永远争不出结果的江湖 每当谈起《...
原创 他... 传奇谋士李左车:从赵国遗臣到韩信智囊的跌宕人生 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李左车犹如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虽...
历史上最盛产太上皇的朝代,历史... 揭秘唐朝太上皇:那些被迫让位的帝王们 在中国古代,太上皇这个特殊的称号始于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在建...
原创 良... 去年深秋去良渚遗址,站在莫角山宫殿基址前看工作人员清理河道遗迹,耳边导游正说 “这就是大禹治水的实物...
原创 打... 上帝之鞭为何在印度折戟?揭秘成吉思汗南征失败的三大关键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如此评价:倘若人类战争...
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把兵权... 历史故事:刘备与赵云的微妙关系 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阿斗)是众所周知的继承人...
原创 刘... 汉朝初年,北方边境饱受匈奴侵扰之苦。这些游牧骑兵时常南下劫掠财物、掳掠人口,让边境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
曹操的曾孙为魏国开创了一线生机... 改写后的文本: 曹操去世后仅45年,他一手建立的魏国就被司马炎改朝换代为晋朝。这位枭雄生前虽对身后事...
李斯:好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提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这类人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过人的智慧。他们精于伪装,擅长...
原创 西... “加油必须要先看表演,演出3000,加油300。” 对于西藏无人区的认知,许多人还停留在徐峥的电影《...
原创 刘... 刘邦临终托孤与吕后专权的悲剧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位开国皇帝在病榻上仍...
原创 三... 去年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我站在那尊纵目面具前足足愣了十分钟。16 厘米外凸的眼球像要穿透玻璃展柜,青...
改革进行时丨大渡口:“四维融合... 改革背景 “钢城之婚·家和义渡”是大渡口区城市历史基因中婚姻家庭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个人小家”与...
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没有更强只有... 纵观中国历史,一个显著的特点始终贯穿其中: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始终大于东部和南部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北...
钧瓷窑变釉三足炉:窑火凝珍,釉... # 钧瓷窑变釉三足炉:窑火凝珍,釉彩天成 ## 一、钧窑:中国古代陶瓷的璀璨明珠 钧窑,与汝窑、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