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使访乌语出惊人 暴露西方战略困境
乌克兰媒体近日报道,美国负责俄乌事务的特使凯洛格在基辅发表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言论。这位外交官声称,俄罗斯现在完全仰仗中国的支持,甚至用老大哥和小老弟来形容中俄关系。更夸张的是,他断言只要中国停止支持,战争24小时内就会结束。
这番言论表面在指责中国,实则暴露了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困境。事实上,这等于变相承认美国已无力独自左右战局。回顾今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中国代表耿爽就曾指出,美方惯于编造不实指控,其说辞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所谓军援俄罗斯,二是提供政治庇护,三是决定战争走向。
但蹊跷的是,美方至今未能拿出任何实质性证据。显然,这是在为自身战略失误寻找替罪羊。现实情况是,持续三年多的俄乌冲突中,真正支撑乌克兰作战的正是美国及其北约盟友。据统计,仅美国就提供了超过千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欧洲各国也在持续输送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即便如此,乌军在战场上仍处于被动。
深层次看,美国正面临多重压力:军费开支激增导致财政吃紧,持续援助加剧国内通胀,西方阵营内部也出现分歧。在此背景下,美方将矛头转向中国,无非是想转移视线、推卸责任。这种甩锅言论恰恰暴露了其战略上的无力感。
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始终明确且一贯。作为非当事方,中国既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也没有选边站队。相反,中国积极推动政治解决,去年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就系统提出了12条建设性建议,包括立即停火、重启和谈、保障粮食能源安全等具体方案。
但美方对此视而不见,持续炒作中国援俄的虚假叙事。这种做法的真实目的有二:一是掩盖自身战略失败,二是为制裁中国企业制造借口。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已对多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却始终无法提供确凿证据。
战场形势最能说明问题。在西方投入数千亿美元援助、提供最先进武器装备后,乌军仍在东部战线节节败退,备受期待的反攻计划也陷入停滞。乌克兰领导人近期频频抱怨西方援助又慢又少,而美国国内对持续援乌的反对声浪日益高涨。
在此情况下,美方炮制出中国决定论的新叙事,试图将自身塑造成无辜受害者,把中国描绘成幕后黑手。这种说辞不仅荒谬,更暴露了其战略焦虑——如果真能如此轻易左右战局,那美国在这场博弈中岂不是早已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