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近又成了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起因是他们公布了一份雄心勃勃的技术前景能力路线图,宣称要在2037年前建造核动力航母。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宣传海报上使用的竟是经过简单PS处理的中国福建舰照片,只是把舰载机换成了印度的米格-29K。这种拿来主义的做法,再次暴露了印度军工的尴尬处境。 细究起来,印度此举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因素。近年来中国海军装备发展迅猛,新型舰艇接连服役,而印度在军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今年5月,印度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在与中国的歼-10C对抗演习中表现不佳,加上福建舰近期反常的动向,都让印度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目前中国海军已拥有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和最新下水的福建舰。特别是福建舰,其8万余吨的排水量、电磁弹射系统和先进的舰载预警机配置,都代表着世界一流水平。反观印度海军,仅有两艘航母:从俄罗斯购买的二手航母超日王号(原戈尔什科夫号)和国产的维克兰特号。这两艘合计才8万吨出头的航母仍采用落后的滑跃起飞方式,与中国航母存在代际差距。 印度计划中的核动力航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首先核反应堆就是一大难关,其国产核潜艇使用的80兆瓦反应堆可靠性堪忧,经常因故障停泊在港。而要建造6.5万吨级核航母,至少需要190兆瓦的反应堆,这需要20-30年的研发周期。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就曾因反应堆功率不足沦为笑柄,最高航速甚至不及护卫舰。 在电磁弹射技术方面,目前全球仅中美掌握这项尖端科技。印度虽然展示过电磁弹射模型,但实际只是个装在卡车上的试验装置,轨道长度连弹射纸飞机都困难。这种玩具级的装置与实用化相去甚远。印度这种先画饼再充饥的做法其实是一贯作风。从LCA战机到阿琼坦克,印度军工项目往往宣传超前、落实滞后。这次直接盗用中国航母图片的行为,印证了中国那句古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以印度目前的工业基础,能在2037年前完成核动力系统的原型测试已属不易,建造完整航母更是天方夜谭。这种好高骛远的作风,最终可能又会成为一个虎头蛇尾的军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