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历史上有过很多位领导人,作为赫鲁晓夫之后的领导人,他的能力一直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吸引人的话题。说他无能吧,他又确实通过军备竞赛大大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声望,说他有为吧,从政变到下台,他的整个任期也没带给苏联人民什么实质的好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勃列日涅夫,看看这个人到底能力怎么样。
我们先说他的上台,苏联在斯大林之后的领导人是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由于他的自身形象在我们中学课本上有过非常详细的介绍(手举玉米开怀大笑),所以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他的形象还是能够比较容易的回忆起来的,他在任期期间着力的拔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是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将斯大林模式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改革——比如说他成功消灭了对斯大林同志的个人崇拜,但却又掀起了对自己的个人崇拜。
除此之外和小夫还把重点放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中,他大力鼓励青年一起去开荒,其中对玉米情有独钟,曾经试图将玉米播种在整个苏联的国土范围之内(包括西伯利亚)。结果自然不是很好,赫鲁晓夫的行政其实手段并不是很高,能力也是公认的一般,在任期间明显不如斯大林时代,当然了,也不能完全怪他,毕竟当时的斯大林模式已经开始日益僵化了。
但是,赫鲁晓夫在手上办砸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直接造就了之后的勃列日列夫的上台,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古巴导弹危机:至少这场危机至今依然非常的出名。而在这场危机当中,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的表现实在是太不好了(其实也不能叫太不好,毕竟本着避免矛盾冲突扩大的心态,至少出发点还是好的),这场危机的处理实在是很不到位,大大的挫伤了苏联的国威,由于当时是冷战期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正在明争暗斗的激烈对抗,古巴导弹危机最后以苏联的妥协而告终,作为经办人的赫鲁晓夫,就不可避免的被打上了软弱的标志,成为了不少军方人物心目当中的罪人。
想要把赫鲁晓夫拉下台的人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呈指数增长,后来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自然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趁着赫鲁晓夫度假期间果断发动军事政变,直接让赫鲁晓夫黯然下台——据说在政变的关键时刻,赫鲁晓夫乘坐飞机即将飞往莫斯科,但因为赫鲁晓夫的那飞机的飞行员和随同军官都是偏向勃列日涅夫,最后并没有及时飞往莫斯科。
有很多人说勃列日涅夫很有斯大林的风范,这主要是指他上来之后马上大力重视发展军工企业和军事力量,和当年斯大林上台后,重视发展军事力量和军工企业,为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看上去如出一辙。但实际上区别还是有的,当时勃列日涅夫大力发展军工企业和军事力量和目的是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想要拿回之前古巴导弹危机中丢失的面子和国威,正所谓不蒸馒头争口气。
这场激烈的军备竞赛非常的激烈,双方围绕着冷战的基本状态,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明争暗斗。双方甚至还竞相开展太空计划(星球大战计划)。随着勃列日涅夫的对军事重工行业的重视,苏联的军工力量、重工业力量再次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却提高非常缓慢,并且过于激烈的军备竞赛也透支了苏联的国力,日益僵化的斯大林模式也依旧没有得到解决,为日后苏联解体埋下伏笔。